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頑主到來!
——90 后喜歡的品牌有哪些?
動漫電影 犬夜叉
我很喜歡犬夜叉和《天使愛美麗》里面的女主人公,因為他們的性格吧。就是那種心里關心別人,嘴上不說,或者是拐個小彎地說。我不喜歡宏偉壯觀的事情,又好又完美的人會遙不可及得讓人難以相信。”
他們喜歡有自我想象空間的東西,喜歡顛覆傳統宣講價值觀的形式,喜歡荒誕中的正經
食品 麻辣誘惑 DQ
“其實我不怎么看書,以看雜志為主,因為不喜歡看字。雜志買回來以后,我只看畫和畫下面的簡單說明,大段的文字不看,懶得看。”
他們崇尚快節奏的體驗方式
雜志 EASY COOL
“它們的廣告不僅頻繁出現,而且廣告的質量、所傳遞的時尚訊息在意料之外,但又在人能夠接受的程度之中。”
他們喜歡意想不到的,而不是意料之中的;注重愉悅的感官享受
數碼 蘋果
“它們的廣告不僅頻繁出現,而且廣告的質量、所傳遞的時尚訊息在意料之外,但又在人能夠接受的程度之中。”
他們喜歡意想不到的,而不是意料之中的;注重愉悅的感官享受
服飾 卡帕 斯沃琪 杰克瓊斯
“如果我們用完全成人化的東西,就會覺得有點太早熟了;如果用完全小孩化的東西,就會覺得太幼稚了。我們需要把兒童和成人的風格Mix 一下,這樣就OK 啦。”
他們顛覆傳統界限,審美趣味更中性化,年齡界限更模糊
飲料 百事可樂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的廣告會請很多明星。那么多明星代言它,不同的明星會有不同的人喜歡,很多明星同時代言,就會適合很多不同口味的人,所以會對很多人形成吸引力。”
他們喜歡有自主選擇機會的產品表現形式
游戲 NBA 2007
“我最喜歡的電腦游戲就是NBA2007,比較真實,感覺是你自己在操縱每一個球員,自己在得分什么的。我沒怎么玩過《誅仙》之類的角色扮演游戲,就是覺得它特虛幻,在里頭沒有掌控感。不過真沒怎么玩,沒玩過就沒什么發言權。”
他們希望掌握圈內部分話語權
鞋子 阿迪耐克
“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人可以主宰你的生活,別人只能給予你建議而不能最終幫你決定,決斷權仍在你自己,誰也代替不了你自己的生活。”
在商業消費中,他們需要顧問而不是指導者
生命的一半是互聯網 360圈 創意簡單尊重個人
采訪·撰文/倪燕
相比80后,90后在互聯網上更加如魚得水。他們不自信,卻異常自戀;不喜歡當明星,卻希望引人注意;屬于90后的SNS網站——360圈,
用簡單、直接、有儀式感的創意牢牢抓住了這些自我世界的英雄們。
在90后面前喋喋不休恐怕是個壞主意——無論你想賣給他們的是一罐碳酸飲料,還是一部新潮電腦。你需要做的可能比你想像中的簡單得多:讓他們主動參與你的營銷,90后是天生的互聯網“土著”,他們熱愛的,是自己。
幾乎很難分辨對90后的成長影響更大的,到底是他們的父母還是互聯網。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能將90后稱為“銜著鼠標出生的一代”。“他們對于互聯網的了解與依賴要大于以往任何一個年代的人。”劉能說,無論是買東西、交朋友、炫耀自己,互聯網幾乎是他們成長的土壤。
在SNS網站360圈的用戶中,有9成以上是90后。他們已經完成了一系列針對90后的網絡營銷,并且卓有成效。在360圈主編王卉看來,90后這群羞澀的互聯網“土著”身上,有著出人意料的特質:他們不自信,卻十分自戀;離不開互聯網,卻異常迷戀傳統媒體的光環;他們的創造力可能不如80后一代;他們不喜歡當明星,卻希望引人注意。
很不自信但極度自戀
吸引90后要門檻低 儀式感強
對著攝像頭打嗝,也能成為一項推而廣之的營銷活動。當年51.com把“百事我創 我要上罐”的活動做得有聲有色,王卉就開始琢磨利用90后群體進行百事可樂的網絡營銷。“90后用戶雖然比70后、80后有更多的渠道接受廣泛的信息,但他們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匱乏讓他們相對不自信,而從這種不自信中卻萌生出絕對自戀的表象。”她說。
90后的絕對自戀,讓他們樂于在互聯網上幾乎對自己的一切行為加以渲染,甚至在上廁所的時候也要自拍并把照片傳到網上。利用這種自戀心態,王卉策劃了“百事打嗝”的營銷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讓90后喝完百事可樂后,對著攝像頭或者手機打嗝。“90后喜歡自拍,但他們沒有DV、DC,用得最多的工具就是網吧的攝像頭和手機。”王卉說。雖然后來因為商務合作分歧,活動沒成型,但這個創意卻得到90后的追捧。
王卉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她本該在中學教化學,由于酷愛音樂,曾加入唱片公司,幫助任賢齊等明星在大陸策劃大型活動,現在也是搖滾樂隊的主唱,她自信對中學生群體很了解。她覺得,針對90后的活動,門檻要適當降低,別要求90后做些普通人難以達到的事情。
