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邱昭良(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中國學習型組織網創始人)
曾有人說:好的企業家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我覺得這話有些道理,因為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是一個特別復雜而微妙的系統,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要有相應的經驗,甚至是直覺和智慧。
為此,從經驗中學習將是企業家“修煉”的重要方式。將復盤作為一種機制,嵌入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之中,定期進行經營與戰略復盤,也是很多優秀企業的最佳實踐。
依我的經驗來看,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01、一把手親自主導
“定戰略”是一把手的核心職責,為此戰略復盤也應該由一把手親自主導、推動。
在許多大型企業集團中,有些領導人往往把戰略制定與調整的任務放到一個部門中(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戰略部、企劃部、企業管理部、總裁辦等),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不管賦予那個部門多大的權力,它也無法取代一把手在企業發展方面所承擔的戰略職責。
在我看來,自覺地帶領高管團隊在合適的時點、以合適的頻次進行戰略復盤,是一把手的基本職責,也是其領導力的重要體現。
與此同時,能否真正掌握并推動戰略復盤,把復盤做出效果,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不可小覷。
02、明確分工、形成機制
經營與戰略復盤不僅僅是一兩次會議,要求公司一把手和核心高管團隊主導、全程參與以及深入研討,涉及公司經營與管理的方方面面,也與后續的各項工作推進(如預算、資源協調、人力資源管理等)息息相關。
因此,最好能明確各部門的分工與職責,形成機制、長期堅持。
比如,在聯想,公司層面上的年度/季度經營復盤與戰略研討,由企劃辦牽頭,各個業務與職能部門都要參加,并具體執行復盤及后續的工作,如計劃分解、實施,以及定期(季度或月度)進行經營復盤、動態調整等。這是公司運作的核心機制之一。其他公司也大致如此。
同時,在公司層面召開經營與戰略復盤會議之前,最好讓相關部門先完成自我復盤,這樣可以做好準備,提高公司層面復盤會議的效率,也可以把握重點,深入探討共性或重要的問題。
03、內外兼顧
雖然進行活動復盤時也需要考慮外部因素,但相對于活動復盤,經營與戰略復盤更加不能忽視對行業、產業、客戶、合作伙伴,以及競爭者、外部環境的洞察與共識,因為經營與戰略決策需要建立在對這些因素的綜合判斷上。
為此,經營與戰略復盤會議不能簡單地照搬團隊復盤會議的議程,必須結合經營與戰略復盤的主題,拿出專門的時間進行對市場洞察、競爭形勢的分析研討。
04、到位的引導尤為重要
不像一些簡單的活動或事件那樣,參與人較少、問題相對比較明確,復盤起來短平快,引導師也比較好駕馭;經營與戰略活動涉及的因素眾多,也是對企業運作一些根本問題的綜合判斷,錯綜復雜,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
因而,經營與戰略復盤對引導師的要求極高,不僅需要其具備豐富而熟練的復盤研討技巧,能夠應對各種尖銳或微妙的研討局面,而且要有戰略規劃、經營分析、市場洞察等方面的經驗,可以熟練地使用一些專業的研討與分析工具或方法,如平衡記分卡、商業模式畫布、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競爭五力模型、價值鏈分析、情景規劃等。
這些有助于提高復盤研討的效率并改善其效果。否則,復盤研討過程就可能非常零亂、破碎,甚至混亂不堪。
因此,如果你想做經營或戰略復盤,要么讓公司內部有豐富業務管理經驗(至少參與過經營分析與戰略規劃)、有一定職級、有熟練復盤引導經驗的認證復盤引導師負責,要么就聘請外部復盤引導專家。
05、小企業同樣戰略復盤
許多人認為,戰略是大企業才做的事,因此戰略復盤也只有大型企業才需要。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
初創期的公司和小企業同樣需要戰略復盤,并據此快速調整。“小企業或初創公司不需要戰略”的看法錯誤之處在于混淆了戰略的本質和形式。
那么,戰略是什么呢?
從本質上講,戰略就是關于公司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根本性的設計,涉及指導整個公司運作的一些核心問題。例如,選擇進入哪些市場?目標客戶是誰?他們有哪些“痛點”?他們有沒有支付能力?公司為他們提供哪些產品和價值?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公司的獨特價值是什么?如何交付這些價值?能否在確保客戶滿意的同時獲得利潤?等等。
對于這些問題,我相信,無論哪家企業,都是必須要回答的。
也就是說,任何企業都離不開戰略。
創業企業的領導者核心職責之一就是要學會“定戰略”,這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只不過,在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中,戰略的呈現形式存在很大差異。
一些跨國公司,有非常明確、程序化的戰略制定與回顧機制;而對于許多初創企業來說,戰略可能就是一把手頭腦中的一些模糊的想法,甚至是直覺而已。
因此,戰略復盤的形式與操作方法也差異很大。
雖然中小企業在做戰略復盤時,不必有非常正式的會議安排,但一把手一定要和自己的領導班子成員以及骨干,及時、充分、坦誠地對公司近期的目標、達成目標的策略與方法,以及現在推進的狀況,組織內外有沒有新的顯著變化,業務進展中有哪些困難,有沒有更好的想法,是否要做一些調整等問題,進行探討。這實際上也是戰略復盤。
06、最后的話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商業世界中,人們常說“快魚吃慢魚”,因此,“快”成為許多公司領導者的策略,“快速迭代”也是當前流行的“互聯網思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我看來,“快”當然很重要,但“快”并不等于“亂”,如果因為追求“快”而內部運作“亂成一團”、各自為政,那就是“欲速則不達”了。
那么,如何做到“快而不亂”呢?
睿智的做法是:依靠復盤。
也就是說,先選準一個切入點,快速行動,然后無論對或錯,都盡快地進行復盤,從“試錯”中學習,并迅速調整。
為此,快速地進行戰略復盤,也是企業適應當今時代市場競爭挑戰的重要制勝法寶。
本文摘編自《復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