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企業來說,創新就是生成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策略、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等,將其付諸實施并給企業帶來效益的行為。創新不僅僅限于產品、技術層面,在流程、服務、管理等方面都有可能產生創新。創新文化貫穿于企業創新活動的始終,是企業創新的根基和創新活動的原動力。創新文化是能夠激發和促進組織內創新思想、創新行為和創新活動產生的、能夠適應復雜環境變化的組織文化,主要包括有利于創新的價值理念、行為準則、制度體系以及領導風格、組織氛圍等內容。創新文化通常表現在以下方面:
——領導者對于創新的態度
創新文化首先表現為企業領導者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執著的變革與創新精神。比爾·蓋茨反復向員工強調“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意在使微軟保持創新的緊迫感;英特爾的葛洛夫有一句名言:“唯有憂患意識,才能永遠長存”。領導者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賦予企業一種創新的緊迫感和敏銳性,使企業保持持續創新,并逐漸使變革與創新成為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觀。
——鼓勵創新的環境氛圍
創新的主體是人,創新有賴于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創新文化必然是以人為本的文化。在3M公司,任何員工都可以隨時以任何方式向各級管理人員反映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批評意見,管理人員總是給予積極的回應。正是這種對人性的尊重,極大地調動起員工參與創新的熱情和積極性。
對待創新失敗者的態度更能體現出一個企業的創新環境。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其創新文化。在硅谷,流行這樣一個信條:“除了失敗本身,再沒有對失敗的其他懲罰。”硅谷人懂得,沒有冒險,就不可能有新的發展機會。正因為如此,硅谷人對失敗極為寬容,“失敗是成功之母”等理念已然成為硅谷人的共識。
創新還依賴于不同思想、意見的相互交流和碰撞。許多企業推行的開放式管理,實質上就是企業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如惠普實行的“走動式管理”,IBM 實行的“門戶開放政策”等。
——激勵創新的機制
創新文化倡導成功提出創意、完成創新的員工或團隊必須得到企業的承認和獎賞,合理有效、多元化的獎勵機制是確保創新良性循環的關鍵。
3M公司就擁有一套個性鮮明而又多樣化的創新激勵機制。首先是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公司的任何一項技術平臺都可以在全公司范圍內共享,每年將銷售收入的7%左右投入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這就使得幾乎每一項合理的創意和嘗試都能得到公司的資金支持。其次是精神激勵。3M公司設立了許多榮譽稱號用于獎勵創新的員工和項目。第三是時間激勵。3M公司有一個獨特的“15%時間”法則,每個員工都有15%的工作時間可以用在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或計劃上。第四是職位激勵。在3M公司,創新成功的員工,其職務將得到相應的提升。
——員工對于創新的參與熱情
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創新是科學家、天才的事,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不可能有什么創新。其實,人的創造潛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創新往往就來自日常工作中的某種改進。海爾的價值觀中有一條——“人人是人才”。曾有一名員工搞了一項革新,本身并不復雜,但創造的效益卻很大,海爾就把這項革新用這名員工的名字命名。這極大地激發了海爾員工參與創新的熱情。
創新是一個過程,既需要個人的創造,也需要團隊的協作。創新文化在鼓勵個人創新的同時,也注重培育團隊合作的理念和方式。
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因此創新文化還突出表現在學習型組織的構建中。許多企業從找問題、找差距入手,在行動中學習,在學習中行動,很好地促進了企業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