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的“元動力”
李書福 (吉利集團董事長)
保障一線員工的權益,讓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參與 企業管理 和決策,提高他們的技能、積極性,企業的生產技術、產品的附加值自然能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就是企業發展的“元動力”。我認為,目前出現大面積的“用工荒”,關鍵是職工權益保障措施還不能落到實處。
滿足員工不同的需求
王水福 (西子聯合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
千萬不要為了短期的利益來克扣工人收入,企業長期發展要靠誠信,這是我最大的感觸。用心用誠意來對待企業員工,這一點很重要。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些是物質上的,而有些是精神上的。我們必須了解員工不同的需求,只有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擁有了,那才會幸福。
“小河”有水“大河”滿
趙林中 (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職工好比小河,企業就像大河;小河有水大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新生代農民工對享受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要求比較高,就業機會、工資水平等因素對他們的就業選擇和流向都會產生直接影響。企業是大家庭,只有善待員工,幫助他們致富,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他們才會有歸屬感。
把企業做成真正的“家”
宗慶后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
我平時吃飯就在單位食堂,和員工一起吃,大家都是平等的。而過年期間,員工只要愿意加班,按法定3倍工資計酬,除此之外,每人每日 還有100元補助。去年除夕,我給留杭員工拜年,從上午10時開始一直到下午2時,因為我在杭州8處都辦了年夜飯。
娃哈哈員工收入比創業之初漲了100多倍,但漲工資只是一部分,所有員工都有良好的福利待遇。目前娃哈哈分給單位員工的住房就達1000多套。剛剛建成的海寧基地,還興建了一批專為外來青年工人提供結婚用房的住宅樓。我們要留住人才,房子當然要提供。
幸福的企業轉型都變得容易
朱志平 (同方聯合控股集團董事長)
我們企業是以 房地產 為主的投資集團,這幾年還成立了影業和科技公司。沒有優秀的員工,就沒有同方的轉型升級。對高科技人才,公司給予高額利潤回報和股權激勵,并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科學的獎勵激勵機制。這也是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的一個重要基礎。
推出無息貸款幫員工買房
陳賢興 (利爾達科技董事長)
未來十年,企業最大的挑戰是為員工提供不斷增長的福利、待遇。很多大學畢業生,最困難的事情可能是買房。我們公司2003年向員工推出無息貸款,員工分5年至7年將貸款返還給公司。這件事情,如果當時我們不做,這些人可能就不會留在杭州,老早走掉了。
我們提出有吸引力的加薪方案。一般而言,我們企業每年有15%—17.5%的加薪幅度。今年我們決定在上半年加薪12.5%的基礎上,下半年還要加7.5%,達到20%,企業大約要多付出1000萬元。我們還有極為優厚的股權激勵機制,假如企業 上市 ,我們起碼有100名員工成為千萬富翁。
分配要公平
孫德良 (網盛 生意寶 董事長)
我們公司的文化叫“激情澎湃走樓梯”。要讓員工保持持久的激情,這里面涉及到一個分配的問題,收入既要逐步漲上去,也要有差距。一個企業內部的分配一定要有一些差距,但是也不能過大。要是過大,就會導致矛盾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