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國學 者吉姆·柯林斯(J·Collins)寫過一本暢銷書《從優秀到卓越》,掀起了一股學習和建立卓越企業的討論浪潮,這本書及其姐妹篇《基業長青》甚至被認為是“締造百年老店的完全手冊”。正當許多企業對于“卓越”躍躍欲試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Druker)卻給了人們當頭一棒——雖然他對本書的評價極高,認為“這本書經過精心研究,寫得很好。它瓦解了時下絕大多數熱門管理理論和實踐——從對超級CEO的崇拜,對IT的熱妙,到兼并和收購的狂潮,不一而足”,但同時他也著重指出,“此書不會使平庸的公司成為優秀的公司”。
是的,在《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提到的公司自始至終都出類拔萃,而對于那些業績平平的公司,談何容易如何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呢?而且不幸的是,現階段的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卻是平庸的、一般性的企業,因此,如何從平庸到規范再到卓越才是我們今天需要研究的重點。
在國內眾多民營企業里,存在著許多阻礙企業發展的因素:復雜的家族關系,派系利益爭奪、脆弱的粗放式內部管理、戰略迷失和人才流失嚴重等,甚至于連民營企業原來的高效 執行力 與反應機制也受到了弱化,引發了民營企業的“國企病”。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國內民營企業距離“卓越企業”的標準仍然相去甚遠。
自從中國實行變革 開放政策以來,民營企業雖然在經濟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經過一輪快速地跑馬圈地、規模的擴張、市場份額的高速增長之后,出現了企業后續發展的“瓶頸”。細數中國民營企業,我們驚訝于能夠稱得上“卓越”的民營企業真是廖廖無幾,更多的是繁榮過后的默默無聞,甚至是曾經名噪一時的民營企業也可能紛紛落馬、過早夭折。與國外企業相比,中國民營企業在某些方面并不差,甚至更好,但民營企業成長于法律法規、體制上并不健全的市場環境之中,使其更為注重人際關系、網絡關系、政府關系,而忽略了企業人才、獨特能力、內部管理等工作。
我們不禁要問:民營企業“走向卓越”的障礙在哪里?在鷹騰管理 上市 系列叢書之《 績效 ·劍》這本書中,Yintl(鷹騰咨詢)認為主要的障礙來自于三個方面。
從變革 開放至今,國內民營企業的發展史也僅有三十多年的時間,許多企業仍處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轉換過程,人才的儲備和國際視野都存在先天不足。
民營企業在創業初期由于規模小、業務單純、管理簡單,而且也承擔不起高昂的人力成本,一般采取家長式、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對于導入期的民營企業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因為一是為了節約人力成本,二是企業很難吸引外來的人才加盟。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眾多已不再稱職的家族成員仍留在重要的崗位上,就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了。
企業規模擴大、外來成員大量增加后,“創業英雄”再也無法象以前那樣一眼便可望穿企業的每一個角落、一眼便可看穿每一個成員的心理,便由此而產生壓力感、恐懼感及對外來成員的不信任感,企業中到處充斥著信任危機、“老板”和“打工仔”界線明顯。此時,即使有外來人才加盟也很難留住人才的心、也很難發揮出外來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加盟、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不能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作用,企業何以談優秀和卓越呢?
獨特能力迷失
由于受“經商”(而不是“經營企業”!
)意識的影響,民營企業在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企業容易浮躁,不能始終如一的選擇、堅持一個既有前景又能發揮并強化企業自身專長、優勢的行業,投資分散,盲目多元化,從而無法在專一的行業內強化企業的優勢和地位,并有可能因盲目多元化而誤入陷阱,使多年的苦心經營毀于一旦。獨特能力是卓越企業的三大基石之一,它要求企業在客戶需求認知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性整合核心流程、提升價值鏈的節點價值鞏固了自身的獨特能力,這是一個“朝三暮四”的企業很難做到的。
內部管理短視
民營企業熱衷于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視有關企業長遠發展的基本功建設,如 人力資源 建設、創新開發、制度建設、品牌建設、 營銷 網絡建設等;或雖然認識到了基本功建設的重要性,但在行動上卻缺乏提前性和應有的重視,等到發現企業因基本功不足而難以應付日益激烈的競爭時又積重難返、為時過遲。
現在是到了民營企業該扣心自問的時候了:
“你”的基本功準備好了嗎?
“你”是否重視企業的戰略規劃,企業有了明確、堅定的發展方向,不盲目多元化?
“你”是否成功地建立和管理富有特色的業務流程?
“你”的員工是否明確了解自己的權責,明白評判其工作價值的標準并為之努力?
“你”是否已經營造富有進取意識、創造意識的人文環境,建立了合理的人才評價標準?
“你”的激勵方式是否還是除了金錢便是訓斥?
“你”的主管是否已善于授權與分權,善于用制度實現監督和對人的評價,而不是用人去懷疑人、用感覺去評價人?
“你”的管理方法是否還仍然停留在“家長制”的老習慣上,簡單而粗暴?
“你”是否還不注重
企業文化
建設,僅僅把企業文化看成是文體娛樂活動,企業中的個體、群體缺乏統一的理念支持,“你”的人員還只是一支同床不同夢、理想志向各異的“游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