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為錢棟玉教授在北清智庫2018年會上的主題演講內容:
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的演講,其實有一個背景,就是很多企業從前年到去年產生了一個疑惑:就是以往的一些市場套路不起作用了,消費者不買賬了。
具體的表現有兩個,一個是很多品牌在最近兩年出現了消費者流失、銷售額下滑的情況,消費者不那么買賬了,第二個是偏偏市場中又出現了不少新的品牌,做得還不錯。
那么,我們應該到底如何看品牌這個事情?我們今天做一點個人總結的分享。

首先我們回顧下歷史,品牌在中國是一個逐步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從一開始的情況是“是個東西就能賣”,到1989年后慢慢產生了一些地區性的所謂品牌,到1994年后開始產生一些全國性的品牌,這里面走過了很長的時間,其中一個標志性的時間就是1994年的11月,孔府宴酒奪取了1995年的央視標王,此后中國企業做品牌的熱情就被點燃了。這個過程中崛起了一些真正的品牌,但始終沒有出現過國際品牌。到2003年左右的時候,互聯網電商開始崛起,又起來了一批互聯網品牌,而線下的品牌開始受到影響,尋找轉型之路。到2012年左右,出來一批移動互聯網品牌。而到2016年,我們就發現整個品牌市場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傳統品牌消失不見,一些則逐漸轉型成功,而更多的新品牌以嶄新的生機勃勃的形象出現在了我們面前。所以我們看到,其實品牌是不斷的進化的,有些品牌在不斷的進化,而有些品牌在進化的過程中倒下。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新的品牌的崛起,也不斷的產生著新的奇跡。

我們看這兩個例子,EVISU的大中華區的經營權曾經被IDG的周全先生和鏈尚趙俊浩先生買斷,花了800萬美元。在經營了三年多以后,日本人發現了中國市場上潮牌的巨大能量,果斷反過來用4000萬美元回購了大中華區的經營權。那么EVISU母公司這筆買賣虧了嗎?沒有,事實上EVISU已經成長為大陸市場排名前兩位的代表性的服飾潮牌,給這家日本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市場與利潤。

我們再來看去年夏天發生的一個案例,一件簡約風的短袖T在淘寶上短短的一個月內狂賣80萬件,引發了年輕人的追捧熱潮,其原因是不是也值得去研究一番。

所以市場永遠都在,其實我們要研究的是到底市場在被什么力量所驅動和改變。
那么,品牌更迭的內在邏輯是什么?是驅動力的改變,消費者的消費已經從滿足功能到了滿足情感,從講究性能到了講究調性。而在所有的驅動力中,我們認為有兩個地方發生了最大的變化:一個是消費者迭代了。一個是技術革命。
技術革命是品牌變革最大的影響因素,正是因為有了4G的發明與普及,才有了現在很多品牌的崛起,以為品牌的銷售方式、推廣方式、乃至于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都發生了改變,從數據看,阿里已經成為了比央視和百度更大的廣告公司。而也正因為技術的高速發展,很多產品的創新成為可能,且不論手機、電腦、游戲機、家用電器等產品,有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可能說,高科技與我們產品的關系不大,那么我們有個產品叫做女生用的BRA,居然也是科技創新的受益者。日本華歌爾公司年銷售120億人民幣,主業是BRA,BRA這個產品最大的痛點是洗了以后會變形,這個很痛苦,于是華歌爾他們發現了一項高科技,徹底改變了這個行業,這個科技就是記憶合金,這個技術本來是用在衛星上,在一定溫度下,合金就會憑借記憶來打開太陽能板,卻被日本人用到了BRA上,從而改變行業。所以誰能說科技革命不會對你行業的產品創新產生影響。
但技術革命的影響雖大,對品牌來說,最要命的卻是上面一個原因,消費者迭代!消費者換代了,2018是個有紀念意義的年份,因為到這年,00后開始成年,而90后已經開始三十而立了,這意味著這些消費者開始主宰消費品市場!注意,這是一個分水嶺。而消費者迭代除了新生代的消費者崛起外,也包含了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習慣也在迭代。這也意味著對于品牌的整體需求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從產品到品牌內涵、到品質要求等等是一個全方位的改變。

那么這些新消費者有什么特征呢?
第一,追求個性,希望與眾不同。這是這代消費者最大的特點,他們與追求一致的60,70后不同,甚至與追求認同的80,,90后不同,他們要的就是不同;
第二、小確幸,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幫家伙平均月薪5000塊,人均在銀行有十二萬的貸款;
第三、感性又理性。感性,是因為他們更關注自身的感覺,讓自己感覺好的買起來很爽快,這是直播營銷很賺錢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同時他們又非常理性,因為普遍學歷水平較高,有很足夠的分辨力,所以很難忽悠。
第四、因為這幫小家伙出生成長在改革開放二十年后,物質已經比較豐富,國家已經建設的不錯,所以有很強的文化自信,對國外品牌沒有太多的迷信,甚至對本國文化有高度認同,這是令人驚喜的一面。
我們回頭想一下EVISU的成功和那件賣80萬件的衣服,難道不是第一點不同、感性消費和最后一點文化自信的體現?
甚至于這幫90后小家伙出國留學的同時,把泡枸杞的習慣在國際上發揚光大了,現在老外吃啥都開始放枸杞。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化輸出?

又譬如,正是抓住了這批消費者的理性消費的特點,同時結合中國市場與日本市場的消費區域時差,名創優品對標了日本的大創生活館,三年開店1000家,銷售100億,成為一個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品牌,網易嚴選也對標無印良品,抓住了一批中產消費者,打造了一個精品品牌。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嘗試總結一下,在這兩個驅動力下,如何來打造一個新品牌又或者如何去重塑一個品牌,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公式“新品牌=產品創新設計+供應鏈創新+新模式”,而新產品創新設計則要能夠根據消費者的變化找到新的價值點,為客戶創造出新的價值。因此,打造品牌不再是一個簡單打打廣告請請代言人的事情,它的核心在于產品,而能否成功則依賴于基于技術革命背景的新模式的打造。我們覺得無論是新品牌還是老品牌,都需要系統的去考慮這個問題,并嘗試做出改變。

最后我們來看世界品牌的變遷,我們發現左邊這個地方的奢侈品品牌基本是來自歐洲的老牌強國,而到了中間這個地方的品牌,則基本是來自二戰后強大起來的美國,在最右邊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來自中國的品牌開始崛起。這就是歷史告訴我們的,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日益成熟,中國的品牌一定會走向世界,在未來一定會出現一大批來自中國的世界性品牌,我們衷心的希望在場的同學們你們的品牌能在其中,也相信一定會有品牌在其中!

我們做個總結語,我們相信,在技術革命和消費者迭代的背景下,未來5-10年,在所有的領域內,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有機會可以重做一遍。而且我們相信,十年以后我們看到的品牌,會是不同的樣子。

最后衷心祝福在坐的企業家和中國的企業們,愿中國品牌更加強大,走向世界。讓我們一起擁抱新品牌時代的到來!
謝謝!

錢棟玉教授受邀為中國創新品牌百強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