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太熟悉了,本文作者畢波從領導力角度重新解讀了這個故事,從語言溝通到行動姿態(tài),劉備是如何一步步說服諸葛亮,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山?也就是領導力的基本意義,如何推動他人產生你所期望的行動?
▌很少有人認為自身領導力不足,但現實中稱職的領導者很少
領導力領域有一個挺矛盾的局面。我所接觸的企業(yè)家以及管理者,很少有人認為自身領導力不足。從這個方面講領導力其實并不稀缺,它的充足程度僅略低于良心,基本上所有人都不認為自己沒良心。但另一方面,現實當中稱職的領導者沒那么多,杰出的更少。這樣一個矛盾的反差值得引人深思。
最初我本人關注到領導力是多年前在平安工作的時候發(fā)生的一件事兒。那次是在召開人力資源相關的一個會議,平安的領導者馬明哲親自參加。會議進行的還算順利,這個時候馬總提了一個問題,他說各位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就是說我們的某一家分公司經營遇到問題,由于它有問題,于是我們調派另一位領導去,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市場并沒有特別大的變化,產品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那一年,甚至都不到一年的時候,這個分公司可能會脫胎換骨,有良好的表現。相反的情況也有,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分公司因為換了一個總經理,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明顯的下滑。對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讓我開始關注到領導力這件事。
此后在創(chuàng)維工作,2004年年底創(chuàng)維因為創(chuàng)始領導人黃宏升的個人原因辭去董事局主席的職務,使得創(chuàng)維的領導層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個階段所經歷的一些事兒,其實印證了領導力跟一個企業(yè)本身的經營狀態(tài)有相當強的相關關系。領導力是值得特別關注和討論的一件事兒。
談到端午,我們往往聊到的都是屈原。但是我所想到的是另外一位,叫曾國藩。這兩位有共同點,第一都是讀書人,第二都有救國之志報國之心。兩位對比差別也相當大,屈原有心無力,沒能采取有效的行動,曾國藩則恰恰相反。
曾國藩當年在湖南老家省親,因為老母親有病他回家探親去了。在這個過時候,太平軍越鬧越兇,朝廷給曾國藩的指示是你就不要回來了,反正中央這邊暫時也不需要你,但是地方需要你,去那邊幫忙吧!
給曾國藩的具體指示特別明確:叫協(xié)辦團練。協(xié)辦團練這事其實挺狗血的,什么叫協(xié)辦團練?也就是說正規(guī)軍打不過太平軍,就打主意要辦民兵,正規(guī)軍都搞不定的事讓民兵去搞定。
曾國藩協(xié)辦團練就是三無:一,沒權,你只是個協(xié)助的角色;二,沒錢;三,沒人。以三無為起點,曾國藩開始努力,十年之后,太平天國被徹底剿滅,一代中興之臣終于成就自己,也成就了天下。
談到文學可能曾國藩還得拜屈原為師,但是談報國,屈原就差了很多,他沒有辦法做出有效的成果,只能自沉江底。
我們看到的就是有心和有力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有此心而無此力。每一個企業(yè)領導者如何能夠有心同時還能有力,這很關鍵。
▌兩個案例教你如何更好的發(fā)揮領導力
關于領導力有數百種的定義,我們從實踐的角度給出一個最基本的理解和看法,所謂的領導力,就是推動他人產生你所期望的行動的能力。
我們希望別人按照我們的想法和意思去做,那你能不能讓他做到?關于這點我想舉三顧茅廬的例子。
01 三顧茅廬:愛哭的劉備為何具有極強的領導力?
