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奢侈品品牌負有創造無與倫比的社會影響力的責任。有人或許會以“公眾并不介意奢侈品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行為”為由,來含沙射影地表示反對。然而關鍵在于,奢侈品必須解決“我們應該如何關注可持續發展,以及怎樣證明我們的確重視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
以下建議將為奢侈品品牌解決這個問題指明戰略方向:
1.言行一致。換言之,就是要將品牌的真實行動,例如提倡公平貿易、反對動物試驗、注意保護環境,展示在公眾面前。
2.巧妙地宣傳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舉措。現在的消費者是如此聰明,只要有絲毫的公關味道,他們遠在幾公里之外也能“嗅”出來。
3.避免讓名人參與其中。可持續發展并不是去好萊塢找個新近成為素食主義者的明星,來標示品牌是“綠色”的。如果品牌對可持續發展抱有堅定的信念,人們自然會發現這一點。如果非要找個人來告訴公眾,人們就會認為這個品牌其實并不信仰可持續發展。
4.采購替代材料。如今的科技如此發達,幾乎任何一種材料都可以再造和回收。同樣,奢侈品品牌也能以更好的方式設計、制造和銷售產品。
5.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奢侈品品牌如果能夠做到尊重**、工作條件宜人、產品的生產過程得當,那么這個品牌的員工、合作者和顧客都會以此為榮,品牌形象和定位也會因此得益。
6.在各個層面上展開創新,從技術、研發到設計。
隨機讀管理故事:《“給我”還是“拿去”?》
有一朋友,做人特別吝嗇,從來不會把東西送給別人。他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把東西給誰!
有一天,他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他的朋友在岸邊立即喊到:把手給我,把手給我,我拉你上來!這個人始終不肯把手給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急了,又接連喊到:把手給我。他情愿掙扎,也不肯把手給出去。
他的朋友知道這個人的習慣,靈機一動喊到:把我的手拿去,把我的手拿去。這個人立馬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朋友的手。
啟發思考:
“給我”還是“拿去”?我們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是不是一直在向客戶表達著“把你的錢給我”,客戶就象上面那個吝嗇的人,情愿在痛苦與不滿足中掙扎,也不愿意把錢給我們。
如果我們對客戶說的是:把我的產品拿去,是否會更好一些呢?客戶會更情愿地去體驗你的產品,購買你的產品。
“給我”還是“拿去”?這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精明的商家是否能從客戶的角度去設計成交,設計商業模式的問題,換一個角度,事業就豁然開然。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