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向市場“搶”人才,還是眼光向內,培養現有人才?面對軟件外包行業人才爭奪戰,博大正方選擇了“藍海”。
“做你最專業的,其他的交給別人”,這個頗具代表性的口號向人們證實了項目外包的炙手可熱。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同許多國內本土的專業軟件外包服務提供商一樣,博大正方也在同時經受著由于外方市場人才枯竭對我國人才進行“搶奪”,以及本土企業急劇膨脹的雙重壓力。而多數國內外包企業由于規模小,項目小,在沒有訂單時,并不需要太多人;一旦接到訂單,卻又急需大量人才。如何使企業、人才在外包市場中達到最優配置?如何在白熾化的市場中找“將”?
博大正方建立了“人才后備資源池”。在“人才后備資源池”內始終保持10%-20%的人員儲備,同時通過建立多種招聘渠道,吸納優秀人才,保證了人才的充足。“公司目前的業務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資源外派,就是我們把員工派到客戶現場去工作;另外就是我們把客戶的一些項目承接過來,放在公司的開發中心來完成。‘人才后備資源池’基本能夠滿足以上兩種業務模式的人員需求。” 北京 博大正方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 總監王濤說。
博大正方的IT技術學習 中心正擔負著后備人才培養的工作。在學習 中心,學員們在得到理論、技術技能學習 的同時,還會接受職業素質課程的學習 ,以及到項目組親身實踐的機會。軟件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軟件行業的共識,博大正方也僅僅是邁出了一小步。“我們還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階段”,王濤笑著說。
人才供應的保證,本可以使王濤和她的團隊輕松一下,但她們卻依舊忙碌不停,絲毫不敢馬虎。“目前對我們來說,人力資源工作的難點遠遠不止招聘,員工流動和歸屬感問題是令所有軟件外包公司頭痛的事情。”王濤一語中的。
“真空”不空
王濤曾經收到過來自于原博大正方外派員工的這樣一封信:“現場工作是寂寞的,但手邊有《博大資訊》與我作伴,倍感親切。感謝公司對我們的關心和培養,我將在新的崗位上,繼續關注博大,支持博大。博大是我的驕傲!”這封信讓王濤很感動,并珍藏至今。與其說王濤是珍視這位員工對公司的感情,還不如說王濤已經開始認識到增強員工歸屬感已經迫在眉睫了。
在博大正方,資源外派的員工占到員工總人數的1/4-1/3.員工一旦被派到客戶的現場去,就將在那里工作幾個月甚至幾年。此間除了工資由公司發放,員工的工作和管理都由客戶方負責,員工的直接主管是客戶方的工作人員,同事大部分是客戶方的員工;被外派的員工可能跟公司是脫離的,是真空的。從這方面來講,員工的位置會很尷尬,仿佛處在夾層當中,沒有歸屬感。
為此,博大正方開展了一系列增強外派員工歸屬感的工作,并將一些工作納入了工作規范流程以及工作考核的內容中。根據外派客戶現場員工的人數,任命組長或現場經理,他們既作為一名外派員工在客戶方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服務,同時肩負著公司與外派員工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王濤將此稱為“傳、幫、帶”:傳:傳遞公司的信息,反饋員工情況。將公司新制度的發布、公司新業務的增長、員工對公司的建議等傳遞給外派員工,形成公司與員工間的無線而有形的溝通。幫:幫助新員工熟悉工作環境,關心員工的生活與健康。帶: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文體活動,帶動、鼓舞員工士氣,增強企業凝聚力。“現場經理在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人力資源部也會定期與外派員工進行電話溝通和面談,進行特殊節日的探望與慰問等。”王濤說。
軟件開發工作是枯燥的,但員工是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為了讓員工保持充沛的活力與工作熱情,每年博大正方都組織不同規模的員工活動,豐富員工的生活。員工年會、滑雪、端午佳話、博大攝影展、生存拓展訓練等一系列活動,使員工能夠更好地融入企業,感受 企業文化 的內涵;為困難員工獻愛心活動、人手一冊的《博大資訊》,正在使博大員工深刻感受著人性的關懷。
