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為文化知識,一般指人所學習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知識的總和;廣義的文化則是指一定社會、歷史背景下人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精神狀態的總指。狹義的文化是需要通過學習逐步掌握和擁有的,旨在于提高個人的素質和技能;而廣義的文化則是滲透在人所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之中的東西,不管你是否認識或感受到,她都真真切切地存在并影響著個人和人群的生活生存方式、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發展方向等。廣義的文化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但精英人物可以影響文化的層面和深度。廣義的文化是以群居為前提、以時間為酵母而不斷豐富和衍生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片地域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同樣,一個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因依附于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的背景下,因企業核心人物個性和企業行為特點以及發展過程的獨特性,亦形成了企業所特有的企業文化。
通用CEO韋爾奇把企業管理分為硬件管理和軟件管理兩個部分,并精辟地指出:硬件管理關系到企業生存的底線——利潤線;軟件管理關系到企業發展的上線——產值總和。意即:企業的技術、營銷、財務、生產等易量化的、直觀的企業要素是企業生存的保證,它們證明企業有養活自己、獲得生存的能力;而企業文化、品牌、公共關系、管理、企劃等難以量化、抽象的要素則決定企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方向。企業文化建設等企業軟環境建設屬于可塑性、可控性較強的,但同時又是一件長期的、需要動用大量財力和精力的工作。因為其對企業利潤增長的支持的隱蔽性,往往被企業所忽視。 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因為文化本身涉及價值觀、行為方式、精神狀態等各個方面,而這些要素本身都需要通過歸納總結、學習 指導、慢慢領悟、逐步運用的過程。例如:企業價值觀,她直觀的表現可能僅僅是一句簡短、明了的口號,但如果要企業全體員工領悟其精髓,并指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決不象看起來那么簡單。企業文化其實在企業運營開始就開始形成和發展了,但被意識到和運用其積極成分指導企業運作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始。企業文化建設往往要經過下列過程和途徑: 企業文化建設的一般過程:企業運行正常、有較固定的操作模式和行為方式(萌芽階段)——企業有自己獨特的視覺形象并有意識加強規范,包括企業LOGO、企業色彩等(形成階段)——企業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并開始注意樹立自己的企業個性(初級階段)——企業形成程序性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并得以實施(中級階段)——企業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得到企業員工和社會的認同,企業處于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高級階段)。 企業文化建設的幾種途徑:1、企業學習 。這是企業文化建設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通過學習 可以讓員工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精髓,認識其重要性,完成個人思想狀態向企業精神狀態靠攏的過程。學習 一般有定時學習 、強化學習 、集中學習 等。2、企業活動。這兒的企業活動是指針對員工本身素質、員工之間交流溝通、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企業凝聚力等方面開展的訓練活動。目前比較流行的是拓展營訓練。傳統的還包括聯歡、軍訓、旅游等活動。3、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各層管理者以身作則;加強員工思想、行為監督力度;各部門日常工作會議強調等形式。這才能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連貫性和應用性。企業文化建設切忌流于形式。
企業文化建設其實是一項復雜、繁重的工作。他取決于企業核心的關注和支持、企業員工的通力配合和有力的制度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