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訊 由當代經理人雜志、新領軍者俱樂部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成長中國高峰年會”于2009年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上圖為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北京大學人本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高賢峰。
高賢峰:各位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有關思想管理的內容。因為目前在我們對人的管理里面,大家更多使用的、更習慣使用的可能是利益管理的方法。比如說在我們的企業日常工作里面,我們的管理者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兩個領域,在業務上是如何發展,謀發展、做市場。在管理上恐怕更多的是在員工的利益上怎么樣進行博弈。可是我們發現,員工的實際行為,不僅僅取決于利益,因為利益僅僅是他的直接動力。在直接動力的背后,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動力,就是思想。
為了我們展開今天下午這半個小時的討論,先讓各位看一段電影,看看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思想管理可以在哪些領域發揮作用?以及怎么樣做?思想管理到底是什么東西?是不是像我們有些朋友相像的老虎吃天,沒有辦法下嘴,是不是沒有抓手,這一段電影我們非常熟悉,以前電影院里面放過,當我們把這一段拿出來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看一看,大家看完之后稍做點評。
剛才我們看的是一個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電影,這個是羅斯福總統的演講,他的演講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就在這樣一個僵局下面,大家看一看下面是怎么化解這個僵局的?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段。
好,當總統宣布我說的是轟炸日本本島的時候,所有人流露出來的是驚訝的神情,接下來空軍司令第一個發言。空軍司令的意思很明顯,總統先生,我們有遠程轟炸機,但是遠程轟炸機要想轟炸日本東京的話,必須有中途島降落加油才可以,可是現在我們的中途島離日本太遠,蘇俄不肯讓我們進行轟炸,在這個時候他雖然沒有說出來總統先生這個任務我們完不成,但是潛臺詞就是這一句話,因此在空軍司令基本上拒絕了這樣一個決策之后,接下來總統該怎么辦呢?他不得不轉向海軍,于是海軍又開始發言。海軍也說了,我們有短程轟炸機,但是短程轟炸機要想轟炸日本東京,必須要到離東京只有幾百海里的地方起飛才有效。可是如果我們把航空母艦開到了離日本這么近的地方,一旦航空母艦遭到侵略,我們將沒有辦法反抗。潛臺詞是什么?總統先生這個決策我們海軍也無能為力。
各位,在我們老板進行一個決策,為了企業的發展我們必須干一件事情,但是當你宣布了這個決策之后,生產部門告訴你不行,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造不出來,營銷部門告訴你,競爭對手那么強大,我們想在這里面搶占市場根本不可能,研發人員告訴你,老板實在抱歉,我們的研發隊伍根本完不成這樣的隊伍,不可能完成,各位老板該怎么辦呢?我們看一下羅斯福在這樣的情況下,海軍、空軍都明確拒絕了他作為一個總統宣布的轟炸東京的決策,接下來他能怎么辦?他不可能命令陸軍綁著炸彈去炸東京,手里面只有這兩張牌,于是他開始說服大家。
這一大段非常動情的話,說大家都不認識失去雙腿之前的我,我無時無刻不在想,上帝為什么讓我坐輪椅,大家知道羅斯福是輪椅上的總統,但是今天我在國人的臉上和各位的臉上看到失敗的時候,我終于想通了,上帝就是讓我此刻坐著輪椅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提醒各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這本身是非常有說服力的東西,但是下屬對他進行了更直接的反擊。他說總統先生,恕我直言,這是不可能的事。各位,如果原來還是一個比較緩和的一種拒絕,現在變成什么了?變成最直接的拒絕。接下來會怎么辦呢?這個時候羅斯福總統再也不用語言了,直接用雙手把左腿抱到地上,把右腿抱到地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就在他們的注視下,然后用堅毅的眼神和堅定的聲音,用不容懷疑的語言告訴各位,別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大家設想一下,如果各位當時在現場看到一直坐在輪椅上的總統竟然站起來了,會產生什么事情?