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當陽長坂之戰是曹操、劉備兩軍的一次遭遇戰,驍將趙云擔當保護劉備家小重任。由于曹軍來勢兇猛,劉備雖沖出包圍,家小卻陷入曹軍圍困之中,趙云拼死刺殺,七進七出終于尋得劉備之子阿斗,趙云沖破曹軍圍堵,追上劉備,交還其子。劉備接子,擲之于地,慍而罵之:“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抱起阿斗,連連泣拜:“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這就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摔阿斗的故事。
有人說,劉備愛子是真,摔阿斗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這話不是毫無根據。作為劉氏統治集團繼承人的阿斗,劉備是不會輕易擲地的。有人說,劉備摔阿斗是出于愛將之心,激情所至,是對趙云的精神賞賜,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各統治集團都盡力搜羅人才,壯大自己的實力。趙云作為難得的將才,其地位在劉備的心目中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趙云有什么閃失,劉備還得掂掂份量。
筆者認為,劉備摔阿斗,其實是劉備內部公關御人術的一次表演,其精彩處是:既收買了趙云誓死隨主之心,又教育和感化了當時在場的所有文武隨從,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劉備從一“織席販履之徒”成長為一代風流人物,其內部公關御人術的確有拍案叫絕之處。因此后人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心,故把親兒擲馬前。”
《孫子兵法》記載,兵圣孫武要求為將者應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個方面的才能,強調將帥不僅要擁有威武之儀,還需要懷揣仁愛之心。唐朝詩人白居易也說:“動人心者莫過于情。”情動之后心動,心動之后理順。仁愛兵卒,仁愛部下,無非也是要求為將者如何動之以情,統一軍心,達到制勝的目的。劉備是深得《孫子兵法》真諦的。不然,就不會有這樣驚世駭俗“摔子”的舉動。
現代市場競爭亦如古之兵戰。現代管理者必須懂得人是世界上最富感情的群體,“情感投資”是管理者調動人的積極性的一項重要的手段。管理
心理學
研究表明:一個人生活在溫馨友愛的集體環境里,由于相互之間尊重、理解和容忍,使人產生愉悅、興奮和上進的心情,工作熱情和效率就會大大提高;相反,一個人生活在冷漠、爭斗和爾虞我詐的氣氛中,情緒就會低落、郁悶,工作熱情就會大打折扣。管理工作者在實施“情感投資”時,必須抓住一個“心”字,與下屬員工互相交心、互相關心、以心換心,從而達到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共同一心干事業。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有句名言:“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只要留住我的組織人員,四年之后,我仍是一個鋼鐵大王。”當然,卡內基的話,不無有對他已掌握一批有真才實學的管理者的炫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功的企業家是從來不會忽視對人才的培養,選拔和愛撫的。
在我們現實經濟生活中,有哪個
企業管理
者能招賢納士,穩住人才,就會形成企業內部眾志成城,這個企業才可能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事實已經證明,在高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情感投資”所帶來的收益,已大大超過企業通過擴大生產“硬件”規模而產生的效益。重視“情感投資”,已經成為許多成功企業家的制勝法寶。而因企業管理者對待人才的態度、方法不同,造成企業興衰的例子不勝枚舉。
國內某知名工程機械
上市
公司,從企業開始組建開始,企業管理者就重視“情感投資”。
企業在同行業中率先打破計劃經濟條件下的人事制度,不拘一格選拔重用有真才實學的人才,企業摒除按年齡大小,資歷深淺的人才排序,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破格重用;在物質激勵方面,一改過去單純工資加獎金的方式,對企業中的骨干采取“分紅”和“股份期權”等方式留住人才;另外,企業把國外學習
機制引入公司內部,對不同員工,采取不同的學習
形式加以獎勵。為此,這家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處掌握主動權,企業越辦越紅火。
同樣,我國中部某大型物資流通企業,曾幾何時,這家企業是當地人極為羨慕的幾家優勢企業。后來由于少數主要領導不重用真才實學人才,拉幫結派,憑借手中的權力,靠一幫“吹鼓手”的拍馬吹捧,樹立個人威望;為了取得員工信任,臺上經常“以吹騙情”,許下大量“空頭支票”,這種虛假人情,極大地傷害了員工的積極性,以至人心渙散;再加之個人私欲膨脹,最后鐺鋃入獄,身陷入囹圄,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今人讀《三國演義》古籍,看《三國演義》電視,議《三國演義》人物,從《三國演義》劉備摔阿斗之類的故事中,我想,今人是可以得到些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