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霸王快速的公關危機反應能力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也及時發表通報,證實霸王洗發水檢測結果健康安全。但是,國家權威機構的聲明似乎未能完全的讓霸王洗發水“洗刷清白”,我們所能聽到的依舊是未經證實,不負責任的聲音,更有甚者,居然還將與產品質量無關的舊聞來炒,大有不把霸王打倒誓不罷休之勢。面對這樣的情形,筆者感到很痛心,霸王是為數不多的近幾年能夠和外資品牌叫板的民族品牌,在陷入這種公關危機時刻,能夠引導輿論的聲音并沒有給予處在危難當頭的霸王洗發水以公正的評判,難道,我們的民族品牌的前進之路是這么的荊棘滿布么?
而在同一時期,麥樂雞事件也引發了食品安全問題。從7月7日媒體爆出麥樂雞含有橡膠化學物質,到7月16日國家藥監局公布對麥樂雞的檢測結果(同一天霸王洗發水檢測結果公開),歷時將近10天時間,可是我們的媒體選擇性失語,對于麥樂雞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后續影響著墨不多,但是對于霸王洗發水,媒體卻是蜂擁而至,對霸王洗發水刨根問底,給大眾造成“霸王洗發水質量仍存在問題”的印象,這無疑會嚴重左右消費者的判斷。為什么對于外資品牌和民族品牌,擁有話語權的媒體卻是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呼喚事實的真相,面對消費者的利益,我們的民族品牌應該對消費者公開透明化,但并不意味著一旦出現危機,就被“罪行定性”。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驚喜地看到,有不少優秀民族品牌的崛起,在國際品牌大行其道的市場上為中國傳統文化爭得了一些席位,在護膚行業,有上海家化的佰草集;飲料行業,有王老吉;日化行業,有霸王洗發水,這些品牌憑借中草藥的優勢,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極具實力的日化生力軍,并且帶動了中草藥日化市場的繁榮。而他們的成功,正是運用了中草藥差異化策略,對傳統中草藥文化的深度挖掘,避開國際品牌強大攻勢,使得產品具有了鮮明的文化特色和競爭優勢。但是,民族品牌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國家相關機構幾度發布《化妝品名稱標簽標識禁用語》(征求意見稿),幾度欲將“中藥”列為禁用語,對于許多民族企業來說,“中草藥”等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詞語可以說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核心優勢一旦失去,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失去主動權,有可能面臨中藥日化鏈條的整體崩潰。在民族企業的努力之下,國家藥監局終于為“中藥”放行,民族品牌似乎終于可以松口氣,但是去年王老吉被爆出“涉嫌亂添加中草藥”,頓時,“夏枯草事件”波及整個涼茶行業,民族品牌再一次經歷了嚴峻的考驗,之后國家衛生部終于正式發出通知,夏枯草可作為涼茶配方,民族品牌總算有驚無險。
回顧民族品牌不平穩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民族品牌的發展道路充滿了艱辛,雖然每一次都能得到最終的澄清,但是,對品牌價值本身的影響是巨大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從這次霸王洗發水事件可見一斑。據相關媒體報道,雖然國家已經發表明確聲明,但之前危言聳聽的“致癌”說辭已經讓消費者心理蒙上了陰影,影響了對品牌的忠誠度,這無疑對霸王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更需要我們的媒體用公正的聲音給予霸王品牌客觀的評價,幫助消費者重塑信心,讓更多的輿論鼓勵民族品牌的發展。
民族的品牌代表著民族的事業,一個優秀的品牌自身就是一個民族理念,一個民族的影子,只有民族的東西才能代表一種文化特征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當代中國知名品牌的崛起,已令世界矚目,從IT業的聯想到家電業的海爾,再到中草藥洗護業的霸王,中國本土品牌的成長速度越來越快,引起了國外品牌的極大關注。我們都在期盼民族品牌繼續創造更大的輝煌的同時,也要給予民族品牌足夠的信心。即便是我們的民族品牌還很稚嫩,還處在尚待成熟期,或多或少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但是,在這樣的危機當中,一旦民族品牌能夠勇于承擔,消除誤會,也需要我們的媒體和公眾理性的對待,只有在多方的努力之下,我們的民族品牌才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和外資品牌在國際市場中同臺競技。(作者系知名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