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轉行?該不該跳槽?該不該換個城市?當你被這些問題困擾時,你就可能成為職場的迷茫一族。
據職業規劃師馮先生介紹,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至少有四個時期容易陷入“認不清發展道路”的職業迷茫之中。
第一個時期是14-22歲,這個階段的人大都是即將畢業或剛畢業的大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往往對未來從事何種職業陷入迷茫;第二個時期是22-28歲,該階段的人在累積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人脈關系后,開始將理想與職業現實進行對比,在個人的發展目標與單位的現狀、提供的機會等不一致時,容易陷入是否重新選擇的困擾;第三個時期是28-35歲,處于這個職業發展非常重要階段的人,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才能也得到了一定的發揮,陷入迷茫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目前的工作無法讓其繼續取得突破;第四個時期是35-45歲,這個階段是容易發生職業生涯危機的階段,人們開始重新衡量職業的價值,而對未來何去何從陷入迷茫中。
沈先生,某外企的國際業務經理,2010年時正陷入了職業迷茫的第二個時期。2010年以前,一直從事業務跟單工作,有五年的工作經驗,然而薪水卻一直在5000左右徘徊,漲薪困難;而上面還有經理和副經理兩大厚重的“玻璃屋頂”,升職也是無望。房貸、車貸、養家等生活壓力,讓他窮于應付。騎驢看馬的找工作方式,效果不佳;想辭掉工作,另覓良處,但又害怕以后的工作不如之前。
“除了這些壓力外,我覺得作為男人,跟單5年了,再繼續下去也沒有什么出路想轉型做國際業務,開拓市場拿訂單的那種,但卻沒有較深的經驗基礎。百般無奈下,我只能求助于職業規劃師。對方建議我應聘更高階的職位,且目標應該定在經理。”沈先生說。
“當時,職業規劃師還給了我三個建議:先多觀察這個行業的 經理人 的日常工作;然后總結一下經理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依次學習、熟悉、精通;最后再投簡歷應聘經理。不過,現實中,第一步實施起來就有些不易了。所以,職業規劃師推薦我去職業社交網站。”沈先生談道。
“就這兩年的使用體會,我覺得職業社交網站對我個人的職業發展幫助還是挺大的。就我一直在使用的天際網來說,這兩年來,我認識了許多行業中的專家和高級經理人,這在以前想來是不可思議的,但現在因為職業SNS就覺得正常了。這些對我來說不僅是人脈,也是職業道路的良師益友,和他們的交流讓我對經理人的工作更加深入了解,也明白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后來,我便根據職業規劃師的建議,一方面在天際網的MBA/學習 頻道(現已改成精英教育)報名參加了一些學習 。另一方面,也時刻關注上面的名企招聘信息。這其中還有一個令我非常意外,竟然有獵頭和企業主動找上了我。在經過多方考量后,我得到了我現在的這份工作。”沈先生跟記者談起了他對職業社交網站的使用心得。
據記者了解,職業社交網站是一類專門服務于職場人士的社交網站,主要提供社交、求職、招聘以及商務合作的服務。比如,沈先生所提到的天際網(www.tianji.com),便是成立于2005年的職業社交網站,2009年正式與歐洲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viadeo合并,目前擁有約1000萬的職場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