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明朝那些事兒》大結局問世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作者“當年明月”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他的近況如何不得而知,也許“當年明月”還是當年的“明月”,就像他曾經說過的那樣:“如果有一個人說你很厲害、很棒,你會很高興;如果有兩個人說,你還會很高興;但是如果有三個人說了,你可能會懷疑,我沒什么呀,這三個人是不是合起伙來整我呢?當有1000個人說,你就會深信不疑。而人往往就是在這時候變成傻子、變愚蠢的。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哪?不在于你飄起來,而在于如果飄起來,你總有一天要落地的。所以,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我很欣賞這個觀點。確實,“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做人如此,做品牌亦然。
今年4月,我收到了市場一線業務人員的一封信,這位在太陽雨工作了三年的同事言辭懇切地表達了自己的一點切身感受:太陽雨品牌不斷發展,而市場一線業務人員與企業內部的溝通卻越來越不通暢,與支持部門打交道愈來愈難,程序愈來愈復雜,反應速度愈來愈慢。這封信給了我們管理層一個相當大的警示:大企業病在太陽雨露出了苗頭。
僅僅10年時間,太陽雨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區域品牌發展成為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的領導者,一線業務人員從不足百人發展到上千人。去年我們推出城鄉聯動促銷模式,創新了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渠道模式,太陽雨的銷售額不斷走高,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與去年全年的銷售額持平。2009年、2010年,太陽雨連續兩年以上億元中標央視廣告黃金時段。2008年太陽雨成立殘奧助威團,為弘揚奧運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2009年出資上千萬成立太陽雨公益慈善基金,履行企業社會責任。2010年攜手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倡導環保、低碳理念,關注人類社會的未來。無論是從銷售數字、品牌認知還是社會責任方面,太陽雨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了太陽能光熱行業的最引人注目的品牌之一。
《紅樓夢》里有一句話,說賈府“大有大的難處”。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強,員工很容易產生優越感,致使溝通成本上升,運營效率下降,繼而引發大企業病,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曾經創造過世界汽車行業速成神話的韓國大宇,一度使企業界滋生了“大馬不死”的心理,認為企業規模越大,越能立于不敗之地。大宇無限制地進行“章魚足式”擴張,最終資不抵債,于2000年11月8日宣布破產,其汽車業務為美國通用汽車購買。
美國通用電氣也曾經是大企業病的典型患者。20世紀80年代,通用電氣發展成為業務范圍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員多達40萬人的“經濟恐龍”。隨著業務擴張,銷售額大幅增長,投資收益率卻在下降。杰克·韋爾奇察覺到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滯后于市場變化的速度,在財務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主動進行重構。通過根除官僚主義、精簡機構和激勵員工,通用電氣的市場價值從原來的120億美元到如今超過4000多億美元,是舉世公認的管理最優秀和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杰克·韋爾奇要求員工以開雜貨店的心態對待通用電氣,而雜貨店的最大特色是顧客第一,沒有架子。
同樣是大企業病,一個走向了滅亡,一個創造了奇跡。二者的區別在于:太把自己當回事而瘋狂擴張導致大宇破產,而以雜貨店心態進行管理,讓通用電氣精干、靈活,贏得了更強的競爭力。
所以我對“當年明月”的話的理解是:當別人都不把你當回事的時候,自己要把自己當回事;當別人都把你當回事的時候,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如今,在太陽能光熱行業,無論是我們的經銷商、供應商、客戶還是競爭對手都太把太陽雨當回事了,這時我們恰恰要冷靜,反思我們是不是離市場更近,離消費者的距離更近。針對市場一線人員反映的問題,我們在組織內部進行反思與調整,強調“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堅持把大品牌當小品牌做,突出憂患意識,重拾危機感;在市場上,提醒業務員不要自我膨脹,要將小經銷商當成大經銷商對待,鼓勵經銷商將小型促銷活動當成大型促銷活動來操作;針對內部技術、服務支持系統,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杜絕本位主義,增強服務意識,以一線業務人員的口碑考核內勤的工作。
“天使之所以會飛,是因為他把自己看得很輕。”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套用在太陽雨身上,無論它發展到多大的規模,我們都要足夠清醒,太陽雨品牌才能可持續發展。
歌德說:“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達到最高修養的手段。”虔誠地對待消費者、經銷商、市場、員工,就是虔誠地對待太陽雨品牌,而一個品牌之所以強大,在于它的修養,在于它贏得了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