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數學術語,意思是1后面跟著101個“0”,它切合了該公司遠大的科技意圖。將其縮寫為“Google”,是因為他們覺得好玩,同時這也迎合(當時的)互聯網精神,無疑靈感來自雅虎(Yahoo)——兩個“o”的效果——這個看似毫無意義的詞匯隱含著神秘的含義。第二天,有人經過白板時才指出,這個詞的正確拼寫應該是Googol。
而這個不到10年前想出的名字,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品牌。
如同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公司那樣,它的突然崛起顯示出互聯網改變舊式企業理念的強大力量。不過同時,這種媒介的新奇,也讓人們質疑它能否長期存在下去。
如果在這個新世界里,品牌可以如此迅速地崛起,需要什么新方法能讓它們得以保持下去?它們會以幾乎同樣的速度衰落嗎?
谷歌異常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日常語言,根本不需要多數消費品所依賴的大規模廣告和促銷手段。
谷歌營銷主管大衛?拉韋(David Lawee)表示:“人們在評判互聯網公司時,尤其以其產品為標準。”憑借明顯更為優秀的搜索引擎,口碑(和電子郵件)將這一產品以“病毒”的速度迅速傳達給數百萬用戶。互聯網使這種速度成為了可能。
該品牌的崛起并非完全憑借自身。在幕后,谷歌建立了一些重量級合作企業,以擴大其影響力。谷歌與當時最強大的互聯網企業美國在線(AOL)的合作,確保這一品牌及其明亮的色彩展現在廣大網民眼前。
盡管谷歌更樂意通過合作方式,但它沒有舍棄傳統的廣告形式。拉韋表示,在首次進入一個國家時,谷歌會采取更為“激進”的姿態,推廣其品牌,例如,與日本手機運營商KDDI的廣告合作。隨著搜索引擎市場逐漸成熟,他也不排除利用電視或其它大眾廣告的可能性。
這指出了未來幾年谷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谷歌的品牌能夠保持相對于其它互聯網公司令人艷羨的優勢嗎?抑或,它必定會喪失其獨特性?
品牌管理咨詢公司Lippincott Mercer互動業務主管埃利奧特?菲利普斯(Eliot Phillips)表示:“如果他們有什么需要擔心的事情的話,那么就是擊倒微軟(Microsoft)的消費者抵觸情緒。”他表示,憑借谷歌在核心搜索引擎市場的主宰地位及其進軍其它相關業務的努力,“它目前的地位相當于15年前的微軟,和30年前的IBM。”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谷歌在保持價值觀和產品差異化方面能取得多大進展,這些東西令谷歌獲得了最初的廣泛關注。拉韋提到了谷歌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核心屬性圍繞著創新。”
他表示,支撐谷歌強大的工程驅動型文化的是“適度謙虛的抱負”,盡管谷歌遠大的理想,也讓該公司被某些人指責為傲慢。
與此相關的是理想主義,甚至天真,這都體現在該公司的座右銘上:“永不作惡”(Do no evil)。由于Google品牌的歷史只有9年,它仍基于其創始人的理想。拉韋表示:“這是有關我們這個群體是什么人的問題。”
這位谷歌高管表示,上述品質合力造就了一種文化,關注于如何推出更好的服務,“我們狂熱地關注用戶體驗。”
然而,如果谷歌的品牌得益于高尚的價值觀和永不止步的雄心,那它可能會因為在這些方面的任何失誤而黯然失色。去年,谷歌決定對其中國版搜索引擎進行審查,這是迄今為止有關這種風險最明顯的例證。
拉韋表示:“我們必須實現為自己設定的遠大理想。”他在談到中國事件時表示:“人們對于如何正確處理這件事展開了激烈辯論。最后,就像個人一樣,你必須為自己進行解釋。”
除了不能實現自身價值觀的風險之外,谷歌面臨的另一個危險在于,令谷歌服務明顯優于對手并令其品牌脫穎而出的獨特優勢,將會逐漸喪失。菲利普斯表示:“它們所帶來的科技突破,已經商品化了。”
多數專家估計,雅虎和微軟等競爭對手通過完善自己的搜索方法和廣告網絡,已縮小了與谷歌之間的差距。
加之隨著企業的成熟和壯大,會不可避免地喪失新穎性,這可能會削弱該品牌的影響力。
“我認為,隨著企業的壯大,它們的風光將會不再,” 菲利普斯表示,“它們有一點蘋果(Apple)的性質。如果他們的規模確實大到一定程度,將很難保持這些特色。”
不過,這種危險并非就在眼前。從目前情況看,正如今年頂級企業品牌調查所顯示的那樣,谷歌經營業務的獨特方式,已令其位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