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個人膨脹的欲望相似,企業在這方面也必須保持理性。安然、世通和泰科公司的丑聞,已經給股東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自我吹捧、自我為中心的領導者,是公司遭遇災難的警示信號。
擺脫競爭力依賴
專業化對個人和對公司都有好處,隨著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會更高,工作價值也會更大。
但是,它會讓你覺得工作非常輕松(與壟斷相似),導致你逐漸喪失探索新方法的動力,也不能從新的角度審視產品、技術、顧客、市場、機會,以及競爭威脅等等。
預防這種不好的行為,通常是把目前的技術向下一代技術轉移。耐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它不斷地改進運動鞋,使得它一直能引領潮流。
積極主動轉移技術,已經成為英特爾成功的基石。它近乎宗教信仰般地堅持戈登·摩爾(英特爾的合伙創建人)在1965年作出的預言——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翻番,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為了證實這個預言,英特爾圍繞在18到24個月內,完成從最初的產品設計到進入銷售渠道的過程,來開展其業務。鑒于這個過程在其他許多行業中,要用2到5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英特爾的速度可謂是令人驚嘆的壯舉。為了達到摩爾定律的標準,英特爾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壓力,但它一直在努力應對。
另一種預防競爭力依賴的方法是,將核心技術擴展應用到其他的產品和市場中,即競爭力擴展到多個領域。因此,不要讓競爭力局限在小范圍內,變成一種競爭力依賴,而應該建立一種持續機制,來尋找各種將競爭力運用于其他技術、產品、服務、市場,或是細分市場的方法。例如,要生產石油產品,必須在專業化學和化學工程方面擁有很高的競爭力。
還可以將競爭力多樣化地應用于不同的市場或細分市場。雅芳現在已經將年輕和年老顧客的產品線區分開來,甚至還有一個產品線直接針對高端的城市男性,或者是都市精英。更為重要的是,該公司已經積極地將其銷售擴展到美國以外的市場,并在東歐和中歐、拉丁美洲和亞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雅芳60%以上的銷售收入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
預防競爭力依賴,可以通過并購和整合來實現。它的優勢是,即使產品領域相同,也能引入外部的各種觀點和人才。并購一家競爭性的公司,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給公司帶來新的機會。
思科的成長,一直伴隨著收購和整合。2005年11月對科學亞特蘭大公司的收購,是思科公司相對短暫的歷史中的第105次收購,也是該公司當年的第18次收購。這次收購對思科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策略,它促進了該公司在視頻技術領域中的發展。
警惕自欺欺人
防止自欺欺人的最好方法是,設計相應的系統,并運用這些系統,不斷對公司的各種管理假設發起挑戰。要做到這點,啟動“情境規劃”程序是很有必要的。
情境規劃是一種進行靈活、長期的戰略規劃方法。其基本過程是:一組分析人員通過將現有關于未來的知識和可能的趨勢結合起來,為決策者勾畫出幾個具體情境。
在石油行業,那些戲劇性的偶然事件,如卡特里娜颶風對石油精煉廠造成破壞,乃至導致國家油氣供應中斷,或是更復雜的,如中東的歷史性政治沖突和軍事沖突,都迫切需要人們去了解并預測其未來。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是使用情境規劃預測未來的先行者,其全球商務環境事業部的工作任務就是,鑒別“不可避免的事情和不可知的事情”。
19世紀70年代,當時的殼牌公司采用了一位行為古怪的石油經理皮埃爾·瓦克的策劃方案。他確信,如果將“深刻的洞察力和嚴密的理性思維”恰當地結合起來,就能夠相當準確地對未來進行預測。瓦克將這一思想發展成為一種本質上是講故事的方法,這種方法將對已知和未知的知識,與今天必須作出的決策聯系起來。
瓦克和他的團隊考慮的第一個情境是中東。在他們看來,沒有任何銀行資產或房地產,將會像地下的石油那樣快速增值,尤其是在石油還在地下未被開采的情況下。他預測石油漲價將是未來的重大趨勢。
你過去和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用作在董事會上炫耀的資本,或者用作給高爾夫球友留下深刻印象的由來,但如果這些成就僅成了你在街頭巷尾的談資,你的表現就會出于意料地令人不快。不管其具體方法或內在程序如何設定,關鍵是公司要有對現有設想進行質疑的精神,繼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進行預測,并提前進行相應評估。
為此,我必須告誡的是:你必須花部分(不是全部)精力來關注你的競爭對手和競爭技術。如果你過于關注“其他家伙”,你就會成為執迷不悟或病入膏肓的偏執狂,這是一種真正的危險。
微軟就曾經這樣做過,當時它密切關注網景對其IE瀏覽器造成的威脅。這使得微軟采取了一些在道德上和法律上受到置疑的行動,并最終招致漫長而代價高昂的官司。擁有健康的懷疑精神,不會使你喪失觀察競爭形勢的寬闊視野。
預防傲慢
傲慢比較難以預防,因為它經常是無意識和外部力量產生的結果。許多成功都是偶然取得的,而且有的人傾向于取得這種成功。媒體在這方面往往推波助瀾,為了銷售雜志、報紙、書籍或是提升電視評級等自身利益,媒體會大肆宣傳企業高管,給他們塑造比真實生活中更高大的形象,例如,安然公司的創始人肯·萊。
我們都具有一種潛意識,想取得成功,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CEO會產生一種自我意識,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做的,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種自我意識后來有可能導致該CEO成為態度傲慢的反面典型。
然而,傲慢并非總是由外部或不可控因素引起的。身居高位、大權在握的人,有很多誘人的機會作出選擇,他們可以選擇利用這些機會,夸耀自己的成功,也可以選擇不濫用這些機會胡作非為。在這種情況下,預防傲慢更大程度上成了如何抵制誘惑的問題。
預防傲慢的一個好方法是,尋找一位顧問或執行教練——他能經常提醒你傲慢的隱患,并在你開始有苗頭時提醒你。這種值得信賴的顧問,可以由配偶或者同事擔當,但我極力建議從公司外面找人,而且這個人與你不屬于同一個職業,他可以成為你可信賴的意見征詢人、公正的觀察者,以及給你提出客觀建議的人。他是積極地監視或觀察你的人,也是哈佛商學院教授托馬斯·德朗所稱的“說實話的人”。
Eos航空公司的CEO大衛·波圖克,就是積極支持這一職業監管過程的人,他認為,是IBM的前CEO特里·皮爾斯,將他從一個固執己見的專制掌權者,改變成為敏感的共識達成者。
近年來,這種做法已經成為一種受人尊重,且廣泛應用于塑造領導力的方法。國際教練聯合會是一個會員制的組織,該組織開發了一個資格鑒定程序,并提供繼續教育機會,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中擁有1萬多名會員。IBM積極支持這種做法,并且它們也需要這方面的職業指導。
預防傲慢崇拜必須限制個人宣傳,因為它會抬高個人身份,所以,最好不要在鎂光燈下花費太多時間。要以一種更為含蓄或低調的方式而不是炫耀的方式展示自己。對公司的股東、員工、顧客、供應商而言,提升公司的地位,使其成為值得投資的對象和優秀的企業公民,這是關乎公司“面子”的事情。
此外,一定要讓公司的監管和平衡機制發揮作用,確保不會讓任何個人擁有絕對的權力。這樣,公司的相應規章制度,就不容許任何人變得傲慢。
(美)暢銷書作家/杰格迪什·N·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