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匆匆,老網蟲們經常有一種恍惚感,層出不窮的互聯網應用目不暇接,一批批地涌現,有些逐漸成熟,有些則悄無聲息地死去。就自媒體而言,雖然發展歷程尚短,但也經過了一個個人空間、社交網站、博客一直到微博的復雜過程。
如果按互聯網紀元,博客儼然是一個人到中年卻郁郁不得志的形象,當年的新鮮勁兒已過,加上一直沒有形成有效的 商業模式 ,漸成明日黃花。近兩年火爆起來的微博,聚攏了大批人氣,但因其傳播特有的控制延遲性,使其無論從政治還是商業運營上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新媒體觀察家魏武揮就曾說過:做微博,恐怕在做一樁無法變現的買賣(把它溢價賣掉是另外一回事)。
市場間隙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肯擠總是會有的。于是出現了將博客的自我表達傾向與微博的社交傳播傾向相融合的自媒體新生一代—輕博客(light blogging)。輕博客引起業界關注始于美國的Tumblr,雖然盈利模式還不明確,但8億美元的估值飽含了市場對這一媒體形式的巨大期望。
作為一種自媒體,輕博客要有媒體的基本特性:用戶量,差異化的內容,傳播便利性,商業模式。同時這也是輕博客要解決的四大問題:如何與風頭正勁的微博搶用戶?怎樣控制形成精致的內容庫?怎樣才能克服博客的傳播軟肋,與傳播力巨強的微博相媲美?在市場間隙里,如何不受“夾板氣”,并在間隙里盈利?這些都是有待國內輕博客跟風者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近日,《新 營銷 》記者采訪了鳳凰新媒體執行副總裁王育林,以鳳凰快博為例,剖析輕博客的特點,以及如何解決以上四大問題。
搭建精品平臺
《新營銷》:鳳凰快博作為輕博客的一種,有哪些特點?
王育林:簡單地說,快博是博客的升級產品。快博跟博客的區別在于,它的訂閱和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訂閱快博中的作者或者某一內容的子博客,還可以通過圈子、訂閱、標簽方式與其他用戶互動。
跟微博相比較,快博更注重積累更有深度的內容,快博沉淀精品內容的能力比微博更強。
《新營銷》:如何描述快博的用戶群特征?
王育林:快博用戶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類是瀏覽用戶,他們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在這些內容上消磨大量閑暇時間。這個層次的用戶是快博最普遍的用戶,他們占有絕對的數量優勢,也是快博人氣的保證。第二類用戶是評論及記錄用戶。他們的主動性比瀏覽用戶高,積極參與圈組討論,積極貢獻內容。但他們的內容以自我記錄為主,可沉淀性可能不高。第三類用戶是相對專業的用戶群,貢獻各自領域的專業內容,比如經濟類、時尚類、生活類等評論。這類用戶是興趣社交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快博平臺上圈組魅力形成的關鍵。
《新營銷》:快博以什么方式吸引用戶?
王育林:任何互聯網產品,都是滿足人的某些需要的。像微博,滿足人們基本的交流、說話的需求,快博則是滿足部分用戶對高質量的內容、高質量的圈組的需求。我們不會像微博那樣拉用戶,在快博平臺上,用戶希望看到的是精品的內容,我們從用戶需求出發,精工細作,搭建一個有品質感和影響力的內容平臺。平臺搭建好了,快博的用戶基數將出現質的增長。
引入原創力量
《新營銷》:要想吸引用戶制作內容,首先要有很好的引子,也就是需要引入首批內容,發揮首批內容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快博如何積累這些內容?
王育林:快博9月剛剛進行了產品發布,截至國慶節前,有近20萬用戶,先期進入的用戶基本上是原創作者,他們分布在不同的領域。快博上線后,我們啟動了校園達人招募活動,希望在校園里找到原創能力和展示欲望都比較強的人,希望他們能夠在不同的領域寫出一些好的東西。這是我們專門為內容引進而推出的大規模活動。未來,我們會陸續為內容積累推出更多的活動,以活動增強人氣,引入內容。
《新營銷》:鳳凰快博在內容運營上有哪些優勢?
