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魔力呢?
討論此問題的文章和書籍也很多,但我們覺得都不夠全面或者深刻,有點“蜻蜓點水”,下面我們將從不同的視角剖析品牌對消費者和組織自身的價值做一個全面的闡述:
一、 對消費者
1、 簡化購買決策(零決策)
從我們的實踐得知,購買產品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類似于去餐廳點菜,比如買一臺電腦,我們通常會研究它是什么cpu、什么顯卡、什么內存條、什么顯示器••••••通過反復比較,你總會發現,沒有一款電腦是完美的。如果你知道或者了解某個品牌,那么在選擇的時候,就不必再多作思考或者分析有關信息。
所以,品牌成為顧客簡化購買決策的捷徑,對于少數強勢品牌,甚至可以做到零決策!(顧客在購買蘋果公司產品時,品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買iMac電腦,很少有人關心它是什么cpu、顯卡等等,只要知道它是Apple出品即可)。
2、 降低購買風險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面臨著很多風險,如產品質量、服務、安全性、方便使用性等等,盡管有試用等不同的方法應對這些風險,但最便捷、最保險的一個方法就是購買名牌產品,品牌是應對風險最重要的保障。比如現在中國乳制品存在嚴重的信任危機,如何你是母親,如何為自己的孩子購買嬰兒奶粉?當然是購買最知名的品牌。
3、 品牌是自我表達的工具
前面兩點,簡化購買決策和降低購買風險是品牌對消費者最基礎、最普通的兩個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品牌越來越成為消費者自我表達的工具。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家。為什么中國的富人們,蜂擁的購買LV、愛馬仕、法拉利、勞斯萊斯等頂級奢侈品?自我表達!告知所有人,我很富有,你們一定會羨慕我!
二、 對組織
1、 提高企業財務績效
提高企業財務績效,用俗話說,就是:為企業多賺錢。產品一旦有了品牌,特別是強勢品牌,就能賣的比別人更好、長時間賣的很好、而且價格賣的還比別人高,即聯縱智達常說的“暢銷、長銷、高價銷”!
2、 增強業務協同和品牌杠桿作用
這一點,提的人比較少。總的來說,就是利用已有的品牌價值創去創造更多的價值(讓強勢品牌發揮更大的作用才是品牌的終極價值)。比如,歐萊雅在全球有近30個子品牌,通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價位來迎合不同的消費者,它們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協同和杠桿作用。
3、 幫助企業面對周期和抵御風險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周期性或者突發事件等風險,如何安全渡過?品牌在中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諾基亞近兩年被證明技術落后、創新能力不足,但每年仍能銷售幾百萬部;雀巢、可口可樂、肯德基等,每年都會遇到類似產品質量等的危機,但每次都能力挽狂瀾、安全渡過。除了他們的危機公關,更本質的原因是,消費者認為這只是偶然事件,這些品牌在市場上多年,還是在值得信賴的。
4、 激勵組織利益相關者
品牌不僅對組織本身有重要作用,對組織的利益相關者同樣有重大意義。比如,股東和員工。
股東,在企業兼并或者收購過程中,品牌代表了一種資產,并且是重要資產甚至是核心資產,如可口可樂,它的品牌資產在公司資本總額中所占的比例達到64%,如果交易,股東將從品牌中獲得巨大的收益;員工,企業員工在品牌中獲得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為什么我們更傾向于就職大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可以為員工自身加分,能夠提升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這就是這幾年“雇主品牌”的研究越來越熱門的原因。
這就是品牌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