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裁后,被迫轉型
金融危機的后遺癥就像趕不走的霧霾,2012年底,基金、證券、手機、光伏、
制造業
等行業又開始紛紛裁員。大環境的起伏跌宕,總是讓職場上的片片小舟陷入狂風惡浪。
Alex是某基金公司的金融產品
銷售
。前幾年形勢好時,他賺了點錢,比一般的銷售風光得多。而今年,情況很不樂觀。受到行業勢態波動的影響,公司傳出了裁員的消息:年底合約到期的人,都不再續約。這對Alex來說就是一個晴天霹靂,原本穩定、平靜的生活瞬間失去了方向,他不得不思考未來的打算。
本想在基金行業中另謀高就,可現在是整個行業都在波動,又臨近年底,招人的公司很少,有些公司去了也不靠譜。自己到底還能做什么?轉型,成了被逼無奈又不能不面對的課題。
近年來,每當某個行業遭遇動蕩,向陽生涯就會接到很多該行業職場人的求助電話,希望CCDM職業規劃師幫助他們跨行業轉型,以減少轉型對發展和生活帶來的沖擊。2013年伊始,這些正經受波動的職場人,更是日以繼夜的思索著轉型一事。
二、立足職業規劃,主動轉型
Helen畢業后在一家出版社工作了一年,這份工作是父母托人幫忙,她還進了編制,成了有名有份的“正式員工”。可工作的一年里,Helen越來越找不到上進的動力,每日
都在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內容,抵觸的心理越發強烈。讀書時她最喜歡的是畫漫畫,原本以為進出版社能和圖書打交道也算不錯,可進來后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Helen想扭轉局面,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于是毅然辭去了出版社穩定的工作,費盡千辛萬苦應聘到上海一家卡通設計公司。一年后,Helen在設計工作上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她做得如魚得水。雖然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她很慶幸當初勇敢放手一搏。
從向陽生涯積累的案例資料可以明顯看出,過去五年來,國內職場人從被動接受職業規劃到主動思考個人職業規劃、主動與職業規劃師探討職業發展;從將信將疑到積極學習,從被動就業到主動擇業,都預示著國內職場人已逐步邁向主動規劃、主動掌控自己職業發展的時代,2013年轉變還在進行中。
三、事業單位轉制,積極轉型
Bruce在報社工作了四年,工作雖然辛苦,但有事業單位編制,福利不錯,他才按住性子,老實埋頭干活。可現在這碰上事業單位改制的事兒,報社上下都議論紛紛,“沒有編制了,感覺就像沒保障,福利也不像過去那么豐厚,這以后可怎么辦啊?”資源豐富的記者、編輯都紛紛另謀出路,也有部分人“死守陣地”。Bruce看著大家都分頭行動著,心里也有很多想法。如不是之前掂量著這是一份體制內的工作,這辛苦、錢少、東奔西跑、頂著各種壓力的“新聞民工”的生活,其實早就想結束。這次的轉制,也算給自己另謀出路的一個契機。2013年,他希望自己能有個全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