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芳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虧損6.97億美元(約合44.27億元人民幣),一直在調整的中國市場在亞太地區中領跌。這一消息再次引發業界對于“雅芳將要退出中國市場”這一可能結局的擔憂。盡管雅芳的公關代理公司向媒體否認了這一可能,但雅芳中國方面卻一直未有回應。業界專家認為,“雅芳大勢已去,很難再重新扳回局面”。
雅芳中國市場業績領跌
從雅芳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可見,曾是全球最大直銷化妝品公司的雅芳,當季業績從上年同期的凈盈利9200萬美元(約合5.84億元人民幣),轉為凈虧損6.97億美元。雅芳營收同比下降22%,至16.669億美元(約合105.85億元人民幣),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6.9億美元(約合107.31億元人民幣)。
雅芳現任首席執行官Sheri McCoy承認,受匯率和其他宏觀壓力的負面沖擊,經營確實“困難”,財務數據都不如人意。盡管在俄羅斯和巴西市場有所回暖,但撇除匯率影響后可以看到北美和亞太地區的表現極為疲軟,銷售分別按年減少15%和8%,其中北美大跌歸因于活躍銷售代表人數的持續大幅下滑。
特別是中國市場,雖然一直在進行調整,但第三季度的業績仍然在亞太地區中領跌。另外,從歷史數據來看,從2011年至2014年,雅芳在中國的銷售額依次為10億元、7億元、6億元和3.5億元。盡管雅芳中國一直用裁員、業務調整等方式試圖扭轉困局,但業績卻一直沒有起色。這一切,令業界對于雅芳在中國的命運的擔憂再度加劇,有媒體預言雅芳很可能重蹈露華濃、卡尼爾、樂敦等國際品牌敗走中國市場的命運,有媒體報道稱,“如無人接盤,雅芳退出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雅芳恐難扭轉頹勢
“雅芳在廣州這邊基本上已經沒有媒體負責人了,需要聯系上海總部那邊。”記者嘗試聯系一位曾在雅芳廣州地區負責媒體聯絡的女士,對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離職。而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雅芳上海總部方面的回應。此前也有媒體聯系到雅芳公關代理公司方面,詢問關于整體出售一事,對方表示暫時沒有接到通知,而雅芳上海總部方面也未予回應。
雅芳近年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已是眾所周知:自2008年曝出“賄賂門”后,雅芳在中國又連續遭遇業績下滑、人事動蕩等問題困擾。2010年,雅芳在華虧損已達到1080萬美元,專賣店也大量消失。2010年,雅芳嘗試全面轉向直銷,而2012年,又再度回歸零售。策略的搖擺,讓雅芳在中國市場上更加疲于奔命。如今,品牌老化、渠道乏力、競爭對手崛起等,令雅芳日漸成為一個被消費者遺忘的名字。
化妝品行業專家張兵武認為,盡管雅芳仍有品牌價值,但要尋求收購也非常困難,因為自己做得好的沒必要收購它,而其他可能收購者卻很難經營好它。張兵武判斷,“失去了中國市場強有力的支撐后,雅芳大勢已去,很難再重新扳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