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樣一個新的大眾消費時代,設計師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不想被當成無數個“烏合之眾”當中的一個,所以才追求獨特,需要由一個個具體的設計師來告訴他,這一款產品是專門為你而設計,它的獨特個性也證明著你的獨一無二。
大文豪錢鐘書曾說:如果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美味,又何必去認識那只生蛋的母雞呢?——這個道理可能適用于雞蛋和母雞,但卻未必適用于其他的商品和它們的設計師。
時裝界向來以設計師為品牌的靈魂人物,每一場時裝秀的最后都是由設計師本人出來謝幕,設計師最終也成為其作品以及品牌最佳的代言人。在當下的時裝界,老當益壯的Karl Lagerfeld,權勢在握的John Galliano,才華橫溢的Marc Jacobs,充滿戲劇性和狂野魅力的新秀Alexander MacQueen,每一個人都個性十足,令人過目不忘,他們成就了一款款服裝、一個個品牌,同時也反過來通過服裝成就了他們自己。最近幾年,時裝設計師們更加備受熱捧,這些本來是服裝生產線幕后的英雄,由于個人卓越的魅力,正讓品牌的影響力更為彰顯。
或許是受到時裝界的帶動,珠寶、香水、家居乃至餐飲業也都開始將產品背后的設計師和制作者推向前臺。
珠寶品牌歷來與時裝有著密切的關聯,現在連營銷方式也越來越向時裝學習,比如將珠寶設計師推向幕前,作為其所設計的珠寶飾品的最佳詮釋者。更有甚者,比如主持人楊瀾與世界知名歌手席琳·迪翁所創立的“LAN”珠寶品牌,直接取楊瀾的名字作為品牌名稱,同時也推出由她親自設計的珠寶飾品,將名人效應發揮到了極致。現在還有一些新創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珠寶,雖然名聲還不響亮,但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范兒已經給拿捏得很好,我在廣州的Hi百貨就買過這樣的珠寶飾品,感覺還真有點兒“定制”的待遇。
香水品牌也正效法時裝,試圖將調香師置于品牌的中心舞臺。香水評論家兼知名博主Persolaise說道:“消費者就是崇尚這種名人效應,希望有一個具體的人告訴他們該買什么。”最佳范例如香水品牌Frdric Malle,這一品牌于2000年開始售賣香水,匯集了當時世界最著名的調香師。其所生產的香水盛放在黑色墨水瓶一樣的香水瓶里,瓶身上除了香水名稱,就是調香師的名字。當時只有Frdric Malle一個品牌想到要這么做,從而讓他們的調香師從幕后走了出來,并脫穎而出。接著,其他品牌也開始意識到應該將調香師置于公共視線,以調香師帶動品牌發展。
家居界的代表則莫過于宜家,每一件家具,大到床、柜,小到勺子、花瓶,其設計師都被當作藝術家一般展示在消費者面前,鄭重其事地標榜其創意和設計的獨一無二,讓消費者產生出徜徉在博物館或藝術館的“幻覺”。這也的確是宜家的高明之處。
話說連餐飲業也有“設計師品牌”嗎?別不相信,還真有!不記得在哪個餐廳吃的了,就是每道菜端上桌來,盤沿上都有一張小標簽,把菜名、廚師姓名、出爐時間等等都寫得一清二楚,看起來還確實讓人增加幾分放心。
我想,在這樣一個新的大眾消費時代,設計師變得越來越重要,或許是由于獨特、信任的稀缺吧。人們不想被當成無數個“烏合之眾”當中的一個,所以才追求獨特,需要由一個個具體的設計師來告訴他,這一款產品是專門為你而設計,它的獨特個性也證明著你的獨一無二。人們對食品的質量缺乏安全感,這才需要廚師親自出場,用個人的職業信譽來擔保:您可以信任我們為您提供的食物。對獨特的追求是人之常情,而對信任的渴求,則多少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