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
經(jīng)理人
非天生,他的領導魅力更非天賦,有能力成為一名職業(yè)經(jīng)理人,但并不一定保證能勝任這份高風險高收益的工作。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管理者?如何更有效地員工的士氣?如何適當授權,使部屬自動自發(fā)地向前并命中目標,達到管理的至高境界?
精神火柴摩擦法:升華管理的概念
著名管理顧問尼爾森提出:"未來企業(yè)經(jīng)營的重要趨勢之一,是企業(yè)
經(jīng)營管理
者不再像過去那樣扮演權威角色,而是要設法以更有效的方法,間接引爆員工潛力,創(chuàng)造企業(yè)最高效益。"我們不禁會問,這些更有效率的方法或者叫做法則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們不小心違反了它們,難道真的會受到懲罰嗎?
激勵法則一:認可——劃出員工的熱情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有意或無意間不斷地違反它的話,你身邊就不可能有干勁十足的人。
認可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從提升某個人在公司中的地位到簡短到只有幾行字的感謝信;從你介紹一個下屬的方式到你看似不經(jīng)意間提到的對公司里鮮花擺放的滿意程度;從鼓勵你的助手接受雜志的訪談到全公司的員工一起坐在會議室里觀看他們在央視頻道《絕對挑戰(zhàn)》節(jié)目中的露臉。為了獲得這種結果非常短暫的認可,人們往往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xiàn)它。
因為在所有人看來,即使是毫不起眼的認可,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時刻,它美好猶如黑暗中你所擦亮的第一根火柴,讓你看見希望在握。
激勵法則二:參與——企業(yè)生存的氧氣
通常,與人們在工作中被對待的方式相比,人們被使用的方式似乎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動力。如果人們覺得他們正在成為一個計劃和項目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時候,那他們的積極性會空前高漲。這一點也使我們充分意識到?jīng)]有人愿意長期受管理者的任意擺布,如果不讓他們參與到?jīng)Q策的過程中,沒有人聽取他們的意見,沒有人重視他們的話,那么,這將是一個會令所有高明的管理者都不免頭疼的不得不面對的局面。
還是來思索一下劃亮火柴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吧:氧氣!是的,如果我們奢望在沒有氧氣的前提下去點燃火柴,很顯然這是多么愚蠢而又不現(xiàn)實的做法。但是否你也會如此這般地想到,如果沒有看似普通卻無處不在的氧氣--員工的參與,那么思想和創(chuàng)意的火花是永遠也不可能被劃亮的!
激勵法則三:樂趣——持續(xù)動力的源泉
人生的本質(zhì)是在尋找一種快樂的滿足,職業(yè)的本質(zhì)也是如此。如果能把這種滿足加以引導,比如,工作上的成就感所引發(fā)的快樂,就一定會對員工持久的熱情起到驚人的效果。我們不妨把一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工作也看成是一個大的一部分,前提是凡參與到其中的人都以尋求樂趣為前提。在這個游戲中,無論是劃亮火柴的人,還是被點燃的人,都無一例外地被游戲吸引而全情投入。也只有如此,人們才會在一個工作的樂趣消失后,不斷地探索著新的工作的樂趣。
一直以來,火柴早就已經(jīng)不是我們獲得火種的惟一方式,可是,它仍然被我們保留的理由很簡單:我們從中所能汲取的樂趣!
隨機讀管理故事:《推銷你的夢想》
邁克是德國一家保時捷分店的銷售經(jīng)理,他頭腦靈活,善于出奇制勝,用一些新穎的方式招徠顧客,在業(yè)界素有“鬼才”之稱。可是最近半年來,由于周圍新開了幾家名車銷售店,競爭激烈,接連幾個月,邁克所在店的銷售額不斷下滑,邁克很傷腦筋。
一天早晨,他撥通幾個有購車意向的客戶的電話,預約了前去拜訪的時間。隨后,他叫上一個助手和一名攝影師,帶上了電腦和打印機等設備,開著新車向第一個目標客戶家駛去。
當車開到那個叫喬恩的客戶家門口時,邁克一行下了車。邁克并沒有急著去敲喬恩家的門,而是在喬恩家門前屋后轉(zhuǎn)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將新車開到一個適于做喬恩家的停車位的地方。隨后,邁克吩咐那個攝影師給房子和車子拍照,并告誡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車與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邁克的要求,攝影師忙活起來,他從各個角度對車和房子進行取景。不一會兒,攝影師拍好了一張照片,攝影師將照片傳到電腦上,通過連接在電腦上的打印機打印出了照片:只見在一棟有白色窗戶的赭色房屋前,靜靜泊著一輛嶄新的黑色保時捷,房屋前的幾棵樹落下的黃葉鋪滿了地面,一片樹葉剛好落在新車前面的擋風玻璃前,整個畫面看上去是那么協(xié)調(diào)、完美,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照片里這一家人的安適和富足。邁克拿起照片欣賞了一番,對攝影師翹起了大拇指。這時,房屋主人喬恩出來了,邁克上前跟喬恩簡短地寒暄幾句,送上那張照片,然后跟喬恩道了別,一行人開著車,向另一個客戶家駛去。
一天下來,邁克帶著助手開著新車重復做同樣的事情。他的這一舉動讓助手和所有的員工們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兩個多月過去,邁克的店沒有對新車進行過一次撒網(wǎng)式宣傳,也沒有跟競爭對手進行過價格宣傳戰(zhàn),只是為154戶有購車意向的人家拍攝了照片。奇怪的是邁克此舉卻換來了極高的成功率,154戶人家中,有超過30%的住戶預約看車,最終的成交率也極高。那些決心購買邁克的車的人,幾乎都說過類似的話:“車很漂亮,也許是最適合我們家的一款車。”
看著銷售額一天天高起來,員工們都很驚訝。原來,這是邁克想出的一種聰明的促銷手段,他根據(jù)有購車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張張車與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們對擁有照片里那輛車的美好渴望和聯(lián)想。因為看著照片里新車與房屋完美搭配顯示出的那種和諧、豐足的意境,誰不會為之心動并說服自己買下那輛車呢?邁克意味深長地說:“我推銷的是車,更是在推銷購車人心中那個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啊。”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