什么是創意的溝通呢?簡單說來就是為對方定制、獨一無二。
首先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讓對方愿意說話?例如剛見到對方的時候,都用天氣作為寒暄套路還是根據對方的不同情況進行?例如有一次,一HR想和一個部門主管了解下員工情況,開頭來了句,今天天氣好熱喔。對方一臉嚴肅的說,夏天嘛,熱是正常的。HR有點尷尬,繼續又想拉進距離說,你喜歡看電影嗎?最近有個聽風者聽說還不錯。對方說喜歡啊,你想請我看啊?讓HR有點措手不及。你覺得這個開頭怎樣?似乎很想和對方拉近距離,但又沒拉上,讓接下來的話題開始也不能自然進入。
其實寒暄雖然是溝通的餐前小菜,最好不要總用一個套路去對待每一個人。如果你可以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做一個小小的變化就非常有效了。例如對方如果是個部門主管,對管理等方面應該都比較關注。你可以提到現在
上市
的一些管理書籍或者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作為寒暄的開頭,這樣既結合了對方的實際情況也很容易和下面需要聊的話題連貫起來。也可以以請教的方式作為開頭,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例如可以說你管理的團隊一直都是排名數一數二的團隊,非常了不起。
今天我想和您溝通主要是想請教一下關于團隊管理方面的內容。對方肯定很高興接受你的訪談。記得主持人楊瀾曾經采訪過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時候運用了一個這樣的方法。例如訪談希拉里,采訪時間有限,而且作為日理萬機的領導人,怎樣迅速從全部是國家大事的思維進入談話氛圍?首先需要放松對方的心情。楊瀾采取的方式:你的中國之行馬上就要結束了,回去就可以參加女兒的生日PARTY了。聽完這個話,她一下就輕松了。
接下來進一步的溝通,需要你對求職者背景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大路化的問題是無法吸引到對方的。可以提高問題的有趣性。仍然是主持人楊瀾的例子,她曾經采訪過一位新西蘭的女總理。這個女總理有個特點,出行永遠是兩個包。一般采訪的時候都會問“你希望做一個怎樣不同的政治家?”這個問題就很正規。對方也會回答,但回答估計就是官方的,或許有些東西是無法提及的。而楊瀾抓住了對方出行永遠是兩個包的特點,開頭很好奇的問到,你的包里有什么呢?從這個的回答中你可以了解到對方真正想表達的內容。所以你的提問需要根據對方的情況、針對性的進行提問,適當加入有趣、出乎意料的問題來問出嚴肅的內容。
不一樣的溝通會讓你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創意的溝通會讓你了解到求職者更為真實的一面。如果你對每次的溝通都做到獨一無二,那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伯樂了。你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