360圈曾跟Kappa合作,讓網友擺拍“背靠背”的照片上傳,但由于必須有第三者在場用相機拍攝,降低了90后的參與興趣。把要求降低后,允許自拍、用手機拍,一下就把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
雖然聽起來很容易,但是這種低門檻營銷模式也有一些必須關注的細節,低門檻絕不等于不正式。90后的自戀心態,讓他們非常看重儀式感。360圈舉辦“城市之星”活動時,到沈陽做線下推廣,王卉總是接到同事的電話抱怨90后很難搞定,不聽指揮。王卉到沈陽后,采用類似超女選秀類電視節目的形式,很正式地把90后請到錄音棚沙發上進行采訪,全程跟拍整個活動,結果不聽話的90后變成了乖寶寶。“90后看似個性,其實很迷戀傳統媒體的光環。”王卉說。
不想當明星 但要引人注意
90后無法抗拒PK型營銷的吸引
不止一份關于90后的研究報告提到90后關注創新,但王卉卻說:“90后在創造力上比較缺乏。”2008年360圈策劃了“360nuts”的創意活動,這是一個類似Jackass的系列視頻項目(蠢蛋搞怪秀),中文名為辣刺兒。向全國的90后征集視頻作品,征集要求是“無厘頭、有趣、夠瘋”,可是征集上來的作品都缺乏創造性。無奈之下,王卉帶領策劃小組重新尋找作品,最后發掘了一組有創意的作品,不過都是80后創作的。
有了這次策劃的經驗,王卉漸漸發現,其實越簡單的東西,90后越喜歡。“我們最初的目標是讓用戶在網上尋找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但后來發現與70后、80后不同的是,90后不太需要探討共同興趣,而是更需要其他人對自己的認同感,于是我們增加了很多有趣的小應用,PK就是90后最喜歡的欄目。”
所謂PK就是網友上傳照片,隨意挑選別人的照片進行競賽,有比美麗、比街頭、比非主流、比玩酷、比卡哇伊、比身材等競賽單元。拉票是獲勝的惟一手段,王卉說:“這其實是一個虛擬的小江湖,沒有經歷過太多苦難的90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江湖,一個虛擬的江湖可以滿足他們內心對江湖的向往和追求。”
與PK類似的還有鑒定、型男美女選拔等,鑒定欄目的口號是“想知道你是型男美女還是丑小鴨?快來鑒定一下你的照片”,在360圈上,有24萬個女網友和26萬個男網友等待被人鑒定是否是美女、帥哥。
“在開心網上受歡迎的東西不一定適合360圈,比如開心網的‘動他一下’這個應用只適合熟人與同事之間玩,而360圈是個松散的圈子,相互之間不認識的人居多,所以不能照搬。”王卉說,定位不同的SNS受歡迎的應用各不相同。“其實PK和鑒定這樣的游戲我們也沒想到90后的參與度這么高。”
“如果光是迎合90后做產品是很簡單,因為他們的需求并不高,但是我們還希望引導他們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通過對用戶行為的觀測,360圈發現:90后的積極性很難被持續調動。除了上傳自己的照片之外,90后幾乎不上傳其他內容。如果有一天90后懶得再上傳了,恐怕360圈就失去了黏性,所以要引導用戶,為此360圈新增加了50多個內容頻道:電影、音樂、滑板、涂鴉等等。
要么信任他們 要么挨罵
90后扮異類 只想保護自己
不少輿論關注90后都是從爆炸頭、煙熏妝、非主流、火星文開始,因此認為90后是如此與眾不同……但是,做過教師又與90后用戶打交道的王卉不這么看:他們外表的張狂來自內心的不自信,非??释ㄟ^被人認可來增加自信,就像70后、80后在聊天室語出驚人,希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樣,90后的非主流也是想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只是換了一種形式。
劉能的觀點與王卉很相似,正是因為他們的這些特征影響了他們的消費觀:“要顯示他們的地位,只能通過消費,而不是通過生產領域建立自己的地位。所以90后會有更多的地位消費和認同感消費。”
90后善于用消費行為將自己包裝成非主流,但王卉把90后的“非主流”文化稱為山寨版非主流。她說,“非主流”起源于歐美的音樂風格(如朋克、歌特等),他們的著裝打扮也反映了精神層面的非主流。日本善于包裝,把歐美流傳過來的外表非主流包裝得很正宗,而中國的90后沒有很高的消費能力,同時也沒有足夠的知識理解這種文化,僅僅把外表學一學,模仿朋友裝扮,根本不了解非主流中的‘朋克、哥特’是什么,聽的音樂依然是國內及港臺快餐式流行音樂,少部分有能力接觸日韓動漫文化的90后會聽日韓音樂,能接觸并接受類型豐富的國際化音樂形式的鳳毛麟角。
在360圈2500萬名用戶中,有100多人是核心用戶,“他們希望追求一些更高層面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上傳照片比酷,”王卉說:“除了這個核心群體以外的其他人很少能接納批評意見,有的90后聽到批評,就直接罵人。”這種過激的行為往往讓社會輿論對90后產生了誤解,對于他們的負面評價洶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