這個故事有個中心思想:作為領導要請賢才,你得有一個好態(tài)度,要禮賢下士。但是我們今天的關注點不在這兒。劉備兄弟三人拜訪諸葛亮,第一次去沒見到,第二次去又沒見到,第三次去終于見到了,這就是三顧茅廬。終于見到了,賓主落座。劉備首先講明來意,是來找先生請教天下大計。其實劉備本來的目的絕不止于此。但他跟諸葛亮還不熟,對一個不熟的人直接提一個挺大的要求,這個不太容易達成。劉備情商挺高,他先說請教,諸葛亮的回應也不簡單:愿聞將軍之志。
這個動作也提醒我們各位企業(yè)家,我們在面試人才是不是真人才的時候,其實人才也在判斷你是不是真領導。所以他回應劉備的那句話叫愿聞將軍之志。對這個反問劉備回答還是鐵骨錚錚擲地有聲,劉備的回答是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你一聽覺得劉備所談所想還真的是正事兒,最少在古人的邏輯當中這絕對是國體大事。
既然想請教的人有這么一個好的想法,那諸葛亮就沒有更多藏著的,給出了一個特別有質量的回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隆中對。所謂的隆中對,就是在隆中所思考的對未來天下如何征戰(zhàn)如何行動的一個整體戰(zhàn)略規(guī)劃,這絕對是一個高質量的成果。那劉備就提出了進一步的請求,要請先生出山。
劉備和盤托出,諸葛亮的回應不是特別順暢。因為諸葛亮代表了三國魏晉時期一個特殊的階層,就是我們所說的那個士,諸葛亮還是這一層里面特別有名的人,叫名士。自己作為名士,那就得有點風范,人家一請你就走,給錢就跟著去了這顯然就不夠范兒。諸葛亮就對劉備講,這是大事啊,是很有難度很有挑戰(zhàn)的一個工作,我就是一在家種地的農民,你得找高手。
劉備想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推辭了,這下就很清晰了,劉備如何讓諸葛亮按照自己的意思行動,我們所說的領導力就是這個意思,你如何讓別人產生你所期望的行動。
其實在此之前張飛就已經提了一個想法,大概的意思是說大哥這事兒哪那么費勁了,你還三番五次的自己跑,我直接去把他綁來不就是了。按照張飛的方式,諸葛亮文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綁來相當容易。所以讓諸葛亮來的這個目的肯定能達到。但問題在于他來了又能怎么著呢?這種事不是沒有發(fā)生過,劉備要請諸葛亮做的這個崗位原來是有人的,叫徐庶,徐庶跟劉備干的好好的,然后被競爭對手曹操給挖了墻腳,曹操就是把徐庶綁過去的,只不過不是用繩子,而是先把徐母劫過去做人質。換句話說曹操用的也就是綁的方法,無非手段高明一點而己,本質是一樣的。可是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那對于這樣的人,你把他綁來又能怎么樣呢?徐庶進曹營那是一言不發(fā),換句話說一點貢獻也沒有。
劉備當然不會犯這個錯誤。劉備最擅長的是哪個技能呢?就是哭。怎么讓諸葛亮跟他走?書中所寫,泣下,襟袍盡濕。大家留意剛才那個說法叫“泣下,襟袍盡濕。”你留意啥叫高手,劉備那個著裝跟咱們現在不一樣,人家穿的是長袍,而且那個時候天氣比較冷的,他穿的不是單袍是棉袍,能做到襟袍盡濕,你看看人家這個水平。該哭的時候一點不耽誤,馬上就能來,而且瞬間流量超大。你看這就是一種領導者的技能,所以我們說劉備善哭,那確實做到了善。
對于領導者而言你有一個真正的長項相當重要。
姿態(tài)做完了,劉備說了一句話,劉備說,“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請大家體會這句話。如果這句話是說給你聽的,你是什么感受。你不出山你讓百姓怎么辦?你讓天下蒼生怎么辦?
