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中庸》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需要提前進行周密的籌劃和精心的準備。其中,設定科學合理的目標至關重要。
那么,如何設定科學合理的目標?讓我們一起聽聽 邱昭良博士怎么說。以下,Enjoy:
推薦語
來源:本文由“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授權首發,摘編自《知識煉金術(個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在職場中,我曾遇到過很多人都以種種借口,不設定目標,比如“這項工作很難衡量,不好設定目標”“我們第一次做這項工作,沒法設定目標”“形勢不明朗,而且變化太大,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我看來,這些只是掩蓋自己懶惰的借口。不設定目標,就無法衡量成敗,也無法將你的經歷轉化為能力。因為要衡量一個人是不是有能力,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當你接到一項任務或者面臨一個問題時,你可以基于對各方面情況的判斷,進行預先的謀劃,設定科學合理的目標,并明確實現預期目標的策略與計劃;
第二,按照預先設定的策略與計劃,協調各方面的資源,采取必要的措施,克服挑戰與困難,達成預期目標。
這兩部分就是古語所說的“謀定而后動”。
所以,如果不能設立適宜的目標,就是沒有能力或能力不足的體現。
相反,行動前設立一個目標,哪怕這個目標并不十分科學,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一方面,這是讓你進行事先籌劃的必備步驟;另一方面,也為你進行事后的復盤和持續優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因此,無論如何都應該事前制定目標。
01
設定目標要考慮的
五個維度
那么,如何設定目標呢?在我看來,很多工作都是一個系統,要設定目標,可以運用系統思考的原理與方法。
對此,可以參考我在《如何系統思考》(第2版)中所講的“一般系統模型”,從五個維度考慮目標的設定(見圖1)。
圖1 設定目標要考慮的五個維度
1.輸入
任何工作與任務都需要投入一些資源(從系統的角度看,叫輸入),包括人員、資金、時間等。要有效地完成目標,所投入的資源需要在這些限定的輸入條件之內。
因此,可以從這個維度來設定目標。
比如,要在什么時限內完成這項任務?要花費多少錢?投入多少人?這些都可以作為目標來衡量。
2.處理過程
除了一些很簡單的工作,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分為若干步驟來做,有一系列處理過程。如果分解到位,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這些步驟,有助于總體目標的達成。
因此,可以通過衡量這些步驟的成果、效率、時限等方式來設定目標。
比如,你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一般包括方案設計、準備、實施、總結宣傳等環節,你可以把各個環節的效率與效果作為衡量指標:何時或者花多少天完成方案設計,準備階段的質量要求,春游當天的活動組織及安全,宣傳稿的傳播量,等等。
3.輸出
經過一系列處理過程,往往會有直接的產出成果,這是我們執行這些步驟、完成這個任務想要達到的效果。因此,這是狹義的目標。
比如,對于春游活動,有多少人參加了?大家的感受或滿意度如何?有哪些直接的成果?
4.反饋
一項任務除了有直接的產出成果,往往還有后續的影響(我稱之為“反饋”)。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些后續的影響或反饋,才是更有意義的。
比如,對于春游活動,除了那些直接成果之外,對員工士氣有何影響?對業績提升有沒有幫助?對部門之間的協同有沒有改善?
雖然有些間接結果的影響因素眾多,有些也難以度量,但是,我們之所以要執行這項任務,是因為它對于那些間接成果(比如士氣、業績以及部門協同)肯定多多少少是有影響的。
這其實是我們執行這項任務的根本目的或出發點。
5.邊界
雖然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但系統都有其邊界—在這個范圍之內的活動或實體之間的聯系相對緊密。因此,考察任務或活動是否超出邊界,有哪些底線,也是設定目標的維度之一。
比如,對于春游活動,它既有地理邊界,也有組織邊界,還有一些安全底線,這些也可以作為設定目標的考量指標。
02
設定學習目標
應考慮的因素
在設定個人學習與發展目標時,除了參考上文所講的“一般系統模型”之外,我建議你額外考慮如下五個要素(見圖2)。
1.個人發展復盤
能力的建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新的能力也要在原有技能上建構起來。因此,設立目標時不能脫離實際,應經由個人發展復盤,考慮自己已經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否則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也要經由復盤,發現自己的短板或不足。
圖2 設定個人學習與發展目標要考慮的五個要素
2.崗位任職技能
能力發展不僅要考慮未來發展,更要立足當前,尤其是要有滿足當前崗位所需的技能。因為在我看來,如果你不能勝任當前的崗位,或者在當前崗位的績效表現不佳,就很難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因此,設立個人發展目標時,也不能不考慮崗位任職技能。
3.標桿瞄準
所謂發展,就是要超出現有的狀況。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制定個人發展目標時,切莫自以為是,一定要找到當前崗位上的“高人”,將其作為典范,同時,找到符合自己長遠目標的標桿。對照這些標桿,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4.核心技能
就像《孫子兵法》中所言:“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在眾多能力中,你需要找到更為基礎或根本性的能力,也就是說,這項能力是發展其他能力的基礎。要把這些基礎性技能作為重點,它們將是你的根基(所謂“以正合”)。同時,要培養自己的獨特能力,形成比較優勢(所謂“以奇勝”)。
5.個人愿景
如上所述,愿景是個人能力發展的方向。在制定個人發展目標時,應“以終為始”,以個人愿景為指引。
事實上,要想讓目標產生促成改變的力量,就要從自己的熱愛開始,設定積極的進取性目標,也就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真心渴望創造或實現的是什么”。因此,適宜的目標必須發自內心。
03
什么樣的目標
是合適的?
在實踐中,許多人都知道目標要符合SMART原則,也就是說,適宜的目標要:
- 明確具體(specif?ic)。
- 可衡量(measurable)。
- 有挑戰性但可實現(achievable)。
- 有相關性(relevant)。
- 有時限(time-bound)。
但事實上,無數的目標陳述都不符合這一法則。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些不適宜的目標描述方式,你可以拿自己寫出的目標與其進行對比、參照(見表1)。
表1 九種不適宜的目標描述方式
注: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授權首發,摘編自《知識煉金術(個人版)》,作者為邱昭良博士,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轉載請與其聯系取得授權。
【閱讀推薦】
推薦語:本書介紹了運用“知識煉金術”把個人煉就成領域專家的總體行動框架、必備核心技能以及五種常用方法,包括復盤、向高手學習、充分利用好培訓、從讀書中學習,以及基于互聯網的學習,有助于你踐行自我超越、 成為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