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馬師的“畫驢”經
《董事會》:有什么特別的方法,能讓您和您的員工擁有一致的價值觀,為企業同甘共苦?
黃鳴:團隊之所以成為團隊,是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培養人才,我主張用理想來鼓動他們。剛入職的員工,往往是比較被動的,不熱愛這個專業,盯著工資。怎么讓員工不那么浮躁,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追求,而是真正熱愛公司、體現價值?我們對新老員工都搞大量學習 。許多部門每周學習 3次,公司學習 每個月至少3次,也送到外面去學習 。學習 內容涵蓋產品技術、文化理念導向、發展戰略、制度等,其中企業文化的學習 最重要。
很多員工不熱愛自己的企業,大部分是因為對這個專業不熟悉。有了這樣的學習 ,他們就會逐步了解這個專業,進而熱愛這個企業。所以我們更多是培養他對專業、對企業的歸屬感。事實上,員工們通過學習 開始從被動轉為主動。
皇明是為夢想在做,為了子孫的藍天白云——用好用的產品實踐新能源替代。因此,我們不單單培養員工,還辦大學,與高校合作。公司有集團學習 中心、商學院、工程技術學院以及高校皇明班來培養人才。
我覺得,沒有天生的千里馬,企業不應該做伯樂,應該做馴馬師。
《董事會》:學習 完要考試?
黃鳴:員工每個月有企業文化考試。主管每三個月就會進行一次民主測評,每年要競爭上崗,高管、員工都要考試,考試內容包括產品技術、文化理念導向、戰略、制度。測評、考試如果不合格的話,就待崗,發基本工資,再進行學習 。
《董事會》:有罰也有獎吧。
黃鳴:當然,每個部門每月都有獎勵,不獎勵的話要扣分。在福利方面,我們盡量讓員工也享受到自己建設的綠色家園。比如,所有員工都提供免費住宿,有自己的食堂;公司自建房“以租代買”供給員工;2011年新建的小高層,公司以4000元/平定價,周邊房價至少4500以上,然后根據員工的工作年限,各種獎勵等等,進行打折,最高享受6折,最低也是9折以上;計算完之后,交50%首付,每月再交一定的房租,10年后房子完全歸屬員工。這種條件,只需要入職滿一年的員工都能享受。前幾批公司自建的福利房,比這還優惠,員工只需要工作4年或者6年就可以。
《董事會》:聽說您常給高管們說“驢畫家”的故事?
黃鳴:宋朝有個畫家朱子明,本是畫山水的畫家,因為有同行戲弄而給他起了個“驢畫家”的綽號。當他被召進宮知道要為皇上畫驢時,自己嚇出一身冷汗。但皇命不可違,情急之下的朱子明苦練畫驢技藝,先后畫了數百幅有關驢的畫,最后竟陰錯陽差地得皇上賞識,真成了天下畫驢第一人。
對人才我們實施高標準拉動。我們從世界的角度去看太陽能產業,而不是單單想做企業的藍海,我們要做的是行業的藍海。這就要站在全新的角度——很多標準都是我們做的,我們的標準比國際標準還高。這對我們、對員工是很痛苦的,因為要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作為我來說,我在公司的時候,每日 上午8點-9點到未來城去當客戶,去找問題。我在客戶體驗中花時間較多,我是公司最大的客戶。當然,我也喜歡和技術人員待在一起。
帶頭反思
《董事會》:學習能力確實是衡量企業潛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作為董事長,您對自己是如何“學習 ”的?
黃鳴:我在英語高級班學外語時,能把兩小時的課程增值到十幾個小時,得益于老師在講完課程后,留出大段時間來答疑,我一口氣提很多問題,甚至在下課后我還會追問一些課堂之外的問題——被動變為主動,由老師“灌輸式”被動學習變成“我要思考”的主動學習。老師給你一杯水,你被動吸收不可能吸收到100%,而主動學習的吸收量能超出一杯水,甚至一桶水、一缸水。
事實上,對我這個董事長,公司也要組織進行民主測評,內容包括投訴、戰略、文化等等,每3個月一次,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份搞的。
《董事會》:我們很感興趣民主測評的結果,以及您本人的態度。
黃鳴:我有在高層排名第5的時候,這很正常。測評發現問題后,公司開會,我在大會上帶頭反思。比如有人說我獨裁,管得太多,因為我喜歡提點意見什么的,應該更放手一點。公司的工作效率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人員之間的推諉扯皮如何才能杜絕?如何打造一個高 績效 的團隊?經過測評,我發現根源在我,我沒有帶頭帶領我的團隊建立反思文化,或者有過反思,但沒有把它變成一種團隊精神。因為在這個公司里,董事長從來沒有被批評過,從來沒有被懷疑過,從來也沒有把董事長和公司其他的主管一起被測評過,所以,也從來不清楚公司內部員工對自己的評價。其實我知道,即使是得了第五名,我知道大家已經給足了我面子,絕對是對我手下留情了。
在公司,員工有十幾個通道可以投訴、反映情況,我的手機號很多人都知道,郵箱也是公開的,甚至很多人通過我的博客留言投訴。最近,我的一個總監被投訴了,因為其他部門在最著急的時候找不到她。她跟我解釋說,對方找她只打了她的座機而沒打手機。我的回應是,面對投訴的時候,不要去解釋,更多去反思,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董事會》:不過,據說您經常也很嚴厲。
黃鳴:我也經常當著人的面有話直說,但從來不侮辱人。很多公司開經銷商會議,都是好吃好喝哄。但是我們這邊開會,如果確實他有過失,該說的我當場就會說,指出哪里不對。有次也確實讓一位經銷商下不了臺——但他后來還感謝我。當面說是為了他好,他需要的是醍醐灌頂、當頭棒喝。
有員工說我很嚴厲,但更多是老師的那種嚴厲,而不是以老板身份來命令他。我認同這樣的說法,更多時候,我原意做個老師啟發員工,而不是嚴格地批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深挖思想上的根,防微杜漸,從細節抓起。
我有個原則,就是要信任員工和合作伙伴,鼓勵、教育只是手段,不要做人才殺手。我自覺是公司最大的傳播員、布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