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2013年10月03日    陳濮 《新營銷》      
    推薦學習: 歐洲大學商學院,企業家學者學位教育領航者。翹首以盼,點燃我們學習的熱情,共同探尋個人成長企業發展新思路。歡迎加入歐洲大學商學院(EU)博士學位>>

     從地球暖化、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碳足跡到低碳經濟,這一連串對人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就反反復復地被全世界的人們討論著。不管你喜不喜歡,想不想費神去理解,這個攸關人類環境的議題在2009年12月18日召開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上被推向了高潮。關于此次為期12天、以拯救地球為名義召開的會議,我們通過媒體更多地看到了各國的政治角力與經濟利益的博弈,但不可忽略的是,在沸沸揚揚的背后,有一個重大的共識:人類必須擯棄舊時代不計環境代價的經濟發展思維模式,把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計入生產成本中。因為有這樣的共識,“低碳經濟”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本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消費也要負責任

      說到這兒,你可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低碳經濟對于品牌管理的根本性影響,或者你對低碳的理解仍停留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層面上。其實,低碳經濟對品牌營銷的直接影響,除了媒體反復討論過的可能增加的外銷成本之外(比如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特別的二氧化碳排放關稅),全球消費價值觀的轉變,更是所有品牌管理者需要密切注意的。一些在傳統品牌營銷中經常為企業宣揚的消費價值,比如炫耀奢華、氣派等,在低碳經濟的風潮中,很可能讓你的商品尷尬地被置于節能減排的公眾放大鏡下,變成市場毒藥。因為社會公眾認識到,消費不能僅以滿足一己之私而恣意放縱,毫無道理地過度消費,會讓全人類的子孫后代承擔不良后果。因此,“責任消費”將日漸成為全球主流消費價值觀,影響的范圍將從奢侈品到柴米油鹽,林林總總,無一例外。以減排意識相對強烈的英國為例,2008年年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民眾會優先購買那些積極參與節能減排企業的產品。而近年來美國好萊塢巨星對于油電混合動力車的極力追捧,也展現了“低碳奢華”將逐步取代“低調奢華”成為高端消費的新價值。

      當然,在消費價值轉變的同時,品牌與目標消費群體之間的關系與內涵也將發生變化。在新的低碳經濟世紀里,以碳足跡(一個人或企業的碳耗用量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為衡量標準的環境責任,將成為品質與安全之外品牌必須提供的另一項基本承諾。屆時,全球性的成功品牌,不僅在產品服務與體驗上要有出色的表現,還必須確保每次消費的碳足跡都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樣的說法,看似距離國內市場的現狀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對于許多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國廠家而言,終有一天將成為它們必須面對的嚴酷現實。例如,在中國大量采購商品的美國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在去年4月宣布,要求與其合作的10萬家供應商必須在5年內建立碳足跡檢驗機制,并將按照供應商執行、貫徹的程度,對商品進行分級,或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簽予以區別。也就是說,碳足跡嚴重的商品將接受消費者的公開評議。這一個表面上似乎僅與北美市場有關的舉措,勢必引起國內相關產業的連鎖效應。因為計算每一種銷售給沃爾瑪的產品的碳排量,都必須對相關產業鏈進行通盤檢視。而且,像這樣來自渠道的要求并非單一個案,北美大型電器賣場百思買(Best Buy)和加拿大未來城(Future Shop)也在考慮跟進。這意味著中國幾個大的PC廠家,比如聯想、宏基和華碩等,必須劍及履及地表明態度并采取行動,積極投身于節能減排運動,以確保其在北美市場的競爭力。而在推動節能減排最為積極的歐洲,今年1月中旬,歐盟將在西班牙塞維利亞召開會議,談論對未執行減排的貿易伙伴開征碳關稅的可行性。歐盟一旦開征碳關稅,將導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商品額外承擔26%的關稅成本。即使碳關稅在短期內仍有爭議,但在企業必須承擔環境責任的強烈意圖下,歐盟國家遲早會采取其他手段,對那些不參與節能減排的企業與產品進行牽制。

      而對于那些以國內市場為主的企業來說,節能減排似乎還是一個停留在企業道德層面的命題。其實不然,在如今的中國市場上,國際品牌早已深入到中國人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處處與本土品牌直接競爭,甚至多半占有優勢。若本土品牌不在此時積極加入低碳經濟的行列,恐怕幾年后國內低碳消費觀念終于成熟,國際品牌反而能利用在其海外節能減排領域領先的成果,進一步地拉開與本土品牌的差距。對此中國企業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低碳經濟下的品牌營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低碳品牌營銷的第一步,在于對于企業自身碳足跡的理解。而要精確計算一個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碳排放量,必須從整個產業鏈的源頭入手,完完整整地計算將產品或服務交付到消費者手中的所有環節,亦即從原料來源、供應商、物流、生產、分銷、販售的完整過程。而且碳足跡的計算,通常需要獨立第三方的客觀認證。

