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管理學習 行業(yè)多年,見過了太多的企業(yè),他們所謂的學習 ,其實質就是給員工“洗腦”。
不同的是,有的企業(yè)明說,有的企業(yè)暗示。
前幾天有一個客戶對我說,“學習 效果怎樣不重要,只要我們老板一個人滿意就行,老板滿意了,下面人就不敢有什么意見。”
我婉轉而堅定的告訴他,這不是我們的工作理念。
我們認為學習 最重要的是幫助員工成長,實實在在的解決工作中碰到的問題。
我們不會去投其所好,也絕不會做老板的“傳聲筒”。
我溫和的告訴他,“如果您要找的是老板的代言人,只是換個人來替老板說話,幫老板給員工“洗腦”,您大可以找其他的咨詢公司合作,我們不適合。”
最后這家公司還是選擇了與我們合作。這個不是重點。
我想表達的是,中國的權謀文化,讓企業(yè)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難以“職業(yè)”,大家每日 想到的就是揣摩老板的心思,投老板所好。
如果一家企業(yè)的管理層都是這樣對老板阿諛奉承之人,很難想象這家企業(yè)會有多大的前途。真正優(yōu)秀的管理者絕對是首先忠于自己的職業(yè),忠于自己的崗位的,也本應該是這樣的。
對于國內不少企業(yè)來說,正如中歐的肖知興教授所言,“領導者的管理工具就是慷慨激昂的大會報告,運動式的全面宣傳,加上對努力配合的積極分子的收買和拉攏,試圖在公司里形成一種集體無意識迷狂和蒙昧狀態(tài),從而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他描述的企業(yè)情形你應該會很熟悉,如果你有過在幾家企業(yè)的工作經(jīng)歷,你自會了解一二。
對此,我是深有體會。
在國內不少企業(yè),甚至包括一些非常有規(guī)模的大型企業(yè),新員工進去后,很重要的一點是“排好隊”,別跟錯了人。
企業(yè)里有各種或明或暗的小幫派,越是大型組織越存有這種現(xiàn)象。
屬于某個小幫派里的這些人,自覺不自覺的維護著這個小幫派的利益,保護屬于這個小幫派成員的權益。
除非哪天這個小幫派的最高領袖在這家企業(yè)的職業(yè)生涯出了紕漏,否則跟在他后面的眾多嘍羅自是該升官的升官,該發(fā)財?shù)陌l(fā)財。
所以對于很多剛畢業(yè)的“愣頭青”來說,進入一家企業(yè),很重要的就是每日察言觀色,仔細揣摩哪些人跟公司的核心決策層走的很近,哪些人得到了老板的青睞。
那么在工作上討好這些人,自是明智、輕松的選擇。
相反那些“有骨氣”的年輕人,發(fā)展往往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阻礙。
除非,你幸運的遇到一個有胸懷,惜才的上司,并且這個上司還得在公司有一定的話語權,否則他惜你也是白惜,不可能成為你的職場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