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品牌的塑造與營銷,或許你知道無數中方法,是的,我們都深受各種方法論的熏陶與裹挾,并將之運用于商業的方方面面,事實如你所見,企業、品牌并沒有因此而改變,中國已經完全陷入了方法論的怪圈,“重術而輕道”的心態使中國企業普遍浮躁短視,這是中國企業及品牌始終無法有長足發展的核心原因。——商道何在?這是中國企業界、營銷界、品牌界最應該追問的核心命題!
物質世界的日益豐富絲毫不能改變人類精神世界的孱弱,今天的中國擁有空前的物質文明,同時我們離自然也越來越遠:生態失衡、環境惡化、極度快感背后是人類精神世界里無法言說的痛苦:精神緊張、空虛寂寞、紙醉金迷、人格扭曲、道德敗壞、信仰危機、人們瘋狂地追逐外物。
市場的發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利用分化的力量去挖掘人們內心的欲望,欲望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當欲望反作用于市場的發展時,當欲望成了所有中國企業家及經理人最強烈的發展動因時,我們知道,這注定是一家無法長大的品牌。
市場經濟發展二三十年最應該吸取的教訓之一就是:精神文明的建議不應該滯后于物質文明。而這一點也恰恰是企業最應該吸取的教訓。有目共睹的現狀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更多是鉆入了方法論的胡同而無法自拔,類似于多元化、藍海戰略、輕資產、定位論、品牌論、終端為王等等。現在有一個非常時髦的詞叫“神馬都是浮云”,的確非常形象,神馬者!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神馬形無可形,不形而形。如白云,如蒼狗,變化萬端,豈可逆料?中國企業卻非要界定神馬之形,于是終難逃浮云之命。
浮躁的年代,一夜暴富的夢想橫行肆虐,市場上關于品牌、競爭、管理、運營、銷售、拓展、產品等等關于“商術”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車載斗量,各有依據,自成一說,在各方諸侯各盡巧思、各逞雄志的市場,常有一、二企業破錐而出,鋒芒四射,但大都也都是曇花一現,各領風騷三五年,隨即或淡出市場,不知何疾而終,或事出有因,飛流直下,也還有更多的企業,蠅營狗茍,疲于奔命,茍活三年五載,隨即灰飛煙滅。過分的關注技巧終落武俠中所謂的邪道,非根本之圖,當然,我并不否認這些技巧,孫子云:以正合,以奇勝!現在的問題是:奇勝泛濫有余,正合微弱不足。
過于關注競爭中的“關系”要素。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均是針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言,同鄉、同學、師生等關系文化一脈相承至如今,這種文化被過度的放大,以至于當今的市場經濟中,市場經濟的核心主體“交換價值”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關系價值,這種關系價值在金錢的推波助瀾下被極度強化,于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任何時候都有意無意的蒙上了金錢、利益的色彩,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由此產生,同時,為了強化關系價值所帶來的金錢效益,人們疲于應付周邊各種人情關系,朋友、兄弟關系在朋友兄弟滿天飛的商業文化中被不斷的弱化,由此又進一步加劇了信任危機的產生。但是,交換價值的本質地位并不會因為甚囂塵上的關系價值而改變,所以,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對關系的理解。即在市場經濟而言,我們需要弱化關系的價值,取而代之的是真正關注本質的“交換價值”,同時,對于關系價值本身,我們也應該秉持正確的態度,熟人、朋友,甚至兄弟的價值并非人際關系中的最高價值,甚至可以說并非真正的關系價值,真正的關系價值在彼此的欣賞、認同,基于對人格、理想、能力、學識的認同與欣賞。
對于成功的過度追捧及對成功標準的狹隘理解,中國的歷史、哲學均為王侯將相的歷史、哲學,王侯將相的思想已經內化每個中國人的思想,反映到當今社會,即人人都追求成功,只求結果,不問過程,——這也是傳統文化影響的結果,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被大書特書的歷史人物中,如果撇開價值評判的階級性的話,這些人無一不是燒殺搶掠、出賣朋友、踐踏律法的十足大盜及劊子手,但因其成功,傳統的仁義價值觀在其評價中完全被忽略,這也導致了今日中國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文化,當然,這些都是開天辟地不世出的偉人,不能以常理而論,問題是這種文化內化到每個人的骨子里的時候,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偉人,都希望不擇手段的去追求偉大,于是,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而其追求的結果毫無例外的均以金錢作為唯一的標準。金錢從來不是一種目的,而是基于交換價值的順帶結果。以金錢為標準的所謂成功注定是短暫的。
關于企業生存發展的問題,這十幾年來最時髦的概念我想應該就算是品牌論及定位論了,認為品牌及定位才是一個企業做強做大的根本,我一直認為這絕對是廣告人在自我心理膨脹下忽悠出來的謊言。這兩個論調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認為產品同質化嚴重,所以需要通過傳播層面加以區隔。這兩個論調也有一個共同的弊端:讓企業更關注于傳播層面的認知價值而忽略了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價值。在誰也不是傻子且信息籍網絡飛速流傳的年代,妄圖以投機取巧而稱雄市場,實在有點癡人說夢了。
德魯克認為領導者正直的人品能完全樹立其組織精神,如果一個組織富有精神,那是因為它的最高領導者的精神崇高,如果一個組織腐敗,其根源在它的最高領導者,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個員工的人品不能成為其下屬的效仿榜樣,最高領導者就決不應該將他提拔到重要的工作崗位。
營銷正道的核心即在于倡導和鼓勵去關注商業社會中真正的交換價值,倡導和鼓勵作為一個人的內在價值——人格、理想、能力、學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