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老店的本質:企業愿景的精神相傳
對任何企業來說,長期保持增長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為此必須不斷創立新業務。
如何的“百年企業”還有多少?
從國際上看,一個百年的企業長期保持增長的情況是很少的。分析1937年的“前100個百年企業”,我們發現,其中49家被收購、破產或被收歸國有;有30家雖然生存下來,但不再是“百年企業”;到目前仍留在“百年企業”的企業少之又少。
1、“百年企業”的基礎:文化
我們不能說,缺少文化力量源泉的企業,一定不能夠取得成功,但我們可以斷言,沒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業會缺少企業持久發展的動力。因而注定不會長期成功,注定不能夠成為做大,做強、做久的“百年老店”。
企業是一個社會經濟系統,企業的行為絕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文化對企業經營活動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美國著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忽視文化因素影響更加突出,這不僅表現在”百年老店“本身就構成了一道歷史文化風景線,而且表現為”百年企業“的形成必然是以獨特的 企業文化 為基礎的。
2、“百年企業”的關鍵:利潤觀
培育“百年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樹立正確的利潤觀,奠定精神文化基礎。
創辦和經營企業最終目標是什么?企業能否始終對企業利潤目標是什么?企業能否始終對企業利潤目標具有科學、合理、合法的追求方式?利潤最大化目標在企業長期經營過程中是否始終處于首要地位?當企業的利潤目標與社會目標發生沖突時,企業如何處理這種沖突?企業對這一系列問題回答的差異,反映了企業基本利潤觀的不同。而這種利潤觀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否成為成功的百年企業。
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
美國著名的智囊公司——蘭德公司花費了20年的時間跟蹤世界500家大公司,發現百年長生不衰的企業具有的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樹立了超越利潤的社會目標,不以利潤為唯一追求目標。具體包括三條原則,一是人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二是共同的價值高于個人的價值;三是客戶價值和社會價值高于企業的生產價值和利潤價值。這表明,那些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盡管它們的經營戰略和實踐活動總是不斷地適應著變化的外部世界,卻始終保持著穩定不變的超越利潤最大化的核心價值觀和基本目標。因而,樹立超越利潤最大化的價值觀是百年企業的精神文化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打造百年企業,必須將“以人為本”、“以顧客為中心”、“努力服務社會”、“平等對待員工”、“平衡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提倡團隊精神”等這些看似非常“虛”的口號落到實處,實實在在地將其作為企業的行為準則。
3、“百年企業”的長久之道:制度文化管理
企業家個人壽命是有限的,而企業經營是要持續的,企業只有通過培育超越企業家個人自然壽命的限制的制度文化,才有可能成為持久經營的百年企業。
1999年,長虹集團董事長倪峰離任,但其后任者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控制這個品牌價值高達260億的龐大企業集團,一段時間后倪潤峰又重新執掌帥印。這說明象長虹這樣中國企業的佼佼者也無法超越企業家生命周期。近些年,許多鼎鼎大名的中國企業都隨著曾風光一時的企業精英或領袖的沉陷而銷聲匿跡了。我們必須承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還缺少超越企業家個人生命周期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超越企業家個人文化的制度文化。通過培育優秀的制度文化而打造“百年企業”,中國企業還任重而道遠。任何一種“百年企業”的出現并不是偶然或者幸運,它是企業愿景發揮到極致的表現。用企業愿景文化來領導企業走向未來,是實現百年企業的實質所在。
二、國際“百年企業”成功的秘密
任何事物最終的結果都來自一個積累的過程, 制造業 也不例外。縱觀中國多年來的制造業市場,在幾年內通過某種轟炸效應流行于全國的品牌實在不少,但能夠保持可持續性增長的品牌幾乎沒有一個超過五年。在中國已加入了WTO的今天,對于眾多想長期躋身于國際市場的任何制造業企業,研究在國際市場上經久不衰的“百年企業”共性成功的秘密就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急迫和必要。
1、歷史的延續性
在中國制造業企業中,很多企業都是靠個人英雄主義成功的,決策者的變故所帶來的大都是企業的變故,企業的壽命質量往往體現在決策者的 營銷 壽命質量上。這種“人文”營銷上的斷檔,不可能造就出“百年企業”來,而國際“百年企業”的第一個共性秘密就是極強的歷史的延續性。不管換了誰來經營,都較能穩健地接過品牌發展的接力捧,這類企業大都擁有超過100年的發展史。美國著名的GE,擁有了100多年的悠久歷史,傳承了100多年的口碑。而在中國的眾多品牌中,最具有人氣指數最高的華為至今才有幾十年的歷史。對比之下那些想在3—5年打造成國際的企業是不是顯得有點急躁呢?
2、質量穩定與標準可控
嚴格的質量自我控制體系:質量就是生命,幾乎每一個制造業企業都是這樣標榜的。但面對利潤和迅速擴張的誘惑,能夠始終嚴格自律,不間斷自我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的企業,在中國目前的制造業企業中又有多少?國際“百年企業”可不是這樣,因為他們在追求活得更好的同時,還要活得更長,他們深深地懂得,健康的品牌必須永遠恪守永恒的、決不能自欺欺人的高質量。
3、嚴謹科學的品牌延伸
忠于品牌:國際“百年企業”非常忠于自己的品牌,他們要讓自己旗下的品牌孩子最長壽、最健康、最富有創造價值,所以他們都懂得“少生優生”的道理。他們不想讓量影響到質,因量而造成的教育不良會降低整個品牌的價值。厚此薄彼、三心二意是對品牌的不忠和褻瀆,生而不養的品牌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報復“父母”,甚至會使“父母”精疲力竭,不老而終。以國際最古老最知名的IBM為例,在100多年漫長的歲月里,IBM只推出了不到十個品牌,而且每一個品牌的推出都是那么天然和謹慎,決不會像目前中國的一些品牌那樣,有了靈感起個好名子就馬上推出一個品牌;
4、獨具的品牌定位
獨具特色的品牌個性定位是所有國際“百年企業”成為百年品牌共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