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品牌當然是先有品牌策略,后有品牌管理。
好的品牌策略支撐著好的品牌管理。他們一定是相互支持與發展的。但我們要說管理好品牌,需要調動品牌策略的所有因素,進行與之配合。
品牌管理如何進入具體的操作實施,一個月,一年之中做些什么?如何與品牌策略有效的銜接,這些事情如果不做好,即使是品牌策略已經定好了,品牌也無法管理。
這兩者關系近年來有些熱,讓品牌與品類成為一對可以平行討論的話題。我們覺得這樣的討論有了新發現,為我們管理品牌提供了更為細致的方法。品類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品牌的類別,一個品牌對應一個類別。當一個品牌能做到這個程度時,這個品牌就較為成功了。
但品類不是就是他就是唯一,而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而己。可口可樂代表可口,百事可樂也是可樂,只要一個產品占領一個品類的前三名左右,就可以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在這個空間下,才可以細分這個品類的特性,如可口可樂是充滿激情的,百事是年輕一代的選擇等等。
品類是品牌的歸類,品類是消費認同的細分情感。所以,不能說品類比品牌重要,也無需現提更多的概念,只有打造好品牌,才有好的品類認知。消費者只認品牌,至于他是哪個品類,這是管理者內部的事情,他們并不清楚,只有部分高端的消費者知道這些。所以,品牌是消費者認知面上的內容,品類是消費者不知道的,是對品牌認知連帶性知道的內容,是品牌管理者需悉心打造的內容。
管理品牌還是管理者的核心內容,品類是其產品生產制造和品牌定位欲要打造的方向,也是消費者要認同的一點。
打造品類應成為這一品牌前三位的排名者,才有可能勝出。
可口可樂因開創并主導可樂品類而長期占有最有價值排行榜第一。
IBM是消費者認知的主機電腦品牌。
微軟排名第一的主導軟件品類。
GE綜合性的聯想品牌。
諾基亞通過長期聚焦而戰勝摩托羅拉成為主導手機品類的品牌。
雷克薩斯、豐田、塞恩品牌分別主導豪華、中級、入門日產轎車品牌。
英特爾是第一個進入心智并主導處理器的品類。
迪斯尼是開創并主導卡通童話主題兒童樂園品類的品牌。
麥當勞是開創并主導漢堡快餐連鎖品類的品牌。
谷歌是開創并主導搜索引擎品類的品牌。
這些品牌,在一個品類中并不是唯一的聯想,但他們都排前三位。有些企業在一個品類中,并沒有什么創立品牌的想法,但他做到了第一或者說是前三名,市場開始認可他就是第一品牌。所以,第一品牌,很多都是人為自封的,先把大旗打起來,然后再努力實現他。有的是先在這一塊地方做起來,市場份額占有了,他就成了第一。
所以,占有相關品類前幾名,是比較現實的,事實上都是成功的。
成為唯一,一是可能性不大,二是危險性很大。
品牌是消費者認知的面,品類是一個品牌的價值屬性歸類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