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artists copy, Good artists steal。能工摹形,巧匠竊意”,這是畢加索的一句話。一家企業鼎盛,馬上引來無數企業學習。我曾聽朋友講過一件事情:某企業老板邀請華為高管講課,課堂上非常認可華為的輪值CEO制度,課程結束馬上拍板,第二天就要實行輪值CEO制度。我聽了之后啞然。學習一家企業的優秀實踐,不應僅僅學習某個制度、流程、方法,照搬照抄,而是要學習這家公司背后的理念。方向對了,條條大道通羅馬;方向錯了,方法再多,反而徒增組織負擔。
同樣,提煉組織最佳實踐,僅僅總結方法、流程,對于后人的借鑒意義不大,因為每個人面臨的情境不同,在上一個場景可用的方法,很難適用到新情境。方法背后的理念,最應該提煉出來,這是組織的“道”。華為發展三十年,請數十家國際咨詢公司做流程、能力建設,最終總結出“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這是華為的道。大部分企業學習華為,希望快速得到先進流程、方法,然而背后的奇經八脈沒打通,新的流程成為擺設。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發現市面上理論方法層出不窮,新的概念應接不暇,總也學不完。然而方法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們要找其背后的邏輯,比如人們談論溝通中的語言誤解,其實質在于:溝通的雙方須在一個頻道,如果一個喜歡講抽象概念,另一個喜歡具體行動,雙方信息不對稱,出現誤會將不可避免。