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心里想的是100%的東西,但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往往只有80%。而當這80%的東西進入別人的耳朵時,可能只剩下了60%,真正能夠被人理解、消化了的東西大概只有40%,等到這些人遵照領悟的40%具體行動時,已經變成20%了。這就是職場中盡人皆知的“漏斗效應”。
漏斗的特性就在于“漏”,其所呈現的是一種“自上而下逐漸減少”的趨勢,但這個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的問題是——這種現象在
企業管理
中幾乎無處不在。
應邀為一家品牌連鎖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店長全能訓練。一個月后,由企業的學習
部組織了分散式的學習
考試,但結果卻十分地出人意料——在學習
部此后提供的考試成績中,幾乎百分百的店長成績都合格,而且,近100人的平均考試成績都在94分以上,好幾位都達到了95分之上。雖說這是我和企業都想要的結果,但是,職業經驗卻告訴我,這里邊一定不正常,而職業素養也要求我,一定要去弄個究竟。
在與老板溝通后,我就以督導顧問身份到了該企業位于廣州、東莞等區域的幾家店長考試成績最好的門店進行考察。好在店長們也都認識我,考察過程自然也毫無懸念,可是當我問到考試事項時,幾位店長都不同程度地表示:因為根本沒時間復習,到了臨考試交卷的下午,區域經理就發了標準答案過來,并且要求他們都要故意答錯一些題,“一律不得考滿分”,我暈,原來如此啊!
眾所周知,
績效
管理
重在過程,沒有過程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結果不行也一定是過程有問題,學習
其實也一樣,過程絕對比結果更重要。在這個案例中,高層的目的其實都是想通過這種全能學習
,來提升全體店長的管理實操能力,從而改變各自門店員工的行為,促使門店業績的整體提升。這個重點在過程,各店長必須把學到的東西加以運用,各區域經理必須在運用過程中進行檢查督導,學習
部必須不定期對過程進行抽查,這樣才能保證結果。但是,到了下面的管理者手里,卻變成了結果就是考試合格,就是應付老板。
本來,目標在老板這里都是絕對的100分,但到了學習
經理那里就只剩下80分,到區域只有60分,店長只有40分了,真正能夠執行下去并能起到作用的,也就只有20分了。好好的目標就這樣“自上而下逐漸減少”為20%了,漏斗效應得到了再次的全面的體現。我想,很多企業的學習
無效大多是都是這樣被“自上而下逐漸減少”而慢慢“漏”掉了的吧。
其實,類似的漏斗現象在企業管理中比比皆是,也是企業學習
管理中遭遇的最關鍵瓶頸。所有的企業、所有的學習
管理者都應該重視它,否將,學習
無效將一直陪伴你。
隨機讀管理故事:《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是美國紐約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杰克的薪水很低。杰克每天早晨6點多到公司,晚上8點多了還在公司加班,有時候甚至要忙到晚上10點多。
工作的勞累不算什么,可是讓杰克難過的是自己對這份工作已經沒有了信心,每天的工作僅僅是為了那微薄的薪水。
終于有一天,杰克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他請了假,去一個風景區散心。風景區有一處是釣魚的地方,于是杰克買了魚竿坐了下來,開始釣魚。煩躁的杰克釣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可是沒有任何收獲。
坐在杰克旁邊的一位老者,卻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釣了很多魚。老者問杰克:“年輕人,在想什么呢,這么煩躁?”
杰克對老者說了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很累,可是卻沒有任何成就感,而且薪水也低,更要命的是自己已經厭倦了這份工作。
老者默默地聽著,等杰克說完的時候,老者又問了一下杰克公司的情況,然后對杰克說道:“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杰克想了想說道:“每天回來都很晚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很累,叫醒我的當然是鬧鐘了。”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這就是為什么你會感到工作累而且沒有希望的原因,年輕人,你覺得每天叫醒你的應該是什么呢?”杰克不明白什么意思,滿臉疑惑地看著老者。
老者說道:“年輕人,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應該是夢想,而不是鬧鐘。”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明白過來,是啊,為什么自己會這么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為那些微薄的薪水而工作,而不是在為夢想努力。
杰克想起了大學畢業的時候,自己曾經立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銷售專家,可是現在卻在一個小公司里混日子……想到這里,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馬上回去辭職,然后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銷售工作。
一個月后,杰克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雖然薪水比原來低很多,可是杰克卻干得很有興趣。1年后,杰克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銷售主管;3年后,杰克成了著名的銷售專家。
叫醒你的是什么?如果是鬧鐘,你僅僅是在為一份工作而工作,可是如果叫醒你的是夢想,那么你正在為夢想而努力。為工作而工作,你收獲的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如果叫醒你的是夢想,那么最終你的夢想就會實現。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