所有人內心里面會把他原有的思維模式,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馬上擊碎,懷疑大家以前看到的是真的?這種心智的懷疑和轉變就給下一步的行動帶來了轉變。我們看一看接下來出現了什么事情?接下來潛艇的艇長就反思為什么總統說的我們認為是不可能的,原來他發現了一個秘密,我們之所以認為轟炸東京這個任務是不可能的,是因為我們所有人腦子里面有一個非常固化的思維模式,這個模式雖然沒有人提出來,但是我們確實是按照那個模式思想的,那是什么?就是我們飛行員開著飛機進行轟炸,一旦轟炸完以后還必須能夠開著飛機回來。這就是潛藏在每一個心里面的固有的模式。但是這個潛艇艇長進一步想,如果我們進一步轟炸呢?至少我們的油裝滿以后可以飛到東京上空,一旦我們到了東京,丟了炸彈,任務就已經完成了,至于能不能開著飛機回來,那不是完不完成任務的問題,而是傷亡大小的問題,于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改換一個話題呢?轟炸是一定可能的,只是傷亡可能非常重大。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如何減小傷亡。
大家注意這個時候問題已經發生了變化,由原來關注問題,到直接關注目標,一切以這個為前提,其他都是第二位的,該如何的?于是大家開始想最終想出來一個完美的方法,這個方法大家都知道了,我們把飛機開到日本東京上空,丟完炸彈迅速拉到最高點,飛機就沒有油了,沒有油了我們開始滑翔 ,因為飛機沒有油了滑翔不會爆炸,但是可不可行呢?于是迅速的召集了志愿軍,那些大兵都看著自己的戰友被炸死了,于是他們就同意去了,只付出了兩個人的傷亡代價就做到了這個任務。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的士氣。
大家看一下這個案例給我們帶來的思考是什么?我寫了這么幾個字,大家看一下,有時候在我們下屬做出不可能這種判斷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是基于一定的事實的,比如說基于這么多的事實,空軍沒有油,中間不加油不好辦,海軍離日本太近了太危險,大家考慮的都是這些問題。這些事實是不是真的?當然是真的,但是這些事實并不是直接得不出不可能的結論,這些得到不可能的結論必須經過一個中間地帶,就是人特有的心智模式的加工,這個加工是什么?對這個案例來講加工就是開著飛機轟炸完還要開著飛機回來。如果我們打破這種心智模式呢?用心智模式加工的話我們就去轟炸,不管能不能回來?如何?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事實還是那個事實,但是不可能就變成了可能。大家注意一下這個。我再講一個在井岡山時代林彪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說紅軍能打多久,我們革命到底能不能成功?還能打多久呀?這是一個非常悲觀的論調,但是毛主席用什么方法把紅四軍的士氣迅速提起來了?大家知道毛主席寫了一篇文章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說之所以林彪認為是悲觀的,為什么?是因為他認為我們只是用自己手里的槍去打敗日本,怎么可能呢?他在文章里面說的非常明確,他說地主加強了對農民的剝削,農民在反抗,資本家加強了對工人的剝削,工人在反抗,學生也在反抗。我們的任務不是讓我們去消滅這個世界,全國都鋪滿干柴了,只是有火星就可以,我們手里的幾只槍就是那個火星。當大家用我們手里的槍去取得勝利的心智模式,轉變成我們要發動老百姓,讓老百姓一塊起來革命,這時候心智一變完全不一樣。原來大家認為我們的力量小,敵人的力量大,革命很難成功,現在他們得到一個新的結論,我們用我們的力量去發動群眾,這個力量是無比的。
好了各位,我們有沒有可能用這種習慣做工作,我們下屬跟老板說這個事不可能的時候,請你不要問他的理由,因為什么?你只要一問理由他馬上跟你陳述在他那里得到不可能結論的事實,而只要你一聽事實,你發現這個事實是真的,于是你很容易跟他進來,那我們怎么辦?你馬上想只要對方一說不可能,是什么心智模式讓他得到不可能的結論,我有沒有跟他不可能的心智模式?這個心智模式是什么?我有沒有新的心智模式說服他?當你有新的心智模式的時候,你通常可以把下屬說服掉。
這個能不能變成今天我們研究具體工作的工具呢?我們接下來用幾分鐘時間跟大家簡單說一下。比如說現在績效考核變成我們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大家想一想任何一個企業的績效考核都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靈敏度,只要我的績效比你好一點大家就可以測出來,可能嗎?不可能。加入績效考核靈敏度是10%,就是說我必須得多10個以上才可以獎金比他高,如果我只比他好5呢?那就一樣的,那么獎金就一樣,只要獎金一樣的人,那個干的多就覺得虧了。
