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于網絡品牌的做法,市面上的認識,還有很多錯誤。
第1問:網絡品牌好做嗎?
誤區:說白了,網絡品牌不就是貼上自己的品牌標簽嗎?然后找工廠生產,東搬西湊弄些不錯的版式,然后組合出些商品,以低價沖擊,不管賺不賺錢,做個規模先。
回答:如果品牌只是個商標,那只是給工商局看的。
淘寶貌似一片紅海,其實也有很多niche(細小)的藍海市場,前期最重要的工作是深入挖掘數據(比如專業版數據魔方)。
比如“連衣裙”,你可以找出 銷售 最好的100款商品,看看到底是什么導致了它們不同的銷售和購買轉化率呢?
我們知道,影響銷售和轉化率的無非就是“品牌知名度、設計款式、圖片視覺效果、銷售記錄、顧客DSR評分、價格”等幾個因素,通過統計上的回歸分析,你可以分析每個因素對這個行業轉化率高低的影響力系數。
假如你發現,品牌知名度的影響力系數是最高的,其他的都很低,那么你最好別碰這個市場,因為你不知名,必定是以卵擊石;
假如你分析發現,影響力系數是這樣排序的:設計款式>視覺效果>價格>銷售記錄>顧客DSR>品牌知名度,那么你趕緊去做吧。既然價格不是第一位的,品牌知名度幾乎沒什么影響,那么你最大的精力就應該花在:尋找更好的款式,更好的視覺創意,賣出比平均價格高30%的爆款。
泛而泛之的藍海不存在了,真正的藍海往往是顧客購物心理沒有被滿足的某個點,而這個點是要去挖掘的,而不是看基本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來。
所以,網絡品牌初期就是一個商品組合,30~60SKU,而這個組合正好滿足你挖掘出來的niche市場的需求,才能迅速提升銷售。
做好了第一步,有了基礎,再考慮橫向擴展商品,縱向拉開價位。
各位可以參考下童裝行業的Dave&Bella,價位很高,但是賣得很好,因為它滿足了0~3歲媽媽期望給寶寶更好商品的需求。小孩子年紀越小就越金貴,有錢的媽媽,誰會去淘超級便宜的地攤貨?
我們也發現一個有趣的數據現象:一件外服,從0元到150元,轉化率反倒是逐步上升的。150元以上,轉化率就逐步下降了。可是迷戀低價的人,誰會精心去挖掘這個數據規律呢?
所以,低價不是王道,顧客心理才是王道,而這些心理,最終反映在數據規律上。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律。我堅信,網絡品牌的發軔,一定是基于對行業、數據、顧客心理的深度把握和分析,才能找出自己的定位。
在網絡品牌初期,是忌諱大而全的,因為 供應鏈 跟不上。前期就是找到一個niche,一個精準的商品組合,殺出一條血路,慢慢積累人氣和健康現金流,然后再拓展規模,做CRM,形成自己獨特而穩定的風格和品牌體系。
第2問:需要多大投入才能啟動?
誤區:有人認為,網絡品牌啟動很簡單,弄些商品,開個店,找幾個客服,就開工了,坐等生意;有人卻認為網絡品牌啟動很龐大,沒個幾千萬投入,不敢嘗試。
回答:網絡品牌啟動沒那么恐怖,也沒那么簡單。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影響網絡品牌生死存亡的,不是啟動資金,而是現金流的健康。
其他費用,比如天貓入駐費、搭建費、團隊費用、倉儲技術等,都是可控的,不超過100萬,就能撐個一年。真正重要的,是現金流的進和出,能否有健康的趨勢。
現金流的出,最大的就是貨源采購,以及廣告費用支出。現金流的入,就是銷售額。而影響現金健康的,主要就是:1.上游的授信和賬期;2.前端廣告投入的ROI(投入產出比);3.自己的毛利空間。這三者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合力實現現金流的正向走勢。
賬期越長越好,ROI越高越好,毛利越大越好,這個不消說,用表格沙盤模擬下現金流走勢,就可以預測出:實現自供自給,前期需要多少投入。比如要實現年度1000萬元銷售,前期要累計輸血100萬元,這個才是真正的啟動費用。
基本可以這么判斷:如果賬期小于3個月,ROI低于1:5,毛利低于50%,基本不靠譜。或者可以說:如上3項,即使不能樣樣都棒,也至少需要2項很棒,其他1項及格吧?
假如你沒有賬期,廣告ROI很低,毛利也只有20%,那么你就持續輸血吧。輸個3年,估計也無法自供自給,你的投入是個無底洞。所以,純粹談投入沒有意義,投入取決于你的經營能力。
第3問:決定生死的核心是什么?
誤區:有人認為,做網絡品牌,就是找些不錯的商品,然后高薪請個所謂的淘寶網絡爆款高手來操盤,期望一個諸葛亮造就一個神話。
回答:這個世界沒有諸葛亮,只有臭皮匠。決定生死的,不是高人,而是團隊。
電商行業,復合型人才太少了,大多是專才,有的人是直通車高手,有的是設計高手,但是整合型和戰略型思考的人并不多。而網絡品牌的發展,最需要的恰恰就是這種人,而不是會玩直通車和淘寶活動的專才。
比如說,網絡品牌前期需要回答的幾個最重要的問題:選品(選擇或設計什么樣的商品)、定價(以什么價格出售)、策劃包裝(視覺 營銷 和內容的美編文案),誰來做?
為何我沒有將“宣傳推廣”當成是最重要的問題?
因為“只要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要動腦子的問題,才是大問題”。宣傳推廣不是什么神技,無非就是花錢找到精準的顧客,這個不是壁壘,真正的壁壘是:花錢買來的人流,是否會購買和重復購買,而這些,都取決于如上的選品、定價和策劃包裝。
選品很重要,電視購物公司還成立專門的“商審會”來選品呢!誰有這個眼光?這需要十分了解這個行業,并且也深刻了解顧客購物心理的 營銷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