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相諧——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同業、企業與自然、企業的局部與整體、企業的長期與短期利益、企業理想與現實、企業文化與傳統文化、企業文化與國外文化、企業運營與發達地區市場理念、企業員工之間(含新員工與老員工之間)和諧統一。
六相宜十相諧
企業與員工——唇齒相依同舟共濟
員工之與企業,如同企業之與股東,員工也要食之俸祿為之服務。盡職盡責、團結協作、創新工作、認同企業使命,使企業獲得最大化發展,這是員工應盡的義務。同時企業是由每一個員工組成的,每一天每一秒的發展也離不開員工,也必須感恩于員工。首先要保障員工的養家糊口,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延續,有一個很好的物質保障。第二大家在企業里工作,要得到學習 和鍛煉,要有發揮的平臺,要有不斷的提高,同時報酬、職涯成長和獲得尊重也要相應公平公正地提升。就是他不在公司干了,他也有能力在別處找到工作。員工信賴企業在這里工作,企業不僅在物質上感謝員工也要在精神上讓員工有安全感并且愉悅。第三,員工和我們企業在一起做事業,難免有枯燥的時候,賺多少錢也有覺得煩的時候,干一件事情開始有多么大的心勁,到了最后都有泄勁的時候,唯獨當一個人在有信念有信仰的時候,他才有使不完的勁,他才永遠感覺活得有滋有味,這一點要求企業能給大家帶來共同的信仰,使大家能夠做一個有信仰、有靈魂的人。所以我們要讓員工成為“精神貴族”,那才是真正價值上的完美。
企業與股東——食之俸祿為之增值
股東投資于企業,是為了獲得資本回報。企業經營者們食之俸祿必為之增值,必須賺取相當的利潤,必須創新研發、購買新機器、建筑新廠房進行擴大再生產、必須為逆境保障儲備金,必須支付犯錯的代價,必須實現新的構想……前面這些事情都做好了股東得到公平的報償以后,我們才有權得到報酬。我們盡了義務、承擔了責任,我們亦應得到相應的付出回報。
企業與客戶(銷售商、消費者)——銷售商是戰略伙伴、用戶是衣食父母
我們應時時刻刻把客戶放在心頭,以“顧客為中心市場為導向”。銷售商把我們的產品賣給用戶,是通向終端的橋梁。他們首先是我們的第一個用戶,必須賺取公平的利潤。所以他們的訂單必須迅速而精確地完成,我們必須為他們擴大銷量增加利潤服務。另外他們的利潤也必須是合理的,過高會影響到消費者利益。第二個銷售商還是我們的戰略伙伴,多少年與企業風雨同舟,我們還必須像對待我們的員工一樣,學習 他們給他們學習的指引和通路,提升他們的能力,幫他們樹立遠大目標,使他們可持續發展。
用戶是我們的產品使用者,因他們的信賴才購買我們的產品,他們是我們的利潤來源,他們的需求是我們的研發導向,從這一方面說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一要感恩他們,二要讓消費者買得等值產品,三要做好服務。譬如產品定價要合理,高了會直接多賺顧客錢,低了我們就會在研發、學習 等方面沒有足夠的錢,就會影響到將來的服務,這也是對用戶不負責。我們的廣告投入100萬只起到20萬的作用,浪費了80萬元,這80萬元都是我們給消費者浪費的,我們最起碼可以讓他們花更少的錢買更高價值的產品。另外大家別忘了我們造出來的熱水器只是一個半成品,我們賣的應該是熱水,只有到老百姓那兒能夠提供熱水,能夠方便、安全可靠、物有所值地長期提供熱水,這才是滿足他們的需求。中間這一段促銷、安裝、幫助他們挑選合適的產品、售后都是服務過程。
企業與協作商——等值交換以誠并進
企業與原材供應商、加工商、管理咨詢商、印刷商、廣告合作商等協作商是通過勞動、智力、物資等進行價值交換的,雙方因合作形成了長期的利益關系。首先應遵循契約與市場規律等值交換互惠互利,第二要以誠為本著眼戰略合作相互提攜并肩發展共同提高。
企業與國家——榮俱榮一損俱損
國事商事家事一回事,國家穩定了發展了,企業才能興旺,人民群眾才能安居樂業幸福地生活,個人才能實現最大的價值。國家是企業生存的土壤,企業必須依法納稅合法經營回報國家,國家才能進一步的繁榮、富強、穩定,給企業以更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