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文化的內涵及激勵作用
狹義的觀點認為企業文化屬于意識范疇,僅僅包括企業的思想、意識、習慣和感情等領域。而廣義的觀點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把企業員工的構成狀況、企業生產資料狀況和物質成果特色等都看作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這兩種觀點都不甚合理,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經營實踐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它是理念形態文化、物質形態文化和制度行為文化的綜合體。
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是指企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通過各組成要素來激發員工動機與潛在能力的作用,它屬于精神激勵的范疇。具體來說,企業文化能夠滿足員工的精神需要,調動員工的精神力量,使他們產生歸屬感、自尊感和成就感,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巨大潛力。關鍵是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程度,一旦員工對企業文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那么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就具有了持久性、整體性和全員性的特點和優勢。
二、企業文化對員工績效具有激勵作用的深層原因
首先,優良的企業文化能夠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組織環境。如果一個組織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那么它內部的小環境就比較和諧,員工的人際關系就比較好。員工身處其中受到感染,具有執著的事業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把對企業的發展與自己的成就密切連在一起,從而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進行工作。那種彼此之間互不服氣,為權力、獎金、工資爭斗的現象就比較少,工作績效自然提高。同時,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內,員工的貢獻能夠得到及時的肯定、贊賞和獎勵,從而使員工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榮譽感和責任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激勵效果顯著。
其次,優良的企業文化能夠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只有從人的內部進行激勵才能真正調動人的積極性,恰當的精神激勵比許多物質激勵更有效、更持久。對員工來說,優良的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種內在激勵,它能夠發揮其他激勵手段所起不到的激勵作用。例如,企業文化能夠綜合發揮目標激勵、領導行為激勵、競爭激勵、獎懲激勵等多種激勵手段的作用,從而激發出企業內部各部門和所有員工的積極性,而這種積極性同時也成為企業發展的無窮力量。
三、企業文化各組成部分的不同激勵功能及激勵效果比較
精神層激勵的實效長、強度大、范圍廣,是對員工精神世界深層次的激勵;物質層激勵的時效短、強度弱、范圍小,是對員工精神世界淺層次的激勵;制度行為層的激勵作用介于兩者之間。
精神層包括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和企業倫理道德。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對生產經營和目標追求以及自身行為的根本看法和評價,是被全體員工所追求的基本信念和價值追求。企業價值觀的激勵作用就是把企業所有員工的不同價值觀整合為企業的根本價值觀,對于原本就認同企業價值觀的員工會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對于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不同的員工就會產生巨大的同化作用。企業價值觀的這種激勵方法能夠把個人的利益與企業的整體利益統一起來,提高員工績效。企業精神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和企業文化的靈魂,是指由企業領導人所倡導和精心培育的,被全體員工所認同的思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企業精神的激勵作用有三方面,即信仰激勵、使命感激勵和意志力激勵。企業精神能使員工對企業目標產生堅定的信心和執著的追求;企業精神能強化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員工為此付出努力;企業精神能使員工形成克服困難去實現企業目標的堅強意志力。企業倫理道德是指企業內部調整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正義和非正義、公正與偏私、善與惡、誠實與虛偽等原則為標準來評價員工行為,對員工產生約束作用。這種激勵作用是巨大的,主要是負激勵,起著軟約束的作用。
制度行為文化層包括企業制度、企業人際關系和企業民主。企業制度規定了員工必須遵循的行為方式、程序及處理各種關系的規則,具有強制性的特點。企業制度與倫理道德一樣產生負激勵,對員工起著約束作用,不同的是企業制度的約束是硬約束。企業人際關系的激勵作用在于和諧的人際關系易于員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形成共同價值觀;利于團隊合作,形成團隊凝聚力。企業民主是指在企業決策和管理過程中,傾聽員工的意見,發揮員工的參與程度,體現員工的利益。企業民主的激勵作用在于喚起了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為員工發表意見提供了平臺,激發了員工的創造性。
物質層包括企業名稱、標識、企業形象以及企業的文化傳播網絡,這些因素產生了兩方面的激勵作用。良好的企業形象使員工的社會地位高和社會聲譽好,能使員工產生成就感、自豪感,強化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同時也體現和強化了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倫理道德等精神層的激勵作用,提高了員工績效。此外,良好的物質層也能夠使員工工作時有安全感和舒適感,激發員工的向心力。
由于企業文化各構成部分對員工的激勵特點不同,激勵的時效、強度、范圍大小也不同。首先是激勵的時效不同。表層物質文化和中間層的制度行為文化會隨著企業結構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尤其是表層的物質文化變化較快,而深層的精神文化則相對比較穩定。因此,深層的精神文化的激勵作用所保持的時間較長、效果最好,表層的物質文化所持續的時間最短,而中間層的制度行為文化的激勵時效介于二者之間。其次是激勵的強度不同。物質層激勵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淺層部分,激勵強度最弱,而精神層激勵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層部分,激勵程度最強。制度行為層的激勵介于二者之間,但更接近于物質層的激勵強度,激勵程度較弱。再次是激勵的范圍不同。物質層的激勵范圍是局部性的、階段性的,而精神層的激勵則是整體性的、全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