博大正方的員工流失率在每月的統計報表中顯示的數據在2.5%—3%之間。“也許是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回報,但是這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可能目前或者某一階段表現不是很突出而已,我們需要面對的復雜因素和挑戰還很多。”王濤感慨地說。
留“兵”
在博大正方,技術員工的發展路徑有兩條:管理路線,從單純的技術員工,逐步向管理方向發展;技術路線,技術能力向縱深發展。
“公司現在有近20名項目經理,其中有60%—70%的比例來自于原來在客戶現場工作的員工。這可以說是公司對外派員工晉升渠道的一種傾斜,更是對外派員工‘回流’的一種吸引。同時,他們來自于基層,無論從其個人的技術層面上還是管理能力上,以及愿意為企業做貢獻的角度上,他們都更適合到公司來做項目經理。”王濤說,“除了為其提供晉升空間,還有一個就是不同項目的鍛煉空間。比如有的員工希望更多地參與項目,那公司肯定會給他們一個相應的空間,我們公司項目比較多,只要有合適的項目組員工就可以去鍛煉。”
對員工的培養方面,博大正方設立了專職學習 主管負責員工的學習 計劃和組織工作。通過新員工入職學習 、企業文化與職業素質學習 、技術技能、管理技能學習 和信息安全學習 等多方面的學習 ,凝聚公司的戰斗力,用豐富的學習 激勵達到“留將”的目的。
“我們每年都制定學習 計劃,各種學習 加到一起能有20多項。今年有70%左右的學習 都是內訓,即由我們的技術員工自己來做,他們作為兼職學習 師,負責將他們的出色技能傳授給大家,與大家分享。今年我們計劃 了十幾個技術學習 課程,全部是由知識技能比較高且綜合素質比較好的內部員工擔任講師。他們是工作在每個人身邊的同事,有親切感;他們技術技能出色,有認同感;他們有著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案例,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吸引力。”王濤說。
學習 也是激勵。為了獎勵在業績上表現突出的員工,博大正方每年都會對員工的綜合表現進行考評,對公司忠誠度、對企業的貢獻,以及個人業績考核各方面綜合評定,評選出的優秀員工將會被公司送出去參加國家資格認證級別的技術學習 。“這種學習 費用比較高,而且大部分是脫產學習,但公司愿意為優秀員工提供更多的回報和學習機會。”王濤說。
養“將”
每個工作日的上午10點半,博大正方所有的員工都要停止手頭的工作。曾經很熟悉的音樂響起了,眼保健操正式開始。
在談到員工健康問題時,王濤顯得很嚴肅。健康管理是人力資源部進一步的工作計劃。雖然現在還沒有形成一項獨立的工作,但從一些小事上,博大正方的員工已經感到很貼心了。博大正方的每個工位都為員工能夠更好地休息做了精心設計,定期的體檢,各種體育活動,午休的床墊、滴眼液、康康藥箱??點滴的關懷體現著“人本管理”的內涵。
如果你去博大正方,就一定要去看看他們的“陽光走廊”。這段長廊采光很好,因此被博大員工親切地稱為“陽光走廊”。在“陽光走廊”的吧臺式布局中,員工可以小憩,喝咖啡,還可以上網,更可以面對面交流。
博大正方倡導“人本管理、快樂工作”,這與博大正方“思圓行方”的理念是一致的。王濤將“思圓行方”解釋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得更寬廣,更全面,行為要更規范,更系統。
博大正方十分注重培育員工的榮譽感。在博大正方,優秀員工會獲得一個很有意思的綽號:章魚先生、靈貓姐姐等,不一而足。
“我們是想樹立一些個人榜樣,尤其是在技術方面的個人榜樣。章魚先生是授予公司技術多面手員工的榮譽稱號,而搞測試的員工是個心細女孩,她的職責是專門抓bug,因此我們稱她靈貓姐姐。”王濤說,“我公司的外地員工占到員工總數的80%,他們肩負著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人力資源部希望能給他們更多的貼心服務,能讓他們快樂地工作,是我們真摯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