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省人才隊伍建設,激勵人才多出創新成果,提高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率先建成人才強省,建議:
一、提升人才團隊 績效 的“領軍工程”。從我省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產業調整的需求著手,設置領軍人才崗,明確崗位的要求,評估崗位的效益,以此不斷選拔合適的領軍人才和領軍團隊。在重點行業、新興產業,在專業技術人才密集的企業或單位,建立“首席工程師”崗位或“首席科學家”崗位。建立健全主體清晰、程序科學、責任明確的領軍人才的選拔、任用和后續培養制度。由各行各業領軍人才作為成員組成“領軍人才咨詢會議”,不定期反映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人才隊伍的動態和問題等,掌握領軍人才發展趨勢,建立一流人才培養基地,培養新興產業所需的帶頭人,在取得國際領先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時,讓一批國際頂尖級人才脫穎而出。
二、激勵創新人才發展的“創新工程”。一方面,在高科技企業、大學、科研院所、醫院等人才集中的單位,建立“前沿研發工作站”和“創新項目工作室”等有利于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形成的創新崗位和創新機制,提升機制的靈敏性和捕捉發展機遇的快速反應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年度性的全省一級的創新競賽,在重點行業、新興產業,設立每年一度的“創新獎”。
三、實現人才服務經濟發展的“崗位工程”。針對我省六大新興產業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設計、調整、優化關鍵性崗位,引導人才向新興產業集聚,向沿海、蘇北和基層流動。定期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崗位競賽”,在關鍵技術和關鍵領域的崗位引入競賽機制,通過以績效為中心的評比,把崗位作為贏得人才績效的平臺,以“崗位成才”為激勵,盡快形成“有利于人才集聚、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有利于人才全面發展”的機制,營造出人才隊伍比學趕幫的良性循環局面。
四、推動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的“青苗工程”。每年舉行一次省一級“創新成果”表彰獎勵,對象是大中小學的在校生,由各個學校申報,省里組織省外專家評比。在表彰個人的同時,也表彰成績突出的學校,促進對創新人才的培養。為滿足企業需要的具有實戰能力的技術人才,政府相關部門要推動企業與高校聯合,推行“實戰人才計劃”,利用我省的教育資源,發揮高校對人才的培養作用。倡導市、縣級的特色產業與省內著名高校以及科研機構合作建立創新創業基地,切實加強企業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聯合培養實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