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企業的競爭,表面看來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深一層看是管理水平的競爭,再深一層看就是文化的競爭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求更科學、更系統、更完整的管理體系。近些年來,企業文化建設逐漸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人們也開始意識到先進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近些年來,企業文化建設逐漸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人們也開始意識到先進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文化概述
企業文化建設的涵義是指對企業文化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所制定的總體謀劃和基本對策。其特點包括漸進性、整體性、柔軟性、可繼承性、潛移默化性等,并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企業文化的結構分為三個階段,即精神層、物質層和制度層。精神層主要是指企業的領導和員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職業道德及精神風貌。精神層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基賜原因。
精神層包括6個方面內容:
企業最高目標。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是企業全體員工凝聚力的焦點,是企業共同價值觀的集中表現,它反映了企業領導者和員工的追求層次和理想抱負,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企業哲學。企業哲學是在企業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形成的,并為全體員工所認可和接受,具有相對穩定性,它的形成是由企業所處的社會制度及周圍環境等客觀因素所決定的,同時也受企業家思想方法、政策水平、科學素質、實踐經驗、工作作風以及性格等主觀因素的影響。
企業精神。它是企業有意識提倡、培養員工群體的優良精神風貌,是對企業現有的觀念意識、傳統習慣、行為方式中的積極因素進行總結、提煉和倡導的結果,是全體員工有意識地實踐所體現出來的。
企業風氣。企業風氣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是企業文化在員工的思想作風、傳統習慣、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的綜合反映。
企業道德。指調節職工之間、職工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制度之間三方面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
企業宗旨。這是指企業存在的價值及其作為經濟單位對社會的承諾
制度層。
1、一般制度。指企業指導日常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種責任制度。
2、特殊制度。能夠反映一個企業的管理特點和文化特色的非程序化制度。
3、企業風格。這是指企業長期相洽、約定俗成的典禮、儀式、行為習慣、節日活動等。如五月鮮花歌詠比賽、體育比賽等等。
物質層。這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它是企業創造的物質文化,是形成企業文化精神層和制度層的基本
1、企業名稱、標志、標準字、標準
2、企業外貌。場容場貌、綠化美化、污染治理等。
3、產品的特色、式樣、外觀和包裝。
4、技術工藝設備特性。
5、廠徽、廠旗、廠歌、廠服、廠花。
6、企業的文化體育生活設施。
7、企業造型和紀念性建設。
8、企業紀念品。
9、企業的文化傳播網絡。
二、企業文化的功能
1、導向功能。它指明企業的發展方向,把企業職工引導到企業所確定的企業目標上來。企業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職工的注意力必然轉向什么,企業文化越強有力,越用不著巨細無遺的詳盡的規章制度。 2、提升功能。先進的文化理念可提高企業形象的美感度,增加品牌的附加值。萬寶路的文化比登喜路明顯高出一籌,萬寶路立意于一種人格力量和一種人類審美的局面,而登喜路僅僅著眼于煙的口味,固而萬寶路的形象價值是登喜路的幾十倍。
3、凝聚功能。被企業員工認同的企業文化,如同一面大旗,使員工自覺簇擁其周圍,并吸引后者跟入,同時對企業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產生吸引力。
4、激勵功能。崇高的文化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推力,讓企業職工有盼頭,有奔頭,讓企業外部的合作者產生合作的動力,對消費者激發其信心。
5、穩定功能。正確的文化存在著一種同化力量,對一些消極的亞理念起著消弱、改造的功能,從而使正確理念一統天下,企業處于有序狀態,以利平穩而有力的運行。
企業文化建設所要解決的課題就是企業內部組織建設的規則的問題。所以,企業文化建設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建立企業內部業務管理的規范、個人生存和發展的規矩以及不同部門協調運作的準則。這是實際指導企業內部業務和組織運作的游戲規則,企業作為一個組織,就是在這一游戲規則的約束下轉起來的。它在外在表現上有時有明確的表現形式,有時只是看不見的一只手,但企業的實際運作卻主要靠它來撐控。
要建設這樣的企業文化,首先要明確企業要求什么的文化,或者說什么樣的文化是適合的。這是一個企業文化的設計問題。企業文化的設計,首先要明確企業靠什么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員工為什么愿意為企業服務,又靠什么在企業中得到發展提升,整個企業靠什么形成一個整體來做事情。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的基礎上,來設計構架企業的組織體系和規則。而要正確的回答上述的問題,需要考慮以下的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外部環境對企業的要求;二是企業業務和組織建設的內在要求;三是企業長期發展過程的歷史要求。
企業是生存在一定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生產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要很好的生存和發展自然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滿足一定的要求。這主要是外部環境對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這種要求必須在企業文化的設計中有所體現。這就是所謂的對企業經營的深層把握。不同的商業環境對企業的內部管理有不同的要求,如競爭性的行業通常要求企業建設顧客導向、績效導向的文化,而壟斷性的企業更關注內外部的和諧,關系導向的文化也許更加適合。
在明確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發展機制后,就回到了企業的內部,考慮內部管理的問題。如前所述,我們就要首先關注前三個平臺的問題。這時候我們要明確在企業的內部,業務是怎么做起來的,業務運作本身的基本規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考慮員工為什么來到企業,他們在企業中靠什么去競爭,他們憑什么得到提升,得到發展。這背后的游戲規則是什么。不同的企業,員工發展的機制和通道完全不同。有的靠個人打拼,有的靠團體合作;有的靠能力,有的靠關系;有的為事業而努力,有的為的是權力和利益。有的單位權力高度集中,有的單位給下屬很大的自由度。
企業文化建設的設計就是要從外部需求、內部要求及歷史經驗三個方面的分析入手,確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組織行為準則,也就是企業內部做事的規矩,或者說是企業內部的游戲規則,并輔導幫助企業的核心決策層身體力行并實施推廣,并內化成為員工的行為準則和企業的風氣,從而形成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的設計就是要從外部需求、內部要求及歷史經驗三個方面的分析入手,確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組織行為準則,也就是企業內部做事的規矩,或者說是企業內部的游戲規則,并輔導幫助企業的核心決策層身體力行并實施推廣,并內化成為員工的行為準則和企業的風氣,從而形成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