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人事管理決策,主要是對企業關鍵崗位人員的選聘取舍決策。企業關鍵崗位的人員選用,也具有很高的風險,其決策的任何失誤都可能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人事決策最困難的是對人本身的評價:一是能力的評價,二是忠誠度評價。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忠誠是做好工作的過程保證。但二者的評價都難以找到絕對客觀的量化標準。因而,通過決策制定管理來保證決策制定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的工作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事管理決策,除了關鍵崗位人員選聘取舍外,學習
開發、
績效
考核、
薪酬
管理等方案的設計和選擇,一般員工的選聘管理、勞資關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的制定決策,都是其重要內容。這些都是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創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實現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大決策。因為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是取決于企業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人事決策的失誤與市場戰略選擇失誤一樣具有非常大的風險。關鍵崗位人員的選擇不當,會導致企業發展陷困,企業員工沒有充分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會制約企業發展的穩定性。人事管理決策制定管理的目的也就直接是保證吸引人才、穩住人才、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穩定企業的發展。
適用范圍
1. 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技術開發負責人和骨干、市場開發骨干等關鍵崗位人員的選擇和去留決策;
2. 一般崗位人員招聘選擇管理制度建設決策;
3. 企業內部
人力資源
開發決策,包括學習
對象選擇、學習
內容選擇、學習
方式選擇,員工發展管理方式、方法的選擇等內容;
4. 企業激勵機制建設決策,包括企業
薪酬管理
體系建設、崗位角色選擇和職務晉升管理制度建設、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決策;
5. 勞資關系管理制度建設決策。
責任人
人事管理決策制定的責任人與這種決策的層次相關,不同層次的人員選聘去留和薪酬、考核等的責任人,直接與被管理對象的層次相聯系。高層管理人員的選聘去留和薪酬、考核決策的最終拍板人為董事會;其他人員的選聘和晉升決策,通行的做法一般是直接上司提名,隔級上司批準。企業所有人事管理制度建設決策,其方案擬訂人都是人力資源部,決策拍板人為企業董事會或
企業管理
委員會。
必須收集的約束條件信息
1. 不同層次人員的價值觀念信息;
2. 崗位工作內容信息,主要是崗位履職條件;
3. 被選人員的能力、經歷、性格特征和行事習慣等信息;
4. 同行其它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通行作法;
5. 所在地區的其它企業的人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通行作法;
6. 企業現有人事管理制度的效果信息;
7. 市場人才供求狀況信息,主要是人才可獲得性信息;
8. 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
方法
人事管理決策所涉及的內容很多,其分析方法也很多,只能對應于決策的目的目標進行選擇確定。對于關鍵崗位人員的選用決策,可重點運用小步快跑實踐檢驗法(具體操作程序參見《擁抱輝煌的六根魔杖——企業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第179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和期望平衡法(具體操作程序參見《擁抱輝煌的六根魔杖——企業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第182-183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前者的作用是準確把握其能力,后者的作用是評價確定其忠誠度。二者綜合運用,可有效地避免在用人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程序
人事管理決策制定的程序,一般
人力資源管理
書籍都有介紹說明,在此不列舉。關鍵崗位人員選聘管理的程序,小步快跑實踐檢驗法和期望平衡法的實施程序可直接作為其標準。
時機選擇
1. 關鍵崗位人員的選用決策,必須在崗位將出現空缺時開始,在崗位空缺現實發生時完成;
2. 一般崗位人員招聘選擇管理制度建設決策,必須在企業發展成規模之前完成,或者成規模企業正式開業之前完成;
3. 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開發決策,必須在企業發展成規模之前開始,或者成規模企業正式開業之前開始;
4. 企業激勵機制建設決策,必須在企業發展成規模之前完成,或者成規模企業正式開業之前完成;
5. 勞資關系管理制度建設決策,必須在企業發展成規模之前完成,或者成規模企業正式開業之前完成。
討論溝通
關鍵崗位人員選聘管理決策的討論溝通,主要是在所在崗位的直接上司和間接上司之間進行,并吸納承擔這一崗位的考核服務工作的職能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崗位的同事參加。
人事管理制度建設決策的討論溝通,必須覆蓋制度監督執行人和制度所要約束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