      目前國際上知名的碳足跡認證,主要由英國碳信托足跡認證公司(The Carbon Trust Footprinting Certification Company)提供。通過按照PAS2050標準審計而達成減排的產品,可以獲得一個腳印圖形的碳減排標章(根據該機構2008年2月進行的調查,其碳足跡標章在英國擁有極高的知名度,80%的民眾熟悉碳足跡標章),這將有助于品牌或產品向市場溝通其在節能減碳方面做出的努力,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其實,在檢視碳足跡的同時,企業還能借此審視自己的產品及服務策略,進而對成本進行優化。以HSBC英國為例,其早在2005就宣布達成碳排放平衡(Carbon Neutral),采取合理用電與用紙舉措,節約成本,并更進一步向客戶推廣電子賬單,希望能全面取代郵寄信件。而HSBC的First Direct(無實體網點銀行)業務,也乘低碳經濟之勢迅速擴張。百事集團在英國著名的Walkers薯片,在積極采取減碳行動后,對生產線啟動與關閉程序進行優化,取得了33%的節能成效,同時因為它在包裝與配送方面做出了非同尋常的努力,成功減少了7%的碳排量,終于在2007年3月獲得了碳減排標章。更為重要的是,高達44%的消費者因為Walkers取得了碳減排腳印標章而改善了對該品牌的看法。

      在中國,由北京環境交易所主導的熊貓標準終于在2009年年末發布,這是國內第一個自愿減排標準,其中確立了監測標準、評定機構和相應的原則。但熊貓標準主要涉及以減排項目為主的碳權核定與交易上,尚未有明確的產品標章運用。與此同時,中國在碳交易市場上正急起直追,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外,太原、武漢、杭州、昆明等地也都成立了環境權益交易所,2010年將有更多的城市跟進,最終形成一個交易網,讓中國在這場碳權經濟的競賽中爭取到合理的話語權。  

      低碳經濟下,品牌要說些什么

      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努力并通過認證之后,當然要通過宣傳進一步影響顧客的態度與品牌喜好。雖然目前對低碳品牌營銷尚未形成系統性的經驗成果與理論說法,但其仍有一些明顯的特點,了解這些特點,可以幫助國內的品牌經營者有效地進行低碳品牌行銷。

      檢視企業宣揚的品牌主張是否與低碳經濟的價值相左。此類沖突大多出現在主張高檔消費的品牌身上。雖然低碳經濟并不要求大家過苦行僧般的簡單生活,但對奢侈鋪張卻是敬謝不敏。如何調整品牌的調性,主張“尊貴”而不“奢糜”,追求“極致價值”而不“炫富鋪張”,是奢侈品牌在低碳經濟風潮下必要的調整。

      不要試圖“漂綠”(Green Washing)你的品牌。由于低碳經濟是一個帶有道德價值的消費觀,而節能減排更是與企業的社會責任緊緊相連,所以在這個議題上,企業切忌夸張虛報自己的減排成果。虛報減排成果能讓企業在短期內獲利,但是真相一旦被揭露,將對品牌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進行溝通。雖然近年來氣候變暖,已經讓國內的消費者明白了節能減排人人有責,但他們對于碳足跡、溫室氣體等專業名詞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因此,企業在推廣初期會遇到一些理解與接受的難題。如何通過平易近人的圖標和文字說明專業概念與品牌的關系,是企業進行傳播時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積極正面的態度。在傳播內容上,企業應該聚焦減排的好處與美好遠景,避免加大公眾對環境變暖的憂慮。讓消費者認同你的減排成果,接受你的產品和服務,就是參與了節能減排。

      在中國市場上,雖然目前低碳經濟還是一個紙上議題,但對于國內領先品牌來說,迎接低碳經濟的到來卻是刻不容緩的事—與其到時候無助地面對國際品牌的沖擊,不如現在就未雨綢繆,把握企業永續經營的契機。

      (本文作者為Interbrand[中國]策略總監,在美國西北大學Medill學院獲得整合傳播碩士學位后,先后出任e龍公司[Expedia中國分部]市場副總裁、頂新國際[康師傅集團]市場總監和莊臣公司品類經理,在中國內地、北美和中國臺灣地區快速消費品行業積累了超過11年的市場營銷經驗。他是品牌的忠實信仰者和實踐者:品牌不僅僅是一個標牌,它代表著相關群體眼中與該業務相關的全部。他相信品牌敘述了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因此,一個成功的品牌策略一定是其業務策略的全面反映,反之亦然。)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后,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后因后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么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相關老師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爽爽视频爽爽|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久久线看观看精品香蕉国产|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精品精品国产国产|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国产精品91在线播放|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