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品牌營銷格局,就如齊國的田忌賽馬一樣。大企業占據了大媒體,如央視、各大衛視等,一般的中小企業難以跨入這些門檻;中型企業投身于中媒體,如省市地方媒體、大型終端賣場;那么小企業怎么辦?也和大中企業一起去競爭嗎?顯然不行。
通過多年總結,我們發現了一個普遍的營銷現象,任何行業,都存在或可能存在一種關系。即每一個行業,都會有一個領導者,競爭程度激烈一些的行業,會有一個與領導者比并不遜色的直接競爭者,如果競爭再成熟一些,則還會存在一個相對細分渠道或細分品類的分眾領導者。我們把這種現叫作三角關系。
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如可口可樂作為中國市場的領導者,百事可樂就是一個豪不失色的直接競爭者,而在中國農村市場這個相對細分領域,非常可樂卻是一個分眾的領導者,這構成了可樂市場的主要三角關系,除此之外的其它品牌則根本沒有任何立足之地。
在瓶裝飲用水市場,娃哈哈可以說是市場的領導者,而農夫山泉通過非常規的營銷手段,最終成為了天然水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娃哈哈的直接競爭者,在礦泉水基本退出主流地位之后,康師傅卻在礦物質水這個細分領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贏得了分眾的領導者。
突破常規,不走大企業走的路,是中小企業品牌走向成功的可能之路,中小企業需要做的是要發現市場營銷中的第三角,實施三角戰略。上央視、上主流衛視,動輒幾千萬,咱玩不起,讓大企業去玩吧,以彼上等馬對上等馬,讓他們花錢去;搶大型終端,什么家樂福、樂購、大潤發、國美、蘇寧,讓那些大中型企業去玩吧,讓彼中等馬對中等馬,讓他們花去;那么除了這兩大方式,還有留給中小企業的第三角嗎?
當然。
現在,一個受視群體最廣、互動效果最突出、傳播費用最少的媒體,已經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網絡。
有人作過統計,人的平均時間,睡覺三分之一、吃飯聊天工作無所事事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不是在上路就是在上網。
網絡是什么?當第一個人發明了這種在異地就可以互聯互通互視、天南地北一起交流的平臺后,她就不再是網絡,她是一種生活方式,她是產品、她是渠道、她是口碑、她更是一種媒體。
網絡,應該是除地面營銷以外的第二營銷戰場。
人群是產品宣傳的對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理論上就有宣傳的價值,聚會的人群越多,這種價值就越高,這有點相當于電視的收視率。網絡就相當于一個聚會場,比如某個論壇,每日 在線有1000人,那就相當于給你一個千人會場讓你上臺宣傳,而網絡上的論壇又何止一千個一萬個?
據調查,2008年,經銷商在初次接觸代理品牌或產品時,30%是通過地面廠家人員上門接觸,20%是通過傳統媒體看到后聯系,30%是通過網絡了解后聯系,而且,通過網絡接觸了解然后聯系的比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當然,網絡營銷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
它包括你有沒有良好的企業網絡平臺,有沒有專門維護的招商平臺,有沒有適合網絡營銷的產品和品牌。根據產品推進的速度和階段,有沒有不同的網絡推廣主題。同時能不能抓住社會各種熱點,根據熱點轉向來借勢宣傳,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機會。
當然,在技術上,要會使用各種網絡宣傳技術和手段。如博客營銷、專欄營銷、論壇營銷、搜索引擎、播客營銷、圖片營銷試客營銷,想方設法把各種社會關注熱點轉向到品牌與產品本身上來。
網絡營銷在娛樂和網絡紅人的炒作上已經變得普及,如網絡作家、網絡歌手、天仙MM、芙蓉JJ等等,如果策劃得好,一夜成名也是可能的。這絕對值得中小企業借鑒。
2004年的時候,龜苓膏的消費群還是以中老年婦女為主,市場容量極為有限,產品一般堆在超市的角落,如冷藏年糕旁邊,致中和經過調研發現,龜苓膏具有良好的潤燥和養顏功效,完全可以定位于年輕白領的休閑飲品,其特殊的黑色膏體反而成為一種個性時尚。那么如何改變這一消費習慣呢?
經過策劃選擇了網絡。冰激淋吃膩了、飲料吃沒感覺了,那就嘗嘗龜苓膏吧,把龜苓膏潤燥和養顏的功能,通過各種網絡、論壇、軟文、文章進行傳播,首先讓白領和**引起共鳴,起到消費時尚引導作用,最終扭轉了消費習慣。同時在2005年超女的一炮打響,在全國引起了一股龜苓膏熱,一時間,龜苓膏這種最為傳統的飲品,一下子就成了時尚休閑的代名詞。
在大企業不計成本的傳播環境下,中小企業要想以最少的營銷費用崛起,網絡營銷是一種不可放棄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