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薩塞和賴克爾德經過長期深入調研發現,品牌忠誠度在決定企業利潤方面比市場占有率更為重要,當忠誠度上升5%時,利潤就會上升25%~85%。而且,忠誠的顧客愿意為其所接受的產品和服務支付較高的價格,并能向其他消費者推薦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另據調查顯示,一個成功品牌的利潤,有80%來自于20%的忠誠消費者(即回頭客),爭取一個新顧客比維持一個老顧客要多花去20倍的成本。
可見,品脾忠誠度不僅可以創造企業長期穩定的利潤,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推廣傳播的成本,它是企業最寶貴、最穩定的資產。
那么,有什么方法才能提高品脾忠誠度,留住消費者“忠誠不渝”的心呢?
許多企業認為,要想贏得消費者的滿意,留住顧客的芳心,價格優惠是關鍵,因此中國市場上“價格戰”的硝煙到處彌漫。
不可否認,降價、打折、促銷等營銷手段確實能在短時間內能提高產品的銷售額,擴大市場份額,然而,這種短視的做法很難挽留住一個消費者的心。
低價促銷只能為品牌吸引來一些“逐利顧客”,而這些顧客只會對“幾毛錢一只蛋”感興趣,一旦沒有價格吸引力,他們馬上就會移情別戀。事實上,低價促銷不僅不能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反而會失去原有忠誠消費者的心,因為許多消費者選擇商品時,不僅考慮“經濟實惠”,更注重這個商品是否“物有所值”,一個頻頻低價促銷的商品怎能讓人確信它的價值?
另外,“價格戰”也降低了競爭品牌進入該領域的門檻,導致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最終造成企業無利可圖。
當年海爾電視面對眾多競爭品牌的“價格戰”,我自巋然不動,價格大大高于其它品牌,然而這并沒有影響海爾品牌的忠誠度,當許多品牌在“價格戰”中叫苦連天時,海爾的銷售業績卻令人刮目相看。
曾經被譽為“領袖車”的紅旗轎車,其光芒令世人眩目,然而紅旗轎車走下了神壇,價格降到13.38萬元一輛,低廉的價格換來的并不是消費者的“忠貞不渝”,相反卻是銷量的逐年下滑,從2002年到2005年,紅旗銷量由近2.7萬輛減少到9000輛,2006年紅旗和奔騰一共才銷售了1萬輛左右。 2007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狀況漸入佳境,乘用車總銷量達308.41萬輛,同比增長22.26%,然而和競爭品牌銷售火爆極不協調的是,紅旗轎車2007年上半年銷量不足1600臺。
其實,培養品牌忠誠度的關鍵并不是物美價廉,是在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強有力的聯系。
《2000年顧客的眼睛》調研顯示,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強有力的聯系的五個關鍵因素是:工作人員的度(44%顧客認為)、有利回報政策(36%)、準確的商品信息(35%)、把顧客當作被尊重的個體(31%)、履行廣告中的承諾(31%)。調研還顯示,顧客轉換商家的主要原因為:欠佳的服務或工作態度(43%)、對顧客缺乏尊重(30%)、不誠實(27%),而因為價格因素而移情別戀的顧客僅占8%。
可見,一個品牌若要維系消費者忠誠,首先應該從點點滴滴對消費者忠誠開始。與消費者建立起一種長久、穩固、信賴的合作關系,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這樣才能最終留住消費者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