這句話產生的效果我們也都有所了解,劉備這個方法顯然比張飛比曹操的打法要高明得多。
那接下來我們要深入的想一下,劉備到底怎么就能忽悠動諸葛亮,換句話說他用的是什么樣的一個工具,他是怎么讓事情朝著他所期望的那個方向走,換句話說展現出了應有的領導力,也取得了這個領導力應有的效果。
有人說,抓住了諸葛亮的初心 ,這個詞其實相當好,這就是想當重要的一個打罰叫賦予工作以意義,讓這件事兒在更高的層面上具備一個意義。那劉備請諸葛亮無非就是跟他去四處征戰(zhàn)那些打天下,但是這個打天下,劉備賦予了“先生不出如蒼生何”的意義。
關鍵在于這個意義是諸葛亮真正在意的,也就是抓住了諸葛亮的初心。
領導力有一個詞相當關鍵:貢獻。按照德魯克的見解,任何組織在他看來都是社會的一個器官。作為社會的器官就有一個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必須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換句話說,一個企業(yè)就是一種組織,企業(yè)也要為社會做出貢獻;企業(yè)當中的每一個小的部門或者是每個業(yè)務單元,都是這個企業(yè)的組成部分,那它也要為企業(yè)做貢獻;企業(yè)當中的任何一個人也要為組織做貢獻。
每一個人都很看重自己能做出什么貢獻,如果不能做貢獻,缺少自我價值的認知,對自己無法認同,那人就變成了一個行尸走肉,那這樣的人活著其實挺艱難。像諸葛亮這樣的英才,他一定不會期望自己碌碌無為,劉備恰恰就是從這個地方入手了:我們一起來拯救百姓蒼生。
意義作為領導力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和工具存在,它所闡述的其實核心還是貢獻。劉備把這件事兒的根本歸宿放在了蒼生和百姓身上。如果你很有魅力, 人們愿意跟隨你。但是你要留意,其實很多人是愿意投身那個工作。劉備叫諸葛亮一起拯救天下蒼生,諸葛亮會跟隨你去做,如果劉備不干,諸葛亮可能跟別人一起去做。換句話說,諸葛亮這樣一個人,他要做的就是讓百姓蒼生過上好日子,那誰能做我來輔佐誰。在這里面我們說領導力的發(fā)揮:依賴于領導者本人,也依賴于我們要為之奮戰(zhàn)的事業(yè)。體現領導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我們能不能從我們?yōu)橹畩^斗的那個事業(yè)當中挖掘出相應的力量來,就像劉備。
02 中考釘鞋的啟示:賦工作以意義
之前參加了一個小組討論課程,有一個參加的企業(yè)他們的業(yè)務特別簡單,初中升高中考試除了文化課之外還要考體育,其中有一項是跑步,這個公司他們的產品就是中考用的跑步的釘鞋。客戶就是初中應屆畢業(yè)生,給他們提供這種鞋參加考試,試考完了就結束了。于是這個鞋要求性能和質量沒那么高,價格也不能太貴,市場上零售大概也就是七十塊錢左右一雙。他們總經理就講說我們這個業(yè)務本來市場需求穩(wěn)定,產品也是有競爭力的,所以業(yè)績相當好。問題是所有的員工基本都沒什么感覺。為什么?因為這個產品在大家的描述中就是一個三低的產品:低性能、低質量、低價格。有的員工他就講了跟朋友聚會一聊說你在做什么?我在做運動鞋,問你們哪個品牌,阿迪還是nike?都不是,這個員工的就挺沒有成就感了。
這樣的一個局面,作為一個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者肯定不愿意看到。那次課程當中,他們小組一起討論釘鞋這個業(yè)務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最后的成果就是非常簡短的一句話:為嬌嫩而堅定的雙腳加速。然后這個總經理當天就把這句話發(fā)回公司,員工也特別振奮。
作為一個企業(yè)那我們對自己的業(yè)務如何看,這是相當有必要思考的一個問題,那如何看待我們的業(yè)務,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著眼點是在于外,就是我們的客戶。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不管是直接面對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還其他相關的工作,都要努力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待我們做出了什么樣的一個貢獻。中考釘鞋這個企業(yè)的例子。恰恰說明了這樣的一個道理。
當這個意義確立起來,而且能夠被員工所認同和接受,它就會產生出相應的力量,就能在組織當中產生足夠的一個影晌。在具體工作任務之上所看到的那個東西,這個東西就代表了價值所在。
▌領導者的任何思考見解最終必須轉化為扎實具體的行動
領導力,從操作層面來看,可以理解為有兩個來源。一是領導者這個人,二是要帶領大家為之奮戰(zhàn)的那件事兒。意義就是一個很常用也特別有效的工具。
領導者的任何思考見解思想最終必須轉化為扎實具體的行動,如果能夠有行動,那你就是曾國藩,可以拯救將傾的大廈,如果你只能想而不能戰(zhàn),那你還是屈原,只能自沉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