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后宮題材電視劇扎堆的一年,“狗血”、“雷人”、“胡編亂造”、“抄襲”等負面評價將該題材拉入深淵。而《甄嬛傳》在一片“禁”聲之中連續兩輪播出,為后宮劇挽回了一些口碑。當然也不乏質疑之聲,但是業內大多給出了“望眼后宮,《甄嬛傳》之后,皆是浮云”、“后宮劇中的戰斗機”這樣的評價。
除了“宮斗劇中的戰斗機”,《甄嬛傳》還被稱為是清宮版的“杜拉拉升職記”。有網友從電視劇中甄嬛的命運起伏歸納出職場生存四個步驟:第一步:初來乍到學會蟄伏;第二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三步: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第四步:演技要高心腸要狠。
還有觀眾將宮廷后妃排位套用到現代公司的崗位上,出現了“研究所版”、“國企版”、“總經理辦公室版”等多個版本。其中有一個版本,稱“太后=董事長,皇上=總裁,皇后=執行副總裁,皇貴妃= 人力資源 副總或運營副總,貴妃=其他副總裁,妃=業務單元總經理,嬪=總監,貴人=高級經理,常在=經理,答應=主管,冊封=推銷”。
《甄嬛傳》的熱播引發了“后宮和職場”關系的討論,筆者在網絡上搜索“甄嬛與職場”,相關結果竟多達357000余條。專家指出,不宜將宮斗經驗用于現代職場,這部劇容易造成一個誤區:在職業生涯中必須達到最高點,否則將無容身之地。
而這種觀點對初涉職場的員工很可能會產生誤導。最后,著名領導力學習 專家譚小芳老師提醒各位職場精英——從現代視角來看,“甄嬛”并不是一個成功的職場 女性 ,而一味強調人際關系、走投機路線,不可能在自身專業領域有大的發展。《甄嬛傳》職場術的24字方針具體如下:
1、站好隊
鏡頭回放:后宮中勢力龐大的皇后和得皇上寵愛的華妃勢不兩立,旗鼓相當,想要在后宮立足,除了要有非常的手段和頭腦,還要有必不可少的姿色和家族勢力,最關鍵的是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才能抬得起頭。安陵容的父親只是個縣丞,在家世顯赫的后宮中備受歧視,抓住皇后這棵大樹是她生存立足的救命稻草,而倚梅園的余答應雖然受皇上恩寵,一樣要找華妃做靠山。就連宮里的奴才,也一心想找個靠得住的主子混日子。
職場啟示:站隊是職場派系斗爭中的潛規則,跟對了受器重的領導,業務繁忙,荷包也不會太癟。如果跟錯了一個自身不保、備受打壓的上司,那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2、制衡術
鏡頭回放:皇后是六宮之主,既要管好各項生活開銷,更重要的任務是平衡六宮關系,保持自己的勢力。蔡少芬飾演的皇后絕對是深諳此道的好手。讓華妃協助自己掌管后宮瑣事,減輕負擔,同時不忘培植其他新人上位。皇后當然不是心胸寬大,而是以此來削弱華妃專寵,防止其權勢過大職場啟示:雖然團隊合作是現代職場上的必然要求,但在具體的領導眼里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合作也要講求分寸,在工作上不遺余力,團結一致,但是太過于抱成一團,領導權威和勢力都會受到威脅,因此很多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寧可讓下屬互相牽制互相攻擊,也不會讓大家親如兄弟
3、買人心鏡頭回放:甄嬛能從一個普通常在上位為一朝太后,靠的絕對是美色,但她也善于收買人心,有一眾死心塌地甘愿為其沖鋒陷陣的奴才。
小允子守夜時哭泣,甄嬛問明情況后,讓小允子回去照顧病重的哥哥,回頭還不忘讓丫環換一床厚棉被給他,以免走廊夜冷,著涼感冒。幾句話讓小允子熱淚盈眶,為其死而后已的心馬上就有了。
職場啟示:甄嬛的舉動放在現在,就是所謂的人性化管理。遇到這樣的領導,下屬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良馬遇伯樂的感動,忠心護主也就不難了。有時候,身在高位、日理萬機的領導一句關心的問候,也足以收買下屬為其死心塌地效力。
4、王牌多
鏡頭回放:《甄嬛傳》在新入宮小主的宮廷規矩研習課程上,首次對清朝后宮的尊卑和晉升方式進行了詳細交代,教導甄嬛和安陵容的姑姑說:“后宮雖然主子很多,但是真正的主子只有三位:皇上、皇后和太后。雖然華妃受寵氣勢沖天,但也只能是小主,最多尊一聲娘娘。”后宮嬪妃的排位依次從低到高:宮女,就是最底層的使喚丫頭;官女,即可以侍寢的宮女;答應,七品,是后宮地位最低的一個級別。
皇上喜歡的官女,就可以升為答應,新選秀入宮的新人,一般也從答應做起;常在,六品,按照姿色容貌劃分;貴人,較為基礎的地位,必須與其他妃子共享一宮,且受其牽制;嬪,比貴人稍高一級,可作一宮之主;妃子,較高地位,有一定的話語權;貴妃,皇貴妃,皇后。
