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紛紛進駐職業社交領域,先是facebook推出求職應用“社交求職”,然后是搜狐推出了IT260,緊接著新浪在微博基礎上推出微人脈,再加上這個領域耕耘多年的天際網(www.tianji.com)等職業社交網站,職業社交領域恐怕將掀起一場激戰。
職業社交網站是社交網站垂直細分下的新領域,興起于美國。它是典型的“拓展關系”,介于熟人與陌生人之間,換言之,就是把陌生人拓展成為熟人,把熟人拓展成好友,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的工作、生活創造價值。其最顯性的價值之一體現在它不僅是招聘與求職的工具,更是行業交流和商務拓展的平臺。
去年5月19日,美國知名職業社交網站(職業SNS)LinkedIn成功 上市 ,創造了當時繼谷歌之后最大的互聯網IPO,首日收盤報94.25美元,較發行價45美元上漲109%。在LinkedIn上市后,借鑒其模式興起的中國職業社交網站如雨后春筍般爆發。國內最大、成立最早的職業社交網站天際網市場總監張琦告訴記者:“在中國職場,人們更加懂得人脈的重要性。中國互聯網業界人士也從LinkedIn的成功案例里看到了職業社交網站的核心價值。這恐怕也是新浪、搜狐等國內互聯網巨頭進入職業社交領域的重要原因。”
職業人士在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社交網站時,應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及網站特點。以天際網、IT260、微人脈為例,其產品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1、注冊方式不同
目前天際網和IT260均為免費注冊,但IT260會對注冊信息進行人工審核。而微人脈尚處于內測階段,實行用戶邀請機制。值得一提的是,三者均要求實名注冊。天際網在用戶完成注冊后,可以自動生成電子名片,共用戶分享給好友。
2、會員構成不同
天際網匯集了各行各業的職業人士,以工作三五年的職業人士為主,平均年齡30歲,自成立2004年成立以來已經積累了1200萬用戶。IT260主要針對互聯網從業者,目前擁有9萬多會員。而微人脈則是基于新浪微博用戶,沒有年齡、行業等限制。
天際網張琦認為,微人脈的用戶基于微博,一旦開放注冊,其用戶構成恐怕將是多樣而復雜,從名人到草根,從職業專家到業余人士,從政府機構到商業組織。相比之下,天際網的用戶組成更加小眾和細分,用戶的性質更加趨同。所以,擁有高學歷、高收入的中高端商務用戶群的天際網,對于傳播和產品來說更具有價值和吸引力。天際網自成立以來就定位中高端職業人士,因為他們既是“價值的索取者”,也是“價值的貢獻者”。而IT260局限在互聯網領域,恐怕不能滿足職業人士的跨行業需求。
3、主體功能有差別
天際網主要功能包括人脈圈、精英招聘、精英教育、活動等。
天際網的用戶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一種是以“好友”來形容,根據會員之間聯系的緊密程度分為一度好友、二度好友;另一種則是類似于微博的單向的關注關系。一度好友之間可以瀏覽彼此的檔案和聯系方式;非一度好友之間,也可以查看彼此的人脈圖譜關系,進而尋求現有好友介紹認識新人脈。人脈圈是一個基于職業或興趣的職業社區,以某種共同的特征將人群進行聚合和劃分,從而形成不同的圈子,比如行業圈、校友圈、同城圈等。每個注冊用戶都可以創建、管理、加入人脈圈,參加人脈圈活動,共同探討感興趣的話題等。人脈圈不僅可以幫助用戶拓展更廣的職場人脈,為志同道合的用戶提供一個專屬的交流空間,還有利于企業的商務行為,因為圈子本身是以共同特征為核心,因此各種類型的企業可以通過自建或者參與等方式通過圈子的方式去組織或者拓展自己的目標人群。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打造社交簡歷,天際網的“我的檔案”功能不僅包含傳統的基本介紹和工作經歷描述,還增加了“職業概況”,包括自我描述、技能專長、項目經歷等內容,以更全面的展示自己。
天際網精英招聘頻道是天際網面向用戶提供的社交招聘服務。與傳統招聘相比,不僅可以將職位通過人際網絡傳遞至數百萬目標人群,還可以通過用戶的動態多維度考量候選人,為聘用提供依據。
天際網是國內唯一推出精英教育頻道的職業社交網站。天際網精英教育頻道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優質的MBA教育等學習 信息,不僅能滿足職業人士提高自身素質及職業能力的需求,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學校及各類學習 機構提供強大的網絡宣傳平臺。
天際網活動頻道旨在幫助會員更好地分享商務活動,并通過線下的商務活動,提升自身職業及商務社交能力,集結、維護自身人脈。用戶可以通過活動平臺首頁清晰地看到最新活動發布、最熱門活動以及好友參加的活動。對哪個活動有興趣,只要輕輕點開,活動詳細信息、參與人數與參與名單一覽無余,會員可以迅速判斷活動是否適合自己,一旦選擇即可馬上完成報名。天際網市場總監張琦介紹,天際網所展現出來的活動不同于其他一些平臺提供的娛樂活動,這里的活動大多是職業學習 、就業指導等以商務合作、職業發展為目的的活動,致力于使線上、線下活動完美融為一體,使每位活動參與者都能真正有所收獲。
IT260主體功能包括人脈、文章、話題三大主體功能。“人脈”主要是幫助會員拓展、建立人脈;“文章”則涵蓋“產品/策劃”、“運營/推廣”、“設計/交互”、“研發/運維”、“工作技巧”等類別,供會員學習、積累知識;“話題”主要是會員用來討論熱門觀點的平臺。
微人脈的主要功能包括人脈、評價、機遇、簡歷和公司,覆蓋個人職業關系梳理和招聘兩個領域。微人脈用戶之間的關系將以“人脈”來形容,區別于單向的關注關系,人脈之間可以瀏覽彼此的簡歷和聯系方式,可以進行互相推薦;非人脈之間,也可以查看彼此的人脈圖譜關系,進而尋求現有人脈介紹認識新人脈。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打造社交簡歷,微人脈的簡歷功能不僅包含傳統的基本介紹和職業經歷描述,還增加了技能、興趣標簽等內容,同時支持人脈對用戶技能進行評分。此外,微人脈的評價功能也是社交簡歷的一種嘗試,用戶可以評價人和公司,這些內容將更鮮活立體的描述一個人,對招聘者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總體看來,我們能從微人脈產品上看到很多國內職業社交網站的共同元素。之前大街網與新浪微博達成戰略合作,但是似乎并未引起較大轟動。此次推出的微人脈是否會撼動耕耘多年的天際網等成熟職業社交網站,唯有拭目以待。
從國內職業社交網站來看,從頁面設計到用戶體驗,基本上都模仿LinkedIn,甚至在盈利模式上也采其會員收費的模式。很多先行者的經歷已經證明,中國和美國有著很大的差別,不能照搬國外的經營思路。天際網(www.tianji.com)市場總監張琦表示:“中國職業社交網站在借鑒國外發展模式的過程中,絕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須做出本土化的創新,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王牌應用。同時,要想在國內眾多職業社交網站中脫穎而出,必須做出差異化的產品,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與價值。”
據了解,天際網(www.tianji.com)是中國最大的實名職業社交網站,匯集1200萬中高端職業人士。完善職業信息,就能得到獵頭和HR提供的高薪工作;加入人脈圈,即有遍及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提供商務機會;參加活動,參與討論,發布日志,即可建立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