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杭州5月11日電 在飲料生產過程中,碼垛是項繁重的體力活,招工難。
在娃哈哈的生產車間,公司自主研制的碼垛機器人,能完成成品箱的整列、抓取、碼放等動作,用工少效率高,目前已應用到全國幾十個生產基地。
不僅如此,這幾年娃哈哈先后自主研發了放吸管、鉛酸電池裝配等工業機器人工作站。
一個傳統的飲料生產企業為何要自主研制機器人?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堅持,質量和誠信是品牌的基石,而創新才是品牌長盛不衰的秘訣。
28年前,宗慶后帶領一個校辦企業的兩名退休教師,憑著14萬元借款,靠代銷汽水、棒冰起家,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最終鑄造了“娃哈哈”這個民族品牌,在中國飲料行業各項經濟指標連續17年位列第一。2014年娃哈哈集團公司完成飲料產量1148萬噸,實現營業收入720億元,實現利稅129億元,上繳稅金近60億元。
宗慶后認為,品牌的基石,“一半是質量,一半是誠信”。
通過引進大量高尖端檢測儀器與設備,娃哈哈實施全員、全過程質量管理。娃哈哈還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認可實驗室,參與了60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的制(修)定。
科技創新助力娃哈哈品牌保持強勢。
一瓶飲料的出廠,要經歷吹瓶、灌裝、包裝等20多道工序,在娃哈哈的數十條飲料生產線上,這些工序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
在產品研發上,娃哈哈每年都有新產品、新的增長點,形成了品種齊全的產業鏈,解決了產品生命周期影響企業生命周期的問題,既保證了娃哈哈的高速增長,也鑄就了娃哈哈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下一步我們正在與德國的西門子、克朗斯,加拿大的赫斯基,意大利的薩克米合作開發智能化飲料生產線,可以自動觀察自動調整,運用信息技術來控制質量。”宗慶后告訴記者,娃哈哈要在全國400條生產線上都實現智能化,通過互聯網技術來進一步減少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創新不僅體現在生產環節,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造,娃哈哈將生產計劃、物資供應、銷售發貨,包括對經銷商、供應商的管理、設備遠程監控、財務結算、車間管理、科研開發,全部嵌入信息化系統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娃哈哈年產銷量達上千萬噸,均得益于娃哈哈“聯銷體”這一創新的營銷網絡系統。“聯銷體”模式編織了一張遍布全國各地6000余家一級批發商以及數目更為龐大的二級、三級批發商和銷售終端營銷網,與經銷商結成利益同盟體,可在短短一周內將公司新品鋪向全國數百萬個零售終端。
娃哈哈還通過在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投資建廠支持西部大開發和貧困地區發展。此舉不僅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還帶動原輔包裝材料、水電、運輸等相關行業年新增產值90億元。截至2014年,公司累計上繳稅金422億元,累計為慈善事業捐贈達4.66億元,其中資助教育2.7億元。
由于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每到一地投資建廠,娃哈哈都會以上百萬元資金,建造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迄今為止,娃哈哈共投入數億元資金,用于污水處理、鍋爐改造、廢氣在線監測等項目的治理工作和對環保項目的維護工作。通過系列措施保證廢水、廢氣、廢渣等“三廢”排放達標。
“娃哈哈的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犧牲后代利益為代價。”宗慶后認為企業最主要的責任,就是要為社會創造財富,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成果;更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能損害下一代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