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對于個人與集體的思維是側重于從個人來看集體,他們認為集體是由個人組成的,因此關注重點在個人向上,強調個人的作用、能力、奮斗、拼搏等,因此個人英雄主義是西方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而中國的思維體系強調的是集體主義,習慣從集體來分析個人,個人只不過是集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每次體育健兒接受采訪時,必須要說:感謝XX,感謝XX,最后才感謝與自己相關性強的人或物。
二、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
西方人對于物質需求一直都是認為天經(jīng)地義的,追求利益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因此追求卓越的價值觀是社會認同的標準。而中國人向來認為商人“重利輕義",因此不提倡強調物質利益而提倡以文化人,強調人的追求是通常自我修身從而達到無我境界,因此禁欲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主要特點。
三、科學邏輯與德化教育
西方人提倡科學與理性,對于事物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學的、邏輯的、分析的思維基礎上,對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分辨很清楚,沒有太多模糊不定的說法,對他們而言,“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很容易分辨,提倡結果導向,就事論事。但中國人卻強調“天人合一",期望通過自身的內(nèi)化修煉而達到價值的目標,”獨善其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這種價值觀的代表。
四、法治環(huán)境和人治環(huán)境
中西方對于人性的假設是不一樣的,西方主要假設人性是惡的,所以強調法律對人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而中國文化側重人性是善的,因此人是可以教化的,可以被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