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雕爺又在其公眾號發表了一篇相當出格的文章《品牌的消失》。
這是一篇對未來商業世界商業場景描述很過癮的文章。我同意他對品牌的看法,未來的品牌一定是生活方式的品牌。定位理論將在未來商業世界失效。
事實上,不僅定位理論在新商業世界失效,過去我們對于品牌的定義和理論,也將失效。甚至可以說,一切誕生于舊商業世界的管理理論都將失效。
新舊商業世界環境變化的分水嶺是移動互聯網的誕生,從而徹底的統治我們的生活。
1、舊管理理論的失效
我們今天還依然被舊商業世界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所影響。200多年來,這一商業世界的核心就是交易。產業到消費者,因為社會分工,被重新組織起來,形成再生產循環,以生產者為核心,形成一種競爭的力量。
過往的理論,乃至于工具,都是維護企業的統治市場的利益,維護企業在市場上競爭的利益,而不是消費者的利益。
雖然理論界喊了多年,消費者利益為中心,但我看到的依然是生產者,到分銷商,再到零售商,一切暴力手段用盡,廣告,促銷,心理學等,無不是在一個空間和時間內,如叢林法則,率先規模化的完成交易,逼迫競爭對手。
這種推式的力量,即便是到了pc互聯網時代,消費者都沒有真正的主宰商業。因為那時整個商業世界里的結構依然是中心化的。
2、新商業的力量
移動互聯網到來,突然間商業世界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真正的去中心化到來,消費者隨時隨地產生的消費場景。其集合起來的力量,形成了分布式的力量。
突然之間,分布式,碎片化的消費環境,讓我們從舊商業世界向新商業世界跨越,只是商學院,理論界,大企業等等,幾乎我們都完全沒有為新的商業世界準備好。
手機成為人的器官,這是最大的和pc互聯網的區別。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規模化的與人連接。注意,這是自工業化以來最為偉大的轉折。過去我們規模化的與人連接,不是連續的,是脈沖式的。我們通過產品連接了人,我們通過無數個零售終端組合連接人,但要如果規模化的高頻,困難重重,效率低下。
而今,我們有了移動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的將數以萬計的人連接起來,用新的商業世界的理論指引來連接人。新商業世界的理論一定遵循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普世的價值。
因此,將人們組織起來,或者說,將消費者組織起來,用他們向往的生活方式,或者說,人們本應追求的生活方式的經營方式組織起來,重新制定整個社會的分工方式。把消費者組織起來的組織者就重新顛覆了整個供應鏈。其實從先把消費者組織起來開始,社會分工都已經開始重構!
3、新商業的本質是什么?
已經有很多實踐走在前面,比如雕爺提到的羅輯思維,還有一條,他們都因為組織起來消費者,因此完成了真正的供給側改革。
無論是羅輯思維,還是一條,還是其他的新商業世界實踐者,供應給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必須回歸真,必須徹底消滅舊商業世界劣品驅逐良品的局面,回歸天道。否則,辛苦組織起來的消費者,將會離去。組織者將失去和消費者之間辛苦建立起來的關系。
對了,要補充說的是。相對于舊商業世界的核心是交易,新商業世界的核心是關系!
所以新商業世界的核心不是連接,而是關系,連接是特征,不是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