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企業文化,勢必馬上想到大公司。不信你到網上查查關鍵字“企業文化”,跳出來的都是些巨無霸,什么IBM、GE、麥當勞、索尼、松下、海爾、聯想 好像沒有大批大批的員工、大把大把的錢,哪來什么企業文化?
創業小公司里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每日 關心的就是生存、銷售、競爭,或者是省錢、加班、走人 哪里奢談得起什么企業文化?也有人把激勵機制——股票、期權看作是小公司的文化 說實話,股票和期權是畫的大餅,真能看重其價值的人是少數,多數人只當它一頁白紙。
那么,創業公司中無所不在、給人以無窮意志力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1.創業者的“英雄氣質”
在艱苦環境里,創始人本身就是企業的靈魂,他/她來聚人氣、找客戶、過難關、打江山,給團隊提供活榜樣。這時期的企業文化實際上是創始人意志的人格化,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即“企業文化”的縮影。
2.創始人的“價值觀”
他們對于企業所處的發展時期的基本定位,決定了這個公司在團隊、產品、客戶、市場方面要以求生存為原則,并以此來統一包括自己在內的全體團隊對于好與壞、善與惡、正確與錯誤、執行與拒絕的行動規范。
3.全體團隊對以上“全景式命令”的高度認同感
創業公司強調個人的獨立性、能動性,提倡個性和個人成就,鼓勵員工個人奮斗,實行個人負責、個人決策。企業對職工的評價也是基于“能力”的原則,加薪和提職也只看能力和工作業績,不考慮年齡、資歷和學歷等因素。
以上種種讓我們看到,創業公司的文化,也許不像大公司那樣能夠成文成冊,甚至雕刻在大廳墻上,但是它存在于無形,存在于公司每一個人身上,每一件事情中,每一個產品里,成為企業“內在的潛規則”,它的核心是“人”。
要說“以人為本”,創業公司的文化那才真叫以人為本。
查立點評
蘭海文與靈禪游戲
我目睹海文辭去跨國公司高管職務,走上創業道路。他一步一個腳印把一家創業小公司帶上IPO。當然,IPO并非他奮斗目的地,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他經歷過生死存亡的風險和考驗,以及成長中的種種煩惱,但是他的創業團隊、創業公司的文化自從公司成立第一天就不曾改變。我參與過他們初始團隊的聚餐,當初不足10人,今天是500人規模,這一切都缺不了海文這個靈魂人物。
宦一鳴和移通網絡
一鳴是美國常青藤大學的MBA,跨國企業工程師和高管,為了一種使命走上創業的道路。最讓我敬佩的是她的盡職、務實和低調風格,十年如一日。她的辦公室坐落在一幢樓里沒有搬過,她從來不張揚自己的學歷和工作背景,專注于自己的專業領域,開發產品、提供服務,不斷進取、不斷變化、不斷創新,這不正體現了其公司執著和專注的企業文化嗎?
草根互動
蘭海文
上海靈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和CEO
創立時間:2005年1月
靈禪信息( www.ultizen.com )是一家游戲開發商,提供網絡游戲和手機游戲開發、發行業務,其開發的游戲包括:《封神無敵》、《籃球大考驗》、《功夫熊貓》等
宦一鳴
上海移通網絡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
創立時間:2000年1月
移通網絡(www.etonenet.com )是無線營銷公司,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為企業客戶提供無線互聯網精準營銷
查立:很多人覺得,企業文化是大公司的奢侈品,剛創立的小公司有資格談企業文化嗎?
◇蘭海文:當然有資格啊,公司基因在創立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宦一鳴:有,但各不相同。
查立:創業公司的文化更樸素、簡單,無非是“生存”、“銷售”、“競爭”,還有什么別的可以談?
◇蘭海文:還有夢想。如果創業之初只想生存而沒有夢想,那將非常危險。首先沒有夢想的團隊不知道為什么而奮斗;其次創業公司必然缺錢,那拿什么去招募優秀員工?只有夢想才能打動他們。
◆宦一鳴:“倉廩實而知禮節”, 創業公司不等于要留守在生存和競爭的底線,有道德和誠信才能使公司成長壯大。
查立:你們是在什么情況下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的?
◇蘭海文:在公司發展到50個人的時候。我們的公司文化包含公司Vision:要代表中國最好的游戲開發水平。我們的使命是信守社會責任,盡力滿足客戶需求,為玩家提供最好的精神享受。要實現這些,不僅僅依賴于權力和金錢去激勵員工,還要始終對員工個人保持充分信任與尊重。公司上下要追求高標準的貢獻,給予股東最大的長期回報。我們希望,員工能將個人與事業融為一體,通過我們的辛勤努力與靈活創新來實現共同的目標。
◆宦一鳴:企業文化融入在每個問題處理的過程中。所以它不是在特定情況下意識到的,而是隨時隨地存在并發揮著作用。我們的企業文化是熏陶大家去踏實做事,有信用地完成每個任務,突出職業精神,努力追求第一。
查立:你們能用幾個關鍵詞描述公司企業文化嗎?
◇蘭海文:創造、嘗試、開放、合作、尊重。最重要的是創造。
◆宦一鳴:誠信、踏實、 職業精神、努力進取。
查立:但是如何在創業公司的企業文化中體現員工的個人價值,這一點很關鍵?
◇蘭海文:鼓勵創造性和好的選拔機制最能體現員工的個人價值。
◆宦一鳴:應該給團隊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多自主決定權,更多激勵。
查立:你們覺得創業公司的文化和大公司文化有什么本質區別嗎?
◇蘭海文: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大公司文化表述更加詳細,實踐時間更長些。但大公司的問題在于這些長期的企業文化積累也會變成一種文化壓力,反而會使企業失去活力。
◆宦一鳴:殊途同歸,但創業公司的文化培育側重點不一樣。
查立:嗯,是的。創業公司的文化是幫助公司成長的,大公司文化是保持公司穩定的。
查立:那是不是創始人的個人價值觀和個性就代表了創業公司的文化?
◇蘭海文:是的,非常重要。
◆宦一鳴:不是,但對公司的影響一定有。
查立:能舉出例子來說明你們給公司的企業文化帶來的積極作用嗎?
◇蘭海文:我們公司在創業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給任何員工分發期權。有時,創業公司期權被認為只是一張紙,不一定有激勵作用。另外期權分發需要很多法律文件和財務認定,所以我們成立5年內沒有發。但我們中層以上人員非常穩定,這就是企業文化的作用。他們知道自己一定能分享企業成功帶來的利益,所以并不擔心這件事。
◆宦一鳴:我們公司里如果出現問題,無論是員工還是管理者,只要每個人是針對事情本身,相互之間是可以充分直接表達意見的,可以為之爭論、爭吵,對事不對人。
查立:你們現在的公司文化會成為“百年老店”的基因而傳承下去嗎?
◇蘭海文:會的,這也是我們的目標。
◆宦一鳴:希望可以把好的傳承下去,不夠的改進,公司就可以為社會創造真實的價值。目前,社會需要更多些踏踏實實做事情的“實業”公司,這些公司需要很好的文化去維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