王育林:互聯網公司,尤其是大型互聯網公司,對互聯網的了解和對用戶習慣的把握還是很犀利的,大家要做什么產品不是趕時髦,是根據用戶需求去分析和預測下一個階段的產品形態。鳳凰在大型門戶網站中是媒體屬性最強的,快博不是技術門檻很高的產品,也不完全是一個年輕用戶社交類的產品,它不是一個玩的社區,而是一個內容導向、媒體屬性很強的平臺。做這樣的產品,鳳凰是有優勢的。我們知道哪些人能寫出好的內容,知道這些內容是否有媒體價值,也知道哪些內容會得到用戶青睞。關于內容運營,我們有信心做出差異化更強的精品,而不是簡單的跟風和盲從別的網站。對于一個自媒體來說,要有一個相對連貫的品相,鳳凰有能力把快博的品相做好。
用戶互動傳播
《新營銷》:快博是博客的升級產品,那么快博如何針對博客的傳播性不強做出改進?
王育林:媒體有兩個屬性,除了創作內容還要傳播內容,博客天然的劣勢是產品傳播屬性不強,博客的傳播基本上是靠網站的二次傳播,要靠博客平臺所在的網站,比如鳳凰播報或者新浪博客,編輯把內容拿出來,放到網站頻道做二次傳播,內容才能被大量的人看到。博客的博主很少有傳播內容的途徑和有效的方法。
而從SNS產品來說,有一個最大的轉變—給網民以互動平臺。快博的平臺就是這樣的,把博客的內容放到一個社交平臺上,離開門戶網站的二次傳播,它自身也有很強的傳播能力,跟微博一樣,微博不是靠拿到新浪頭條去推薦,是靠2億注冊用戶自己在上面做傳播,快博其實就是完成了這樣的功能,把博客放到SNS社交傳播平臺上。快博讓用戶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喜歡的,無論是圖片、文字還是視頻內容,組織成文章并快速傳播出去。此外,鳳凰網作為新媒體有一個整體優勢—良好的用戶基礎和傳播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傳播內容。我們會整合鳳凰新媒體的所有資源,將快博產品與鳳凰既有的資源體系結合起來。
彰顯媒體屬性
《新營銷》:可以說,快博可以占有自媒體產品的一個市場間隙,但是不是有可能把自己搞成“四不像”?
王育林:快博真的是媒體屬性很強的產品,其實不能說是一個市場間隙,而是不同的定位,你喜歡上網看新聞,也可能對其他領域的事情很關注。如果你是一個IT愛好者或財經愛好者,關注相關領域的內容對你而言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滿足用戶的自然需求,就是快博的定位。所謂自媒體,應該具備幾個屬性,第一是能夠自己創作內容的平臺;第二自身要具備傳播能力;第三媒體應該有品相,能表達自己的東西。快博就能滿足大家的這種需求。
《新營銷》:你期待快博用怎樣的方式賺錢呢?在商業上鳳凰對快博有沒有具體的期待?
王育林:這個問題問的人很多。
首先,現在對我們來說還沒有太多去考慮它的盈利模式問題,因為這是一個新產品,還在起步期,用戶在成長,我們也在完善產品。
從盈利上說不用太擔心,因為媒體屬性很強,或者內容屬性很強的產品,天然就有一個媒體的盈利模式—廣告。輕博客的廣告承載性比之前的博客、微博更好,因為它的媒體屬性更強,表達客戶的品牌訴求會超過原來的產品。
在這個層面上說,快博有很強的優勢,因為它的內容品相很好,而且用戶群很專業,在特定的圈子內用戶群更集中,不像微博上所有的用戶一擁而上,分不清楚哪個用戶是在哪個領域。
其次,自媒體與現在的商務應用,如電子商務,已經具備了結合的條件,這些都可以在我們的平臺上實現。
其實對于我們來講,當務之急是改進產品,增強用戶體驗,積累內容。現在不用過多想盈利的問題,這個產品的成長還需要一年時間,到時會達到一個千萬級的用戶量。
我們期待快博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自媒體平臺,讓用戶更好地創作內容、發布內容、傳播內容、關注內容,然后再考慮盈利問題。這不是空口之話,這是一個規律,你做的東西真正符合用戶需求,你才能賺到錢。
《新營銷》:快博考慮跟其他網站合作嗎,比如新浪微博或者豆瓣,增加用戶入口?
王育林:我們會考慮合作,但是這種合作一定是有選擇性的合作。我們會選擇一些合適的合作伙伴或者平臺,像微博。微博是很好的傳播平臺,但不是很好的閱讀平臺,這就為快博和微博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新營銷》:現在鳳凰新媒體在快博上投入了多少資金?快博打算在什么時候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王育林:預計今年的投入大約是2000萬元。今年我們的任務是不斷完善快博產品,大規模推廣可能是明年。今年的推廣重點主要集中在內容匯聚方面,我們會重點向創作者推介鳳凰快博。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