著名領導力學習 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晉升級別一般按照受寵的程度劃分。但是地位較高者則要看資歷和貢獻,資歷即伺候皇上的時間和在宮內的口碑,而貢獻就是有沒有誕下皇子或者公主,后宮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家血脈開枝散葉。因此專寵、孩子和前朝家族的支持,一樣都不少。
職場啟示:比較正規的大公司都有嚴格的晉級制度,隨著職位逐級遞增,除了薪資水平,所面臨的工作壓力和人際斗爭的壓力何止是成倍增長。越是高層,斗得越厲害,而且勝出者一般都是手握各種王牌,一直引以為豪的業務能力只是最基本的一項資本。
5、業務硬
鏡頭回放:在后宮立足,美貌是第一的,但是在閱遍天下美女的皇上眼中,只依靠姿色恐怕很難出頭,還必須要有一點討好男人的專業技術才行。跋扈如華妃,任性撒嬌是抓住帝心的不二法寶,只有她敢主動拉著皇帝的腰帶讓其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高貴如皇后,深諳夫妻之道,做得一手好菜也是贏得帝心的一種策略;余答應也是靠著祖傳技藝昆曲受寵,安陵容被陷害失聲后,一曲冰上絕舞讓皇帝重新回心轉意。女一號甄嬛更是精通六藝,與皇帝填詞對簫而結緣。
職場啟示:不管人際關系能力有多強,業務始終是立足之本,討好皇上的業務就是美貌和才華,再有一技之長就多一成勝算。在職場中,也必須有一技之長才能成為單位里必不可少的人物。現在很多單位在招聘工作人員時,將文藝特長列為必要條件,也是這個緣故。
6、差異化
為了劇集宣傳的需要,《甄嬛傳》的主創曾在接受采訪時,將話題引向職場,稱甄嬛是職場上的“聰明人”。面對雍正,她很擅長揣摩帝心,她利用自己的好人緣,斡旋在上級、下屬、對手、合作伙伴之間,游刃有余。幾十集的電視劇看下來,真有不少白領將其奉作職場寶典,對此,著名領導力學習 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職場與后宮有著質的區別,對號入座只會走入誤區。
后宮中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取悅那個獨裁的君王,皇帝可以決定一切。而在職場上,哪怕是私企,亦會形成屬于這個企業的群體的文化,絕不至于任何事情都由一個人說了算。有位朋友曾告訴我,他們單位來了一批實習生,其中一人來了沒多久就自以為搞清了最需要巴結討好誰,于是有針對性地送禮,拍馬屁。表面上看領導是對她不錯,但是在同事們眼里她遠沒有那些踏踏實實做事的實習生來得努力和靠譜,同時,她的這種行為還招來一些老員工的反感。這個實習生沒想到自己最終的去留除了領導同意外,人事部門還會征詢老員工們的意見,結果她被淘汰出局。踏入職場后,謀求更好的發展是每個職場人都期望的。在劇中,宮廷里的“小主”們,“晉升”通道單一,而且不能“跳槽”,當不得不面對非生即死的兩極化壓力時,人的心靈容易變得扭曲。而職場是多元的,職場人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在職場上,通向成功的道路,肯定不止一條。職場中,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去發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明確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能就意味著,你不必和其他人去擠“獨木橋”,差異化發展可以為自己爭取到更大的空間。
對環境和同事的包容也意味著主動的適應。一些剛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往往會不屑于去適應環境。他們認為要保持自我。其實,保持自我和適應環境并不矛盾。進入職場,要了解自己所處的新環境是怎樣的,這個環境中大家的溝通模式是怎樣的,適應環境并不意味著放棄自我,那恰恰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
團隊合作在如今的職場上顯得越來越重要,一個任務,往往需要一組人馬來完成。很多人容易過分強調自己對成功的貢獻——事情做成了是自己的功勞,如果做砸了,那都是因為別人不給力。其實,許多公司都會要求員工在完成一項任務后,寫一份小結,這是對工作的梳理、經驗的歸納,也是很好的自省機會。若發現自己有自我服務偏差的傾向,要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