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歷來是中國制造的最大優勢,可是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這一優勢已逐漸淡化。在日前由《新人力》雜志社、易才集團企業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七屆新人力
論壇
上,專家呼吁:面對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要提高生產效率才能推動業績增長。
據中國海關統計顯示,8月份中國的進出口總值為3292.9億美元,增長0.2%,一般貿易平穩增長,架構貿易增長乏力,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已成為中國
制造業
發展的瓶頸。易才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介紹說,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中國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也是中國人口紅利消失帶給企業發展障礙的必然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要發展,就要提高面對人才危機的應變能力,將人才戰略從“成本逐利”轉向“人才逐利”,通過高端、創新人才的引入和機制建立,實現創新突破,求新求變。同時,企業對
人力資源
管理團隊的要求也來越專業,一些專業團隊會逐步從“執行型”轉向“管理型”,外包出更多的非核心業務,通過更好的專業解決方案去降低整體成本。
2012受全球經濟下滑和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多家外資企業也紛紛撤離中國,對此,許多學者表示,中國已經走過了世界加工廠的階段,如今提升勞動效率更為重要。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告訴記者,中國已走出了世界車間的發展階段,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雖然在上升,但相比于其它發達國家,仍處于低廉階段。現階段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雖然勞動力工資在提升,但勞動效率在下降。葉檀介紹說,中國工人當下的勞動效率只相當于發達國家四分之一的,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機械化程度不高,大工業進展較慢,所以提高效率,改進制度,才是中國在國際環境中爭取更加寬廣貿易環境的重點。
同時,中國經濟放緩也導致了就業率下滑。業內人士表示,內地人才匹配機制的缺乏讓就業者和企業無法對接,導致就業和和招工雙難的局面。對此,李浩認為,要解決企業的用人難題,一方面要提高就業匹配度,把招聘平臺、人才實習就業平臺更好地和人才進行對接,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對人才結構進行深入調整,進一步提升內部人工的產能。
隨機讀管理故事:《推銷你的夢想》
邁克是德國一家保時捷分店的銷售經理,他頭腦靈活,善于出奇制勝,用一些新穎的方式招徠顧客,在業界素有“鬼才”之稱。可是最近半年來,由于周圍新開了幾家名車銷售店,競爭激烈,接連幾個月,邁克所在店的銷售額不斷下滑,邁克很傷腦筋。
一天早晨,他撥通幾個有購車意向的客戶的電話,預約了前去拜訪的時間。隨后,他叫上一個助手和一名攝影師,帶上了電腦和打印機等設備,開著新車向第一個目標客戶家駛去。
當車開到那個叫喬恩的客戶家門口時,邁克一行下了車。邁克并沒有急著去敲喬恩家的門,而是在喬恩家門前屋后轉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將新車開到一個適于做喬恩家的停車位的地方。隨后,邁克吩咐那個攝影師給房子和車子拍照,并告誡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車與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邁克的要求,攝影師忙活起來,他從各個角度對車和房子進行取景。不一會兒,攝影師拍好了一張照片,攝影師將照片傳到電腦上,通過連接在電腦上的打印機打印出了照片:只見在一棟有白色窗戶的赭色房屋前,靜靜泊著一輛嶄新的黑色保時捷,房屋前的幾棵樹落下的黃葉鋪滿了地面,一片樹葉剛好落在新車前面的擋風玻璃前,整個畫面看上去是那么協調、完美,不禁讓人聯想到照片里這一家人的安適和富足。邁克拿起照片欣賞了一番,對攝影師翹起了大拇指。這時,房屋主人喬恩出來了,邁克上前跟喬恩簡短地寒暄幾句,送上那張照片,然后跟喬恩道了別,一行人開著車,向另一個客戶家駛去。
一天下來,邁克帶著助手開著新車重復做同樣的事情。他的這一舉動讓助手和所有的員工們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兩個多月過去,邁克的店沒有對新車進行過一次撒網式宣傳,也沒有跟競爭對手進行過價格宣傳戰,只是為154戶有購車意向的人家拍攝了照片。奇怪的是邁克此舉卻換來了極高的成功率,154戶人家中,有超過30%的住戶預約看車,最終的成交率也極高。那些決心購買邁克的車的人,幾乎都說過類似的話:“車很漂亮,也許是最適合我們家的一款車。”
看著銷售額一天天高起來,員工們都很驚訝。原來,這是邁克想出的一種聰明的促銷手段,他根據有購車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張張車與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們對擁有照片里那輛車的美好渴望和聯想。因為看著照片里新車與房屋完美搭配顯示出的那種和諧、豐足的意境,誰不會為之心動并說服自己買下那輛車呢?邁克意味深長地說:“我推銷的是車,更是在推銷購車人心中那個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啊。”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