現在我們提出來,如果大家都提干這個易的時候,很多困難的活沒有人干了,就形成我們很多企業里面的夾生飯就形成了,大家在企業里面搞任何一個崗位都有一個素質模型,如果我們把素質模型搞出來,我們企業的發展就會更好,就會更快,當他帶著這個想法跟人力部部長商量的時候,他就說了,高總這個問題要慎重,你把這個想法跟老總匯報過沒有?他說還沒有,千萬別匯報,為什么?他說因為我們現在干這幾個指標干著已經順手了,如果你把七八加進來,我們如果干不好,獎金不就少了,我們很多部門經理是他自己知道要干什么,他不去干,因為我們的績效考核讓他感覺干的越多,扣的越多,基于利益的考慮他不去做。
我們現在能不能讓員工感覺到我干一個,他干五個,我們的獎金一樣多,還要搶5個活干,可不可能呢?按目前的心智模式肯定不行,那我們用什么心智模式呢?我們把崗位當成股份制公司,我們會發現股份制公司里面有兩個員工,老板一個,員工一個,老板是要投產要增值,員工投入的是知識經驗技能。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員工工作的時候,其實他可以得到兩個東西,
現在我們看這個心理對不對?當然對,好不好呢?我們比較一下才知道好不好?其實跟與剛才股份制公司的假設,知識兼技能除了用來勞動之外,大家知道嗎?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和用途是什么?那就是用來投資,我作為人力資本投資到崗位制公司,那投資就要分紅,因此還有一個想法,干完這個活我的能力增長了嗎?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實際上關注的就是人力資本投資的回報,再想想誰才關心投資回報的心理?就是老板,投資回報的心理就是老板的心理,老板的心理就是主人的心理,有了這兩種心理之后,我們看有什么不一樣?打工者定位,把工資僅盯工資報酬這就是打工者定位,把自己定位成打工者自然就會我就是打工者、我是為別人掙錢這個心理,遇到難事能少干就少干,但所有員工都這樣干活的時候,企業就很難發展,但是我們能不能把這個道理講給員工聽,假設你們都是打工,我是老板,我就說你們千萬不要這樣干,這樣干我們公司就倒閉了,你想這樣的話他們會怎么想,你倒就倒了吧,倒了我再換一個,因此這樣的管理對員工根本就沒有教育意義了。我們怎么辦呢?我們應該揭示出如果我們都是這種心理的話,對企業不好,對你們本人更不好。大家注意,如果這是假話的話這就是忽悠人,如果是真的話,那就是經驗的積累。我們躲過一次困難,就放棄了一次提升的機會,因此打工者的定位不可能有長期的職業發展。
我們需要什么定位?需要的是這種定位,主人公定位把崗位當成自己的公司,見工作就干,不管分內分外,有困難就上不管報酬高低,結果多干一次工作,就多次一經驗,多分紅一次,克服一次困難就多一個分紅的機會,最終報酬就有了根本的保證,足夠資源有了很大的資本。
當我們把這個概念認真分析的時候,我們就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這個結論越簡單越有印象,一個事實就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了。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集體主義價值觀在大面積的下滑,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在飛速的成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管理制度都是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為核心定出來的,而執行的人都變成了個人主義,因此我們才出現了我干五個他干一個,將近一樣的話,他才會想干一樣的活。怎么樣把集體價值觀和個人價值觀能夠統一起來,按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共創未來,企業有未來,員工也有未來,我們看一下主題主義精神下的主人公要求為集體做貢獻,但是貢獻的著力點是定位。就像王進喜一樣,他首先把120鉆井隊隊長的崗位干好了。假如我是醫生我怎么樣實現我自己的價值?我根本不愿意為醫院做貢獻?我怎么做呢?來的病人治一個死一個。那樣不行。因此我們總結了一句話,叫做什么?個人主義精神下的主人公要求實現自我價值,但是自我價值實行平臺的崗位,所以無論集體主義還是獎金主義都要以主人公的心態做工作,這樣上對得起集體,下對得起個人,這是唯一共贏的手段。
話說回來,員工有了主人公精神之后,主人應該怎么辦?如果我們一邊號召大家學雷鋒,但是學雷鋒的人都不得好死,我們會做嗎?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學習雷鋒的人生活更加美好。同樣的道理,你應該讓他們吸收的人力資本在你的企業轉化成企業資本。管理者要懂得如何管理主人公,員工要知道如何做主人公,于是我們寫了一本書叫新主人公精神,和新主人公管理。
如果我們延長幾分鐘說什么就是?第一化解矛盾,第二糾正錯誤、第三樹立正確的思想,這就像一個方向盤一樣,大家可以看我們踩油門的時候方向盤是沒有用的,因此我們強烈呼吁各位老板,在你的利益建設,制度之外,要試試再在的把思想管理營運起來,在這方面如果各位有經驗的話,我非常歡迎我們各位能夠一塊共同研究,今天占用大家的時間,非常感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