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具有創新的意識嗎?您是如何在企業里倡導創新的?您的企業真正做到了鼓勵創新并提供了創新環境嗎?您的企業建立了創新體系嗎?是否解決了如何消除企業創新的障礙?發展并形成了企業系統的創新文化嗎?您的企業將創新轉化為生產力了嗎?……事實上,很多中國企業領導者都不能對上面的問題給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盡管幾乎所有企業領導都反復在企業內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但是真正了解企業創新并成功實施的很少!可喜的是,曾經輔導過包括Google、豐田、GE等世界著名企業進行創新管理的國際著名系統思維和創新管理大師蓋伊?黑爾博士將在9月上旬在中國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漢開展連續四場“領導創新”專場研討,是企業管理精英人士不可缺席的領導創新國際思想學習交流的盛宴。
創新是當今世界對每個渴望成功的個人和組織提出的不可或缺的條件。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創新時代,日益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和新的營銷環境,對組織,特別是作為組織掌舵人的領導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如此快速的發展,無論是技術變革、產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都是如此之快,事物的快速變化要求您必須迅速地適應,這種適應就意味著自身的變革,即通過創新來適應變革,甚至是引領變革。
對企業而言,這種創新包括技術的變革、產品設計的創意、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創造性、營銷思維和手段的變革,等等。如何保證每個部門和上至企業管理高層下至車間工人在內的每個員工在工作中開展符合企業需求的創新,從而形成全面的創新呢?顯然,依靠個人的創新能力和意識的自發性創新是靠不住的,關鍵是企業要形成鼓勵創新的制度和企業文化氛圍,完善企業創新體系建設。而企業領導者的創新思維和意識是關鍵。
領導創新意識缺乏,企業面臨危機
事實上,不少中國企業領導者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甚至一些領導者漠視創新或畏懼創新。因為創新意味著變革,而變革必然帶來不確定性和風險。創新意味著需要拋棄慣有的思維、方法甚至是對過去的否定。因此,缺乏創新意識的領導者通常總是有意無意地扼殺創新行為和思想,導致企業嚴重缺乏創新的氛圍和機制。
企業領導人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百年老店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很不幸地成為全球最大的破產保護案,而有人認為導致該公司走至如此不堪的最大責任人是其前CEO瓦格納,因為在他的10年任期中有一些今天看來是戰略性失誤的決策,包括通用汽車持續走笨重耗油的產品路線,而未能向他的日本同行們預見性地進行適合全球能源現狀和趨勢所要求的產品創新。盡管這種結論有偏頗之嫌,但卻不無道理。一個管理規范的跨國產業巨頭尤其如此,對于眾多人治色彩濃烈、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企業,領導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缺乏將意味著災難。
目前全球超過一半的電腦產品、近60%的消費電子產品和便攜式娛樂產品均產自中國大陸。然而不幸的是,近幾年具有行業標志性的創新產品和事件均與大陸企業無緣:界面和功能做到極致的iPod和iPhone為美國蘋果獨享,高端的平板電視市場為韓國和日本占據,就連并無技術含量的上網本也為臺灣華碩占盡先機。盡管“聰明”的國人甚至可以在小坊內做出幾可亂真的“aPhone”、“cPhone”,但卻擺不脫山寨和跟風者的慘淡命運。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總是慢半拍?最關鍵的問題所在是創新能力不足!
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企業領導人值得深思——您具有創新的意識嗎?您是怎樣在企業里倡導創新的?您的企業真正做到了鼓勵創新并提供了創新環境嗎?您的企業建立了創新體系嗎?是否解決了如何消除企業創新的障礙?發展并形成了企業系統的創新文化嗎?您的企業將創新轉化為生產力了嗎?
事實上很多企業領導者都不能對上面的問題給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企業領導人不僅僅需要從骨子里培養全面的創新意識,不僅自己需要創新,而且還需營造創新氛圍和文化、培養創新人才、建立創新機制等,使企業具有持續創新能力,讓創新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如豐田汽車公司前社長渡邊捷昭所言:“豐田模式是一種不斷改進、強調持續創新的企業精神。這種精神早已滲透到豐田的各個層面。”創新管理大師蓋伊?黑爾博士也指出:“那些善于創新的公司已經學會管理和領導他們的創新活動并把精力投入在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之中。持續過程概念要求一家公司發展‘企業文化’——它將從各個方面教導創新、培養創新、維護創新和獎勵創新。”
學習和借鑒是提高創新思維和能力的捷徑
Google創始人之一的佩奇(Larry Page)曾這樣談過他學習創新的經歷:“我是從一次名為領導力成長的學習 項目中得到了啟發。該項目的口號就是‘漠視不可能’。這個項目激勵著我追尋一個瘋狂的想法。你不要放任夢想,而要把它當作一種習慣去培育。”是的,創新思維、創新方法是可學、可培養的。
事實上,通過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持續發展,在全球領先的企業中大多已經建立起了成熟的創新思想理念和創新管理體系,盡管企業之間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差異,但是這些理念和體系是相通的。對于才開始接觸創新理念、剛剛走過十來年或幾年發展歷程的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企業創新體系、創新企業文化尚在摸索和嘗試中,甚至一些企業對于創新對企業的意義并無深刻認識,企業創新體系并無任何規劃或不知如何入手。系統化地學習創新思維和方法,并借鑒國際領先企業的創新體系建設經驗,是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捷徑。
創新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思維和方法突破、創造與應用的過程,而學習是這個過程的一個必要的部分。在當前的國際競爭下,中國企業已經逐漸失去成本優勢,突破與創新勢在必行。順應中國企業由“模仿先進”向“自主創新”的方向發展的大的歷史趨勢,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過渡,是企業能否沖出困境,獲得重生的關鍵。中國政府倡導科技治國和本著創新的精神發展,高科技企業需持續創新,制造型企業需要創新突圍。
如何通過卓有成效的管理和領導,將偶然的、經驗的、少數個人的創新能力,提升為經常的、理性的、團隊的層面,是制約組織創新的瓶頸問題,也是所有組織創新管理的艱巨任務,中國的企業領導者需要接觸并深刻學習國際化的思維和方法,借鑒在全面的企業創新上具有豐富成果的國際企業經驗。
全球著名的創新管理大師蓋伊.黑爾本身的創新教育工作成就也很好地證明了“創新是可學的”,他領銜研制的《創新者之劍》和《創新》的創新管理學習 課程在過去幾年中,對Google、豐田汽車、IBM、惠普、GE、迪斯尼和AT&T等世界領先的創新型企業進行了輔導和學習 。在最近一年的統計中,蓋伊?黑爾給客戶實施創新項目或課程后,客戶創造出了5000個新想法,其中超過10%的想法得到實施,76%的客戶市場份額得到增長。可喜的是,蓋伊?黑爾與國內著名學習 公司深圳麥肯特企業顧問公司( www.emkt.com.cn )合作將于9月上旬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漢四地與中國企業界精英人士分享其全球領先的領導創新的經驗,以及經世界領先企業驗證的創新思想和創新管理體系結構,將以大師獨到的視角分析中國企業創新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梳理和分享上述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7家企業的經驗,提出組織創新體系建設的原則和框架,傳授創新領導和創新組織建設的技能、方法,為如何消除創新障礙開具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