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家獵頭公司負責人表示,春節至今,在公司接單的“挖人”業務中,農業企業所占比例超過50%,遠遠高于往年熱門的IT行業和 房地產 行業。不僅高級農技專家缺乏,農業產業 營銷 、質量監管方面也急需人才。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養豬種菜這種傳統農業盈利不高,出手也很小氣。但現在,你卻不得不對這個行業刮目相看。”杭州獵人 人力資源 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郎越時說,今年農業板塊的人才饑渴表現得特別明顯,他連續接到一系列農業企業招聘專業人才的訂單。
“金華一家現代化農牧企業希望通過我們尋找一名養豬場場長,年薪至少在10萬元以上。杭州一家生產山茶油的企業開價40萬元以上招質量總監,還有一家高端龍井茶企業開價30萬元招聘 營銷總監 。”郎越時說,如今很多農業企業為求人才愿意一擲千金,出手甚至比一些IT企業還要大方。
農業行業起步低,行業內的人才流動主要靠熟人介紹。近兩年,隨著農業產業蓬勃興起,農業技術研發和 經營管理 等方面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顯,促使獵頭公司介入。
郎越時從事獵頭工作9年時間,他將所經手的農業人才需求歸為三類:有豐富農技經驗、能從事大規模農產品 生產管理 的生產廠長;確保農產品在采摘(養殖)、收購、加工、運輸過程中的食品安全的質量總監;以及為農產品進行品牌策劃、市場拓展和建立 銷售 渠道的營銷總監。
“這三類農業人才是市場緊缺的重點,要找到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難上加難。”郎越時表示,如今尋找上述農業人才,至少要花費5至6個月的時間,有時為了能讓農業企業滿意,甚至要花費1年的時間找人。
“春節就有一家 上市 公司,請我幫他們物色一個飼料產業總經理,開出年薪50萬加股票分紅,實際年收入上百萬。我推薦了5名,他們都感覺不是很合適。”郎越時覺得招聘的難點就在于,既懂技術又懂營銷的農業人才越來越少,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
郎越時經手的農業公司,大都從事規模化農業產業經營,為挖掘農產品的附加值,這些企業會特別關注農產品的食品安全,也希望通過生產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拓展高端農業市場。“其實現在最難的并不是找高級農技人員,這個還可以依托各大農業科研院所。真正稀缺的,是農業的質量管理和 營銷管理 人才,這方面的人才幾乎不存在,我們只能從相近的食品行業挖人,但也不能完全替代。”
“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如何幫助一家農業企業找到合適的生產廠長、質量總監、營銷總監,或將